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地线连接的衔接套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01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地线连接的衔接套头,衔接套头用于使外部的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包括用于作为套头主体的热缩管、至少一条用于与地连接的接地线和用于焊接的焊料,接地线前端的线芯裸露,接地线裸露的线芯通过焊料粘黏在热缩管上。将电缆放入衔接套头中,调整好位置,将接地线对准屏蔽层,之后使用热风机对准衔接套头吹拂,在热风的作用下,热缩管收缩包裹住电缆,同时焊料将接地线焊接在屏蔽层上完成接地工序,无需先进行焊接再使用热缩管进行包裹,同时采用焊料与热风的方式也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导致的虚焊或是灼烧缆芯表皮。人工操作可能导致的虚焊或是灼烧缆芯表皮。人工操作可能导致的虚焊或是灼烧缆芯表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地线连接的衔接套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地线连接的衔接套头。

技术介绍

[0002]控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少外电磁场对回路的影响和防止线路向外辐射电磁能,在电缆的外侧设置有非磁性材料制作的一层或两层屏蔽层,屏蔽层在使用时需与地线连接,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人工将地线焊接在屏蔽层上,然后在通过包扎带材、热缩管实现保护,这种方式不仅工序较多,且可能由于电烙铁温度设置不佳导致虚焊或是灼伤线芯绝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地线连接的衔接套头,能方便稳定的将地线连接到屏蔽层上。
[0004]为此提供一种带有地线连接的衔接套头,衔接套头用于使外部的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包括用于作为套头主体的热缩管、至少一条用于与地连接的接地线和用于焊接的焊料,接地线前端的线芯裸露,接地线裸露的线芯通过焊料粘黏在热缩管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包括内屏蔽层与外屏蔽层,接地线至少有一根,接地线裸露的线芯对准屏蔽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具有多根缆芯,所述屏蔽层包括多个内屏蔽层与一个外屏蔽层,每个内屏蔽层包裹至少一根缆芯,外屏蔽层包裹所有内屏蔽层,接地线的数量为内屏蔽层数量与外屏蔽层数量之和,其中一根接地线裸露的线芯对准外屏蔽层,余下的接地线裸露的线芯分别对准各个内屏蔽层。
[0007]进一步地,用于与内屏蔽层连接的四根接地线沿径向均匀分布,轴向保持一致。
[0008]进一步地,用于与内屏蔽层连接的接地线与用于与外屏蔽层连接的接地线的轴向距离为5mm-200mm。
[0009]有益效果:
[0010]将电缆放入衔接套头中,调整好位置,将接地线对准屏蔽层,之后使用热风机对准衔接套头吹拂,在热风的作用下,热缩管收缩包裹住电缆,同时焊料将接地线焊接在屏蔽层上完成接地工序,无需先进行焊接再使用热缩管进行包裹,同时采用焊料与热风的方式也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导致的虚焊或是灼烧缆芯表皮。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电缆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衔接套头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电缆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衔接套头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7]实施例1:
[0018]本实施例用于将地线连接到如图1所示的电缆的双总屏蔽层上,见图1,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缆芯11、内屏蔽层12、绝缘层13、外屏蔽层14和外绝缘层15。缆芯11包括用于传输通信信号或控制信号的线芯以及包裹线芯的绝缘层,内屏蔽层12一般由铜带制成,用于与外屏蔽层14配合形成双总屏蔽层,绝缘层13用于分隔内屏蔽层12与外屏蔽层14,避免两个屏蔽层导通导致失去双层屏蔽效果,外屏蔽层一般由钢带铠装,用于与内屏蔽层12配合,形成双层屏蔽,提高屏蔽的效果。
[0019]屏蔽层需要接地使用,否则屏蔽层上将分布有较大的寄生电容,产生耦合干扰,本实施例的衔接套头如图2,包括作为套头主体的圆管状的热缩管21和两条用于与接地的接地线22,接地线22通过焊料23(例如焊锡)粘连在热缩管21上,使用时,将电缆放入衔接套头中,调整好位置,将两条接地线22分别对准内屏蔽层12与外屏蔽层14,之后使用热风机对准衔接套头吹拂,在热风的作用下,热缩管收缩包裹住电缆,同时焊料23将接地线22焊接在屏蔽层上完成接地工序。无需先进行焊接再使用热缩管21进行包裹,同时采用焊料与热风的方式也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导致的虚焊或是灼烧缆芯11表皮。
[0020]实施例2
[0021]见图3,图3是采用先分屏蔽后总屏蔽的双层屏蔽电缆,包括8个缆芯11、4个内屏蔽层12、绝缘层13、外屏蔽层14和外绝缘层15,每个内屏蔽层12内有两个缆芯11,每个内屏蔽层12都由独立的内绝缘层17包裹,内屏蔽层12之间的间隙由填充物16所支撑,绝缘层13包裹所有填充物16和缆芯11与内屏蔽层12,外屏蔽层14包裹绝缘层13从而与各个内屏蔽层12配合,外绝缘层15包裹外屏蔽层14作为护套实现绝缘。
[0022]见图4,针对这种双层屏蔽电缆,衔接套头的接地线22设置有共5个,四个用于与内屏蔽层12连接,用于与内屏蔽层12连接的四根接地线22沿径向均匀分布,轴向保持一致,一个用于与外屏蔽层14连接,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衔接套头类似。
[0023]内屏蔽层12连接的接地线22与外屏蔽层14连接的接地线的轴向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常见的轴向距离约为5mm-200mm。
[002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例如针对单层屏蔽电缆采用只有一条接地线22的衔接套头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地线连接的衔接套头,衔接套头用于使外部的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作为套头主体的热缩管(21)、至少一条用于与地连接的接地线(22)和用于焊接的焊料(23),接地线(22)前端的线芯裸露,接地线(22)裸露的线芯通过焊料(23)粘黏在热缩管(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地线连接的衔接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包括内屏蔽层(12)与外屏蔽层(14),接地线(22)至少有一根,接地线(22)裸露的线芯对准屏蔽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地线连接的衔接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具有多根缆芯(11),所述屏蔽层包括多个内屏蔽层(12)与一个外屏蔽层(14),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龙标张言权吴柱荣叶芦平彭嘉宁刘瑞权毕伟德王忠良傅全彪何敏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输变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