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37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2
能够适当冷却电力转换装置的车辆。车辆(100)具备:第一温度调节回路(4),其具备用于向蓄电池(2)供给热介质的第一泵(EWP1);第二温度调节回路(6),其具备用于向电力转换装置(5)供给热介质的第二泵(EWP2)及散热器(12);结合通路(8、9),它们用于结合第一温度调节回路与第二温度调节回路以形成结合回路(7);电磁切换阀(EWV);第一温度传感器(Swc),其获取第一温度调节回路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Swp),其获取第二温度调节回路的第二温度;以及控制装置(10)。控制装置在选择了分离模式时,根据第二温度以及第二温度的温度梯度中的至少一个,从分离模式变更为串联模式。从分离模式变更为串联模式。从分离模式变更为串联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蓄电池以及电力转换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电动车辆,其具备:第一温度调节回路、第二温度调节回路、使热介质在第一温度调节回路以及第二温度调节回路中的至少一方中循环的泵、用于结合第一温度调节回路和第二温度调节回路以形成结合回路的结合通路、以及能够在热介质在结合回路中循环的循环状态和热介质不在结合回路中循环的非循环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部。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在具备用于冷却蓄电池的冷却回路、用于冷却逆变器的冷却回路、设置于用于冷却蓄电池的冷却回路的第一冷介质泵、设置于用于冷却逆变器的第二冷介质泵、以及在通过同一回路调节蓄电池和逆变器的温度的状态(以下,也称为循环状态)与通过不同的回路调节蓄电池和逆变器的温度的状态(以下,也称为非循环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阀的电动车辆中,通过在外部气体温度低于规定温度的情况下,设定为循环状态,而在外部气体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设定为非循环状态,以提高温度调节的精度。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8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车辆由于根据外部气体温度进行循环状态与非循环状态之间的切换,因此与电力转换装置的温度无关地进行循环状态与非循环状态的切换,有可能无法适当地冷却逆变器。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冷却电力转换装置的车辆。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其具备:
[0011]蓄电池;
[0012]电力转换装置;
[0013]第一温度调节回路,其具备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热介质的第一泵;
[0014]第二温度调节回路,其具备向所述电力转换装置供给所述热介质的第二泵、以及在所述热介质与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
[0015]结合通路,其结合所述第一温度调节回路与所述第二温度调节回路以形成结合回路;
[0016]切换部,其能够在所述热介质能够在所述结合回路中循环的循环状态与所述热介质不能在所述结合回路中循环的非循环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017]第一温度获取部,其获取所述第一温度调节回路的温度即第一温度;
[0018]第二温度获取部,其获取所述第二温度调节回路的温度即第二温度;以及
[0019]控制装置,其用于从多种模式中选择任一种模式,其中,
[0020]所述多个模式具备:
[0021]在所述循环状态下,使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结合回路中循环的串联模式;以及
[0022]在所述非循环状态下,至少使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第二温度调节回路中循环的分离模式,
[0023]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了所述分离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二温度的温度梯度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分离模式变更为所述串联模式。
[0024]专利技术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当地冷却电力转换装置。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0027]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所具备的温度调节回路的结构的回路图。
[0028]图3是表示在图1的温度调节回路中分离模式时的热介质的流动的说明图。
[0029]图4是表示在图1的温度调节回路中并联冷却模式时的热介质的流动的说明图。
[0030]图5是表示在图1的温度调节回路中串联模式时的热介质的流动的说明图。
[0031]图6是表示图1的温度调节回路的模式选择处理的时序图。
[0032]图7是表示图1的温度调节回路的模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0
ꢀꢀ
车辆
[0035]2ꢀꢀ
蓄电池
[0036]4ꢀꢀ
第一温度调节回路
[0037]5ꢀꢀ
电力转换装置
[0038]6ꢀꢀ
第二温度调节回路
[0039]7ꢀꢀ
结合回路
[0040]8、9
ꢀꢀ
结合通路
[0041]10
ꢀꢀ
控制装置
[0042]11
ꢀꢀ
冷却器(其他热交换部)
[0043]12
ꢀꢀ
散热器(热交换部)
[0044]AC
ꢀꢀ
空调装置
[0045]Twc
ꢀꢀ
第一温度
[0046]Twp
ꢀꢀ
第二温度
[0047]Tb
ꢀꢀ
第三温度
[0048]Swc
ꢀꢀ
第一温度传感器
[0049]Swp
ꢀꢀ
第二温度传感器
[0050]Sb
ꢀꢀ
第三温度传感器
[0051]ΔTwp/sec
ꢀꢀ
第二温度的温度梯度
[0052]Twp/Twc
ꢀꢀ
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比率
[0053]EWP1
ꢀꢀ
第一泵
[0054]EWP2
ꢀꢀ
第二泵
[0055]EWV
ꢀꢀ
电磁切换阀(切换部)
[0056]TH1
ꢀꢀ
第一规定值
[0057]TH2
ꢀꢀ
第二规定值
[0058]TH3
ꢀꢀ
第三规定值
[0059]TH4
ꢀꢀ
第四规定值
[0060]TH5
ꢀꢀ
第五规定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61]以下,参照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2]【车辆】
[0063]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即车辆100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车辆100可以是仅具有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也可以是具有电动机以及内燃机的混合动力汽车,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电动汽车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中,省略了后述的温度调节回路1以及空调装置AC。
[0064]在车辆100的车体101中,在车室102的地板下部分搭载有收纳蓄电池2的电池壳体103。在车辆100的前部设置有马达室104。在马达室104内设置有马达105、电力转换装置5、分支单元106、充电器3等。
[0065]马达105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至轴107。在轴107的两端部连接有车辆100的前轮108。电力转换装置5通过电源电缆111电连接到电池壳体103的连接器。此外,电力转换装置5通过例如,三相母线与马达105电连接。电力转换装置5利用从蓄电池2供给的电力来驱动马达105,并且利用从马达105供给的电力对蓄电池2进行充电。
[0066]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具备:蓄电池;电力转换装置;第一温度调节回路,其具备向所述蓄电池供给热介质的第一泵;第二温度调节回路,其具备向所述电力转换装置供给所述热介质的第二泵、以及在所述热介质与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结合通路,其结合所述第一温度调节回路与所述第二温度调节回路以形成结合回路;切换部,其能够在所述热介质能够在所述结合回路中循环的循环状态与所述热介质不能在所述结合回路中循环的非循环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一温度获取部,其获取所述第一温度调节回路的温度即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获取部,其获取所述第二温度调节回路的温度即第二温度;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从多种模式中选择任一种模式,其中,所述多个模式具备:在所述循环状态下,使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结合回路中循环的串联模式;以及在所述非循环状态下,至少使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第二温度调节回路中循环的分离模式,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了所述分离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二温度的温度梯度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分离模式变更为所述串联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了所述分离模式时,当所述第二温度为第一规定值以上时,从所述分离模式变更为所述串联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选择了所述分离模式时,当所述第二温度的每单位时间的温度上升率即所述温度梯度为第二规定值以上时,从所述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庄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