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13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包括体外部分,体外部分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单元;体内植入部分,体内植入部分包括用于采集颅内压力的传感部件和用于接收、发射及处理信号的植入电路,所述传感部件通过导线与所述植入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植入电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对所述植入电路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由于传感部件植入颅内,植入电路和体外部分无线通讯,体外部分向体内植入部分进行无线充电,无导线连接,避免了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且其结构简单小巧。构简单小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颅内压(ICP,Intracranial Pressure)即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正常为100-150毫米水柱,即10-15毫米汞柱。由于存在于蛛网膜下腔和脑池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并于脑室和脊髓腔内蛛网膜下腔相通,所以脑脊液的静水压就可代表颅内压,通常当颅内压持续超过180毫米水柱,且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临床上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眼底视盘水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颅内压力值,对于临床诊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大部分神经外科临床单位没有条件开展颅内压力的直接测定,能开展的大部分采用压力探头半开放植入颅内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发生感染的风险高,压力探头使用时间短,患者经济负担重。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由于传感部件植入颅内,体内植入部分和体外部分无线通讯,无导线连接,避免了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同时体外部分可以为体内植入部分的传感部件进行无线充电,因此传感部件可长期留置在患者的颅内,避免了更换电池对患者造成的多次创伤。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包括体外部分,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单元;体内植入部分,其包括用于采集颅内压力的传感部件和用于接收、发射及处理信号的植入电路,所述传感部件通过导线与所述植入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植入电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对所述植入电路进行无线充电。
[0006]可选地,所述颅内压监测装置还包括磁力吸附装置,所述磁力吸附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植入电路的第一磁性部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体内植入部分与所述体外部分通过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磁性吸附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为电磁部件或者永磁部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为电磁部件或者永磁部件。
[0008]可选地,所述传感部件为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其能够实时监测颅内压力并将颅内压力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所述植入电路。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第一信号接发单元,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电源、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电源同时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第一信号接发单元、第一数据处理单元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
单元与所述植入电路进行无线通讯,第一信号接发单元、第一数据处理单元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依次连接,以接收、处理和传输所述植入电路发送出的数据。
[0010]可选地,所述植入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传感部件;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包括体内线圈电路和第二信号接发单元;无线充电单元对体内线圈电路进行无线充电,体内线圈电路同时电性连接第二信号接发单元、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和传感部件,用于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与第二信号接发单元进行无线通讯。
[0011]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为体外线圈电路,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设置于所述体外线圈电路的中心位置。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设置于所述体内线圈电路的中心。
[0013]可选地,所述植入电路、导线和所述传感部件外部均包裹生物相容性材料;或者所述植入电路和导线外部均包裹生物相容性材料,所述传感部件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压力传感器。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设置为圆片状结构,其直径范围为20-50mm,厚度范围为1-3mm。
[0015]可选地,所述体外部分还包括用于采集体外环境中大气压力的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及电源电性连接,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同时接收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对两组数据进行计算,将计算后的数据输出。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同源供电。
[0017]可选地,所述体外部分还包括同时连接所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的温差补偿单元,温差补偿单元根据体外环境温度与人体颅内温度的差值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分析所得数据对所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0018]可选地,所述体外部分(1)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集成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所述体内植入部分(2)与所述体外部分(1)通过所述磁力吸附装置(3)磁性吸附连接,所述显示部件显示颅内压力参数。
[0019]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的数据显示终端;和/或,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连接的远程显示终端。
[0020]可选地,所述颅内压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云,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将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数据云,数据云的数据再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所述远程数据显示终端。
[0021]可选地,所述传感部件固定于人体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或者人体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或者人体硬脑膜与颅骨之间。
[0022]可选地,所述传感部件固定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所述植入电路埋植于头皮和颅骨之间,连接传感部件和植入电路的导线依次穿过颅骨、硬脑膜和蛛网膜设置,并且在颅骨和硬脑膜之间或者头皮和颅骨之间设置有导线固定部件,所述导线固定部件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
[0023]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部件为圆片结构,其直径范围为1-5mm,厚度范围为0.5-3mm;或者,所述压力传感部件为长方体结构,其长度范围为0.25-3mm,宽度范围为0.1-1mm,
厚度范围为0.02-0.3mm。可选地,所述体外部分能够植入发饰品或者帽子;或者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植入发饰品或者帽子,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佩戴于人体颈部或者双肩。
[002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体外部分和体内植入部分之间能够进行无线充电,因此传感部件可长期留置在患者的颅内,避免了更换电池对患者造成的多次创伤。
[0025]第二,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体内植入部分和体外部分之间通过磁性吸附装置连接,连接可靠,不易脱落,使用方便;且由于传感部件植入颅内,植入电路和体外部分无线通讯,无导线连接,避免了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同时,体外部分不用长时间地固定于患者的头部,在患者感觉头晕或者不适时,可通过磁力吸附装置将体外部分与体内植入部分进行吸附定位连接,进而监测颅内压力,使用和携带方便。
[0026]第三,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采用绝对压力传感器,监测准确、精度高,且其将模拟信号直接转化为电子信号后通过导线传输,规避了模拟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部分(1),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包括无线充电单元(111);体内植入部分(2),其包括用于采集颅内压力的传感部件(21)和用于接收、发射及处理信号的植入电路(22),所述传感部件(21)通过导线(23)与所述植入电路(22)电性连接,所述植入电路(22)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充电单元(111)对所述植入电路(22)进行无线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力吸附装置(3),所述磁力吸附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植入电路(22)的第一磁性部件(3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的第二磁性部件(32),所述体内植入部分(2)与所述体外部分(1)通过第一磁性部件(31)和第二磁性部件(32)磁性吸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31)为电磁部件或者永磁部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32)为电磁部件或者永磁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所述传感部件(21)为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其能够实时监测颅内压力并将颅内压力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导线(23)传输到所述植入电路(22)。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还包括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电源(121)、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电源(121)同时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单元(111)、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与所述植入电路(22)进行无线通讯,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依次连接,以接收、处理和传输所述植入电路(22)发送出的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还包括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电源(121)、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电源(121)同时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单元(111)、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与所述植入电路(22)进行无线通讯,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依次连接,以接收、处理和传输所述植入电路(22)发送出的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电路(22)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1)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连接传感部件(21);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1)包括体内线圈电路(2211)和第二信号接发单元(2212);无线充电单元(111)对体内线圈电路(2211)进行无线充电,体内线圈电路(2211)同时电性连接第二信号接发单元(2212)、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和传感部件(21),用于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与第二信号接发单元(2212)进行无线通讯。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单元(111)为体外线圈电路,所述第二磁性部件(32)设置于所述体外线圈电路的中心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式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梅刘艳赵刚王磊刘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生人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