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78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包括植骨漏斗、内置尖锥及碎骨打压器;内置尖锥定向插至植骨漏斗,内置尖锥下端伸出至植骨漏斗下端外;植骨漏斗包括料斗及固于料斗下部的下端形成为环切口的导套;导套下端外壁开有连通环切口的侧开口。有益效果:操作时,仅需经皮肤开一5mm的微创口,X线透视下,将植骨漏斗及内置尖锥定位经椎弓根穿刺钻孔,开凿植骨通道到椎体骨折处,转动内置尖锥及植骨漏斗时,环切口及侧开口协同作用,使植骨通道圆润规整,且开凿速度加快,调整侧开口正对椎体内最需植骨的部位,实现定向快捷植骨,促进更有效的骨愈合,此过程安全简便微创,明显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成本,让患者达到更快更好的临床康复。的临床康复。的临床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材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对于胸腰椎骨折,最常使用的手术方式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术,随着微创理念及操作技巧的高速发展,避免大切口切开剥离牵拉软组织血运显露椎板等操作的闭合复位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逐渐成为主流术式。但是若骨质损伤大或骨质疏松,无论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还是闭合复位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都容易发生脊柱骨不愈合、脊柱高度丢失及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而经椎弓根打压植骨可以局部填塞碎骨,增加骨折缺损区骨量,促进骨愈合,降低及避免上述众多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0003]正常切开皮肤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手术创伤大,软组织血运破坏明显,术后恢复及骨愈合慢,且增加病人痛苦和手术成本。临床上目前未见有微创经皮的、经椎弓根配套一体化的定位钻孔植骨漏斗。
[0004]因此,现有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
[0006]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植骨漏斗及内置尖锥;
[0007]所述内置尖锥可提拿且不可转动的插至于所述植骨漏斗内;所述内置尖锥下端伸出至所述植骨漏斗下端外;
[0008]所述植骨漏斗包括漏斗状结构的料斗及向下固于所述料斗下部的下端形成为环切口的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料斗一体成型,且所述导套下端外壁开设有连通其下端环切口的侧开口
[0009]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10]优选的,所述内置尖锥包括倒锥体状结构的卡台A、向下固于所述卡台A下部的导杆A及向下固于所述导杆A下部的锥尖;
[0011]所述卡台A、导杆A及所述锥尖一体成型;所述卡台A外部形状大小与所述料斗内部形状大小相同,以使适配卡置所述料斗;所述导杆A外径略小于所述导套内径,以适配套设其内;所述锥尖伸出至所述导套下部环切口外。
[0012]优选的,所述卡台A外壁竖向设有一卡凸;所述料斗内壁向外突出设有一适于卡固限位所述卡凸的卡槽,所述侧开口位于所述卡槽正下方;
[0013]当所述卡台A置于所述料斗,并以使所述卡凸被限位固定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内置尖锥相对所述植骨漏斗不可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导套包括导套主体及设于所述导套主体下部的喉缩;
[0015]所述喉缩外壁自上而下向内切削,以使其下周缘形成所述环切口,且所述喉缩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所述侧开口;
[0016]所述导杆A长度等于所述导套主体长度;所述锥尖包括成型为一体的上连接部及下尖刺部;所述上连接部外部形状大小与所述喉缩内部形状大小相适配,以使适配卡置所述喉缩;所述下尖刺部外露于所述喉缩,且所述下尖刺部外壁环设有多个工作齿。
[0017]优选的,所述下尖刺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均匀切削成多段,以对应形成多个所述工作齿,且所对应形成的多个所述工作齿自上而下交错分布。
[0018]优选的,所述内置尖锥还包括成型为圆柱状结构的顶台A;
[0019]所述顶台A竖向固于所述卡台A上部,并与所述卡台A一体成型,且所述顶台A外壁设有防滑纹路A,所述顶台A上顶面向上突出形成适于抵至手心的圆滑突出部A。
[0020]优选的,还包括碎骨打压器;
[0021]所述碎骨打压器可提拿且可转动的插至于所述植骨漏斗。
[0022]优选的,所述碎骨打压器包括倒锥体状结构的卡台B及向下固于所述卡台B下部的导杆B;
