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21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0
规定了一种用于以减振方式将内燃机(12)耦合到机动车动力总成系统(10)上的混合动力模块(28),带有一个可与所述内燃机(12)驱动轴(14)耦合的扭振减振器(16),其用于抑制通过所述驱动轴(14)引入的转动不平衡,一个用于将所述扭振减振器(16)与中间轴(20)耦合的分离离合器(18),一个与所述中间轴(20)以抗扭转方式耦合的电机(26)转子(22),所述电机用于机动车的电动驱动,以及一个用于容纳与所述转子(22)共同发挥作用的电机(26)定子(24)的壳体(60),其中,所述中间轴(20)支承在所述壳体(60)上。通过将所述中间轴(20)支承在所述支撑着所述电机(26)定子(24)的壳体(60)上实现一个紧凑的、节省结构空间的结构,进而可以根据狭窄的结构空间条件以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调整所述混合动力模块(28)。混合动力模块(28)。混合动力模块(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模块,借助所述混合动力模块可以将内燃机以扭振减振的方式耦合到混合动力机动车的动力总成系统上。

技术介绍

[0002]从DE 10 2009 059 944 A1中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动力总成系统的混合动力模块,其中,混合动力模块的一个湿式多片式离合器布置在一台内燃发动机和一台与混合动力模块同轴布置的电机之间的力矩流中。
[0003]始终需要根据狭窄的结构空间条件以尽量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调整混合动力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指明相应措施,以便根据狭窄的结构空间条件以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调整混合动力模块。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混合动力模块解决所述任务。在从属权利要求和后面的说明书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设计方案,它们能够分别单独或以组合方式展示本专利技术的观点。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了一种用于以减振方式将内燃机耦合到机动车动力总成系统上的混合动力模块,所述混合动力模块具有一个可与内燃机驱动轴耦合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用于抑制通过驱动轴引入的转动不平衡,一个用于将扭振减振器与中间轴耦合的分离离合器,一个与中间轴以抗扭转方式耦合的电机转子,所述电机用于机动车的电动驱动,以及一个用于容纳与转子共同发挥作用的电机定子的壳体,其中,中间轴支承在壳体上,其中,尤其是壳体至少通过一个径向朝内的连接区域实现一体设计,所述连接区域用于将定子固定到用于支承中间轴的轴颈处。
[0007]如果壳体还支撑着同轴布置的电机的定子,则还会同时支承中间轴。在此将壳体理解成下述类型的构件,即:可以从内部径向方向将电机的定子固定在所述构件上面。在此可以通过让中间轴与壳体直接接触进行支承,为此,在中间轴与壳体之间设计了一个滑动轴承,或者也可以间接通过一个中间的、例如被设计成滚动轴承的轴承进行支承。通过将中间轴支承在壳体上可以节省一个套在中间轴上的空心轴,所述空心轴须通过单独的紧固件与壳体牢牢固定在一起或须通过另外一个轴承以可相对扭转的方式支承在壳体上。另外,还可以节省中间的单独构件,所述构件须首先与壳体相连,以便将中间轴支撑和/或支承在壳体上。由此可以减小构件数量和结构空间需求。壳体可以至少通过一个径向朝内的连接区域实现一体设计,所述连接区域用于将定子固定到用于支承中间轴的轴颈处。在此需要充分利用以下知识,即:如果转子和定子在规定的结构空间限制范围内布置在径向朝外尽量远的位置,以便能够将混合动力模块的其他功能单元插到电机中并实现套嵌式设计,则对于电机的电气功率来说是有利的,为此,在实际情况中根本不需要外形设计复杂的壳体,
进而也无需为实现这种设计而采用多件式结构。例如,可以将分离离合器和/或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的操作系统径向布置在电机内部,至少部分布置在与电机共用的轴向区域内,其中,尤其是外壳可以具有一个简单的、基本为L形的盆状半截面。通过将中间轴支承在支撑着电机定子的壳体上实现一个紧凑的、节省结构空间的结构,进而就可以根据狭窄的结构空间条件以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调整混合动力模块。
[0008]电机转子可以具有与连接盘相连的永磁铁。连接盘可以例如通过插齿以抗扭转的方式与中间轴相连。转子盘可以具有一个沿轴向方向伸出的、用于固定用永磁铁的区域以及一个用于与中间轴固定在一起的轮毂。电机定子可以具有可与转子永磁铁共同发挥作用的电磁铁。电磁铁可以组合成单独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可以分别在壳体的一个径向朝内的连接区域内与壳体相连。壳体可以具有一个用于构成轴颈的壳体轮毂。
