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46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组对称的螺纹杆,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对称的移动槽,每个移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呈L状,移动板的顶端固定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面开设有滑槽,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该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通过人员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滑块运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滑块带动支撑板运动,支撑板对屋顶进行支撑,具备了可根据古建筑屋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支撑角度,适合对不同的古建筑屋顶进行支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古建筑支撑梁安装不便,无法对不同倾斜角度的屋顶进行支撑的问题。无法对不同倾斜角度的屋顶进行支撑的问题。无法对不同倾斜角度的屋顶进行支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

技术介绍

[0002]梁是承受竖向荷载,以受弯为主的构件,梁一般水平放置,用来支撑板并承受板传来的各种竖向荷载和梁的自重,梁和板共同组成建筑的楼面和屋面结构,与其他的横向受力结构相比,梁的受力性能是较差的,但它分析简单,制作方便,故在中小跨度建筑中仍得到了广泛应用,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
[0003]在古建筑中,屋顶结构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因此在对古建筑的维护过程中,对屋顶面进行加固的支撑梁的结构稳定性和安装方便程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现有的古建筑支撑梁安装不便,无法对不同倾斜角度的屋顶进行支撑,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具备了可根据古建筑屋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支撑角度,适合对不同的古建筑屋顶进行支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古建筑支撑梁安装不便,无法对不同倾斜角度的屋顶进行支撑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包括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组对称的螺纹杆,所述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对称的移动槽,每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呈L状,所述移动板的顶端固定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立板,且立板的正面开设有收放槽,所述收放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脚踏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螺纹杆进行旋转,无需搬运登高设备的优点。
[0008]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移动板脱落出移动槽内部的问题发生。
[0010]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盘,且螺纹杆贯穿支撑盘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支撑盘的外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了可加强螺纹杆的强度,防止螺纹杆倾斜断裂的优点。
[0012]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的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备了增大本装置与地面 的接触面积,使本装置更加稳定的优点。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海绵层,且海绵层位于远离横梁本体的一侧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压伤古建筑的问题发生。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人员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滑块运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滑块带动支撑板运动,支撑板对屋顶进行支撑,具备了可根据古建筑屋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支撑角度,适合对不同的古建筑屋顶进行支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古建筑支撑梁安装不便,无法对不同倾斜角度的屋顶进行支撑的问题。
[0018]2、本技术通过立板、收放槽、脚踏板的共同作用,具备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螺纹杆进行旋转,无需搬运登高设备的优点,通过限位槽、限位块的共同作用,避免了移动板脱落出移动槽内部的问题发生,通过第一支撑柱、支撑盘的共同作用,具备了可加强螺纹杆的强度,防止螺纹杆倾斜断裂的优点,通过第二支撑柱、底板的共同作用,具备了增大本装置与地面 的接触面积,使本装置更加稳定的优点,通过设置海绵层,避免了压伤古建筑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横梁本体仰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横梁本体正视立体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立板侧视剖视示意图。
[0023]图中:1-横梁本体,2-支撑板,3-海绵层,4-滑块,5-支撑盘,6-第一支撑柱,7-滑槽,8-限位块,9-限位槽,10-螺纹杆,11-立板,12-收放槽,13-脚踏板,14-底板,15-第二支撑柱,16-移动板,17-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包括横梁本体1,横梁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立板11,且立板11的正面开设有收放槽12,收放槽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脚踏板13,具备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螺纹杆10进行旋转,无需搬运登高设备的优点,横梁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9,移动板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且限位块8滑动连接在限位槽9的内部,避免了移动板16脱落出移动槽17内部的问题发生,横梁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6,第一支撑柱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盘5,且螺纹杆10贯穿支撑盘5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支撑盘5的外部,具备了可加强螺纹杆10的强度,防止螺纹杆10倾斜断裂的优点。
[0026]横梁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对称的第二支撑柱15,第二支撑柱1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4,具备了增大本装置与地面 的接触面积,使本装置更加稳定的优点,横梁本体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组对称的螺纹杆10,横梁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对称的移动槽17,每个移动槽1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6,且移动板16呈L状,移动板16的顶端固定铰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一侧面固定连接海绵层3,且海绵层3位于远离横梁本体1的一侧面,避免了压伤古建筑的问题发生,支撑板2的底面开设有滑槽7,螺纹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4,且滑块4滑动连接在滑槽7的内部。
[0027]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需要支撑的古建筑屋顶的下方,根据屋顶倾斜角度的不同,人员通过脚踏板13登到需要的高度,之后人员转动螺纹杆10,螺纹杆10带动滑块4运动,滑块4在滑槽7的内部滑动,滑块4带动支撑板2运动,支撑板2对屋顶进行支撑,支撑板2与屋顶相接触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层3,避免了压伤古建筑屋顶的问题发生,当工作人员发现支撑板2与需要支撑的屋顶位置有些许偏差的时候,工作人员手握移动板16,移动板16在移动槽17的内部滑动,进而带动支撑板2运动,使支撑板2与需要支撑的屋顶位置进行对正,具备了可根据古建筑屋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支撑角度,适合对不同的古建筑屋顶进行支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古建筑支撑梁安装不便,无法对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包括横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组对称的螺纹杆(10),所述横梁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对称的移动槽(17),每个所述移动槽(1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6),且移动板(16)呈L状,所述移动板(16)的顶端固定铰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面开设有滑槽(7),所述螺纹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4),且滑块(4)滑动连接在滑槽(7)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立板(11),且立板(11)的正面开设有收放槽(12),所述收放槽(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脚踏板(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支撑墙体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首嘉装配式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