[0023]所述卡台B与所述导杆B为一体成型;所述卡台B外部形状大小与所述料斗内部形状大小相同,以适配卡置所述料斗;所述导杆B长度等于所述导套主体长度,所述导杆B外径略小于所述导套主体内径,以适配套设其内。
[0024]优选的,所述碎骨打压器还包括成型为圆柱状结构的顶台B;
[0025]所述顶台B竖向固于所述卡台B上部,并与所述卡台B一体成型,且所述顶台B外壁设有防滑纹路B,所述顶台B上顶面向上突出形成适于抵至手心的圆滑突出部B。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在具体实施时,将所述植骨漏斗进行结构改良,并与所述内置尖锥配套一体化,可直接经皮椎弓根钻孔植骨,以使取代传统的开放操作的经椎弓根钻孔植骨,一方面,操作时,仅需经皮肤开一5mm的微创口,在X线透视下,将配套一体化的植骨漏斗及内置尖锥由微创口定位经椎弓根穿刺钻孔,开凿出植骨通道到椎体骨折处,此过程微创经皮操作,微创理念完全与经皮椎弓根钉固定一致,避免了切开剥离软组织血运及牵拉显露椎板等操作,可明显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创伤及减少手术成本,同时达到更快更好的恢复,另一方面,在改良结构的所述植骨漏斗中,因其导套下端形成为环切口,并设置有所述侧开口,所以,在转动所述内置尖锥及所述植骨漏斗以开凿植骨通道时,所述环切口及所述侧开口协同作用,使得植骨通道开凿速度能得到大大加快,且使得所开凿的植骨通道圆润规整,并且,后续将相应内置尖锥取出,所述植骨漏斗即留置于相应所开凿的植骨通道,使用打压器具将相应植骨漏斗内所装的碎骨打压至椎体骨质缺损区,此过程中,因所述植骨漏斗的料斗上卡槽位于所述侧开口正上方,并且所述导套下部喉缩内壁正对所述侧开口的部位为向内下方弯折,使得可起到一定的碎骨植入导向作用,所以实际操作时,可调整所述卡槽位置,使所述侧开口正对椎体内最需要植骨的部位,使得所打压的碎骨在所述导套下部喉缩内壁正对所述侧开口的部位的引导下能快捷的经所述侧开口及末端口导出,即可实现定向快捷植骨,使得植骨效果更优,因此,本申请临床实用性强,临床植骨疗效好,且操作微创简便,使得适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的分解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内置尖锥插至所述植骨漏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图2中,所述内置尖锥插至所述植骨漏斗后,其整体下端局部剖视放大图;
[0031]图4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碎骨打压器插至所述植骨漏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图4中,所述碎骨打压器插至所述植骨漏斗后,其整体下端局部剖视放大图;
[0033]图6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尖的放大图;
[0034]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35]附图标号:
[0036]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1000;
[0037]植骨漏斗10;
[0038]料斗101;卡槽1011;导套102;导套主体102A;喉缩102B;环切口1021;侧开口1022;
[0039]内置尖锥20;
[0040]卡台A201;卡凸2011;导杆A202;锥尖203;上连接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植骨漏斗及内置尖锥;所述内置尖锥可提拿且不可转动的插至于所述植骨漏斗内;所述内置尖锥下端伸出至所述植骨漏斗下端外;所述植骨漏斗包括漏斗状结构的料斗及向下固于所述料斗下部的下端形成为环切口的导套;所述导套与所述料斗一体成型,且所述导套下端外壁开设有连通其下端环切口的侧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尖锥包括倒锥体状结构的卡台A、向下固于所述卡台A下部的导杆A及向下固于所述导杆A下部的锥尖;所述卡台A、导杆A及所述锥尖一体成型;所述卡台A外部形状大小与所述料斗内部形状大小相同,以使适配卡置所述料斗;所述导杆A外径略小于所述导套内径,以适配套设其内;所述锥尖伸出至所述导套下部环切口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台A外壁竖向设有一卡凸;所述料斗内壁向外突出设有一适于卡固限位所述卡凸的卡槽,所述侧开口位于所述卡槽正下方;当所述卡台A置于所述料斗,并以使所述卡凸被限位固定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内置尖锥相对所述植骨漏斗不可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创经皮椎弓根钻孔打压植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包括导套主体及设于所述导套主体下部的喉缩;所述喉缩外壁自上而下向内切削,以使其下周缘形成所述环切口,且所述喉缩外壁自上而下开设有所述侧开口;所述导杆A长度等于所述导套主体长度;所述锥尖包括成型为一体的上连接部及下尖刺部;所述上连接部外部形状大小与所述喉缩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莉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