[0009]尤其是,转子支承在壳体上,其中,尤其是转子具有一个用于与中间轴以抗扭转方式耦合的连接盘,以及连接盘具有一个弯曲的台阶结构,其用于支撑尤其被设计成滚动轴承的转子轴承。尤其是,连接盘的延伸方向可以大部分基本平行于壳体的一个基本处于径向层面中的部分。通过连接盘的弯曲走向可以轻易地构成台阶结构,在其中可以插入尤其被设计成滚动轴承的转子轴承。由此按规定将转子轴承沿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定位在转子的连接盘上。转子轴承可以用其背离连接盘的一面或其面向连接盘的一面支撑在壳体上,尤其是支撑在一个由壳体构成的凸缘上
[0010]作为优选,壳体具有一个沿轴向方向伸出的壳体轮毂,其中,中间轴支承在壳体轮毂径向朝内的内侧,转子支承在壳体轮毂径向朝外的外侧。壳体轮毂可以被设计成从壳体其余部分轴向伸出的管件,其两个护套面具有支承作用。由此可以在非常小的结构空间内实现中间轴和转子的无倾斜支承。在此,用于支承转子的转子轴承和用于支承中间轴的轴承可以尤其是至少部分布置在一个共用的轴向区域内或相互轴向错位布置。
[0011]特别有利的是,扭振减振器的输入端或输出端支承在中间轴上。由此可以将扭振减振器无倾斜地支承在中间轴上,进而改善混合动力模块的精度和稳定性。因为中间轴同时还支承和支撑在壳体上,所以可以通过中间轴轻易地将扭振减振器中出现的力传递到壳体上,这时不会影响到混合动力模块的其他功能单元。
[0012]尤其是设置了一套尤其是可液压操作的、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的操作系统,其中,操作系统支承在中间轴或转子上。操作系统原则上可以被设计成盖子固定的离合杆,例如其可以与离合器盖或固定式构件如电机壳体牢牢固定在一起。为了对出现的力进行额外支撑,即:与被设计成盖子固定式离合杆的操作系统的固定点隔开,和/或当操作系统采用可一起转动的设计时,可以对操作系统进行支承和支撑。如果在抗扭转固定装置“分离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中间轴”与抗扭转固定装置“转子-中间轴”之间存在足够的轴向设计空间,则可以通过支撑轴承将操作系统直接支承和支撑在中间轴上。尤其是当转子通过轮毂与中间轴以抗扭转的方式相连时,还可以将操作系统支承和支撑在转子轮毂背离中间轴的护套面上,进而可以相应短地设计中间轴,节省轴向结构空间。
[0013]作为优选,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与中间轴同轴布置,其中,尤其是转子和定子至少部分布置在一个与用于操作分离离合器的操作系统共用的轴向区域内。通过将电机同轴布置在径向朝外尽量远的位置处,可以轻易地实现操作系统与电机的套嵌式设计,在安装时可以通过轴向相对运动将操作系统至少部分地插到电机中。由此可以保持较低的轴向结构空
间需求。
[0014]作为特别优选,电机的转子和定子面向壳体指向分离离合器的轴向侧。因此,电机布置在壳体的发动机侧而非变速器侧,或者布置在壳体的一个基本径向延伸的部分区域内。因此,壳体不仅可以轴向盖住电机,还能盖住整个混合动力模块。在此,扭振减振器可以盖住混合动力模块的其他轴向侧,例如基于一个可与内燃机驱动轴相连的飞轮,进而就可以轻易地、以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实现混合动力模块功能组件对外部影响的充分防护。
[0015]尤其是,电机的转子和/或定子沿轴向方向直接或以仅通过操作系统液压导管进行分离的方式布置在扭振减振器一旁,其中,尤其是分离离合器至少部分布置在电机转子和/或定子的内部径向方向上和/或至少部分布置在扭振减振器内部径向方向上的半径区域内。通过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动力模块用于以减振方式将内燃机(12)耦合到机动车的动力总成系统(10)上,带有一个可与所述内燃机(12)驱动轴(14)耦合的扭振减振器(16),其用于抑制通过所述驱动轴(14)引入的转动不平衡,一个用于将所述扭振减振器(16)与中间轴(20)耦合的分离离合器(18),一个与所述中间轴(20)以抗扭转方式耦合的电机(26)转子(22),所述电机用于机动车的电动驱动,以及一个用于容纳与所述转子(22)共同发挥作用的电机(26)定子(24)的壳体(60),其中,所述中间轴(20)支承在所述壳体(60)上,其中,尤其是所述壳体(60)至少通过一个径向朝内的连接区域(58)实现一体设计,所述连接区域用于将所述定子(24)固定到用于支承所述中间轴(20)的轴颈(62)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2)支承在所述壳体(60)上,其中,尤其是所述转子(22)具有一个用于与所述中间轴(20)以抗扭转方式耦合的连接盘(54),以及所述连接盘(54)具有一个弯曲的台阶结构(70),其用于支撑尤其被设计成滚动轴承的转子轴承(6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具有一个沿轴向方向伸出的壳体轮毂(66),其中,所述中间轴(20)支承在所述壳体轮毂(66)径向朝内的内侧,所述转子(22)支承在所述壳体轮毂(66)径向朝外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减振器(16)的输入端或输出端支承在所述中间轴(20)上。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块,其特征在于,设置了一个尤其是可液压操作的、用于操作所述分离离合器(18)的操作系统(52),其中,所述操作系统(52)支承在所述中间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