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45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定影装置布置在打印机主体的壳体内部,且该成像装置构成为无风扇通风结构。该成像装置设有:定影单元安装部分,该定影单元安装部分位于壳体的上部,并由隔壁和隔热部件包围,该隔热部件从隔壁的侧面伸出,定影装置布置在该隔热部件上,且定影单元安装部分被隔离,这样,热空气不会流向壳体内部的设备;盖部件,用于覆盖定影单元安装部分;通风部分,该通风部分包括通风孔,该通风孔穿过盖部件形成;以及用于记录介质的传送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备有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用于复印机、打印机等中,且该成像装置构成为用作电子照相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在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等中,例如使形成鼓形的感光体均匀充电,感光体通过根据图像信息进行控制的光来曝光,且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体上。因此,该静电潜像通过调色剂而可视化(调色剂图像),且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并通过定影装置来进行定影而成像。在电子照相系统成像装置中,有形成全色图像的彩色图像成像装置。广义地说,这些彩色图像成像装置有使用中间转印体的类型以及不使用中间转印体的类型。因为形成于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图像暂时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因此,使用中间转印体的成像装置的优点是能够在不涉及记录介质材料的情况下进行一次转印,从而提高了全色图像的图像质量。而且,在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成像装置中,有“四循环”系统的装置和“串联(tandem)”系统的装置。四色系统的彩色图像成像装置在使得调色剂图像彼此交叠的状态下将各颜色(例如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等)的调色剂图像(它们顺序形成于单个感光体上)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然后,该装置通过二次转印辊而将已经交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的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或任意颜色)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形成彩色图像。另一方面,串联系统的彩色图像成像装置在多个(例如四个)感光体上形成彼此不同颜色(例如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等)的调色剂图像,并在调色剂图像彼此交叠的状态下将这些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然后,该装置通过二次转印辊而将已经交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的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或任意颜色)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从而,该结构形成了彩色图像。在上述各种系统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定影装置使得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在例如定影辊和压辊之间通过,并通过向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和加压而使得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张上。对于该电子照相系统的定影装置,希望能够提高定影速度,通过防止出现定影不均匀和纸张褶皱来提高图像质量,减小定影装置的尺寸,并缩短定影装置的预热时间(从室温至能够进行定影处理的状态)。因此,根据这些要求,已经试图使用称为自由带隙定影器(free beltnip fuser)的定影装置。自由带隙定影器为这样的结构,其中,定影带可滑动地布置在固定就位的压垫表面上,带隙宽度加宽,且定影带由加热辊进行按压,这样,纸张的出口侧局部形成为弹性变形的定影表面。在具有该结构的自由带隙定影器中,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夹在定影带和被驱动旋转的加热辊之间,并操作为与定影带一起转动。同时,当纸张通过定影表面时,调色剂图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操作来定影。然后,纸张从定影带上剥离并排出。通过该自由带隙定影器,可以增加带的夹紧宽度、增加定影处理的速度并降低定影装置的尺寸。还可以减小从加热辊向定影带和压垫侧损失的热量,减小在带的夹紧区域处的温度降低,增加在熔化调色剂时的热量利用效率,提高调色剂的定影特征,并缩短预热时间(例如见日本专利No.3,298,354)。在该定影装置中,为了通过加热和加压纸张(当纸张由夹紧区域进行传送时,调色剂图像已经转印到该纸张上)来进行定影处理,加热辊被加热至定影所需的高温。因此,来自已经加热至高温的加热辊的热量向周围传播,热空气通过成像装置壳体的内部(定影装置布置在该壳体内)从而会有使得壳体内部的显影装置、曝光装置等被加热至较高温度并受到不利影响的危险。因此,配备有这些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通常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排气风扇布置在定影装置附近,且排气风扇强制热空气从穿过壳体形成的排出口而排出。不过,当强制热空气通过这样布置在定影装置附近的排气风扇而从排出口排出时,会有这样的问题,即沿特定方向从排出口中连续排出的热空气带有臭味。因此,靠近成像装置的定影装置并处于排出口附近的人以及从附近通过的人等都会闻到难闻的气味。而且,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即,当布置在定影装置附近的排气风扇连续工作以便从排出口强制排出热空气时,排气风扇的排气操作伴随着发出连续噪音。而且,排气风扇连续工作所消耗的能量也较大,从而成像装置增加了与排气风扇相对应量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成像装置,利用该成像装置,通过在定影装置附近并不使用排气风扇的情况下将定影装置产生的热空气排出至壳体外部并释放,可以消除噪音的产生,例如空气排出噪音等。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成像装置是这样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对载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加压以便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布置在打印机主体的壳体内部,并设置成无风扇通风结构,该成像装置包括定影单元安装部分,该定影单元安装部分构成在沿所述壳体的上部一侧的拐角部分的内侧,并由隔壁和隔热部件包围,该隔热部件定向成从所述隔壁的侧面伸出,所述定影装置布置在所述隔热部件上,且该定影装置被隔离,从而,热空气不能流向壳体内部的设备;盖部件,用于覆盖定影单元安装部分,该盖部件构成与沿壳体上部一侧的拐角部分相对应的外部形状;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至少穿过盖部件的上部和底部而形成,以便跨过与定影装置沿其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相对应的范围布置;以及用于记录介质的传送通路,该传送通路布置在传送通路辅助部分附近,该传送通路辅助部分作为隔热部件的一侧的一部分。在如上述构成的无风扇通风结构成像装置中,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特性。由通过在盖部件底部的所有通风孔进入的空气而冷却该定影装置,该盖部件在定影装置的整个长度方向长度上进行换热。因此,变热的空气上升,并从形成于盖部件上部的所有通风孔中均匀排出。因此,在由隔壁、隔热部件和盖部件包围的内部部分中的空气进行自然通风,从而能够实现空气流的高效率。此外,在该无风扇交换结构成像装置中,根据要由定影装置进行定影处理的记录介质沿传送通路的传送操作,跨过记录介质的整个宽度方向而产生的气流将跨过定影装置的长度方向与该定影装置接触并对其冷却。因此,变热的空气上升,并均匀地从跨过定影装置的长度方向形成于盖部件上部中的全部通风孔而高效排出。因此,在成像装置中可以不需要设置排气风扇,从而不会产生噪音例如排气噪音等,并省略了与排气风扇相关的多个部件,从而使得产品成本降低与排气风扇成本相应的量。而且,当用于冷却布置在由隔壁、隔热部件和盖部件包围的内部部分中的定影装置的空气进行通风时,从内部排出的空气被加热,并在该空气中包括在加热和定影调色剂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不过,该空气从跨过定影装置长度方向布置的所有通风孔中均匀发散和排出。因此,该空气与盖部件外部的空气快速混合,且有害成分快速扩散和稀释。因此,可以避免在该成像装置附近感觉到难闻的气味。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成像装置是这样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对载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加压以便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作为可从打印机主体上拆卸的定影单元而布置在打印机主体的壳体内部,该成像装置包括盖部件,该盖部件构成为壳体的一部分,并覆盖定影单元的上侧面和定影单元的一侧侧面;孔,所述孔分别形成于盖部件的上侧面和盖部件的一侧侧面中,以便跨过定影单元的长度方向布置;屏蔽部分,该屏蔽部分形成为从定影单元的底侧面横跨至定影单元的、与该一侧侧面相反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对载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加压以便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布置在打印机主体的壳体内部,并设置成无风扇通风结构,该成像装置包括:    定影单元安装部分,该定影单元安装部分构成为在沿所述壳体的上部一侧的拐角部分的内侧,并由隔壁和隔热部件包围,该隔热部件定向成从所述隔壁的侧面伸出,该定影装置布置在所述隔热部件上,且该定影单元安装部分被隔离,这样,热空气不能流向壳体内部的其它设备;    盖部件,用于覆盖所述定影单元安装部分,该盖部件构成与沿壳体上部一侧的拐角部分相对应的外部形状;    通风部分,该通风部分包括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至少穿过盖部件的上部和底部而形成,以便跨过与定影装置沿它的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相对应的范围布置;以及    用于记录介质的传送通路,该传送通路布置在传送通路辅助部分附近,该传送通路辅助部分作为所述隔热部件的一侧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野正浩齐木干夫石田正美谷冈由康大胡浩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