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厂房的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99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结构房屋技术领域的一种钢结构厂房的通风结构,包括筒体,筒体内腔下部通过第一支杆固定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下部通过第二支杆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圆环块,第一支杆上端面位于第一磁性圆环块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性圆环块,转轴外表壁位于第一磁性圆环块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扇叶、转动杆与第二旋转扇叶,转动杆圆周等距固定连接在转轴外表壁,转动杆通过滚轮配合滚动槽滑动连接在筒体内腔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加快通风速度,提高通风效率,同时利用热空气驱动第一旋转扇叶与第二旋转扇叶进行转动,不需要另加驱动装置,减少用电量,降低通风成本。降低通风成本。降低通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厂房的通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房屋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厂房的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厂房主要是指主要的承重构件是由钢材组成的,包括钢柱子,钢梁,钢结构基础,钢结构建筑质量轻、强度高、跨度大,钢结构建筑施工工期短,相应降低投资成本,钢结构建筑防火性高,防腐蚀性强,且钢结构建筑搬移方便,回收无污染。
[0003]但是目前传统的钢结构厂房比较大,而且通风装置或者通气孔只有一个,因此通风效率慢,不能保证工厂里的环境能够及时通风,因此不能保证人们的身体安全,而且会耗费很大的电量,增加生产成本;并且现有的通风装置在厂房屋顶开孔通风时,为了防止雨雪天气时雨水进入到厂房内部,通常会用防护罩将开孔罩住,但是这样容易导致厂房内部进光量不足,无法满足采光需求,影响生产效率。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钢结构厂房的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厂房的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传统的钢结构厂房比较大,而且通风装置或者通气孔只有一个,因此通风效率慢,不能保证工厂里的环境能够及时通风,因此不能保证人们的身体安全,而且会耗费很大的电量,增加生产成本;并且现有的通风装置在厂房屋顶开孔通风时,为了防止雨雪天气时雨水进入到厂房内部,通常会用防护罩将开孔罩住,但是这样容易导致厂房内部进光量不足,无法满足采光需求,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结构厂房的通风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腔下部通过第一支杆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部通过第二支杆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圆环块,所述第一支杆上端面位于第一磁性圆环块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性圆环块,所述转轴外表壁位于所述第一磁性圆环块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扇叶、转动杆与第二旋转扇叶,所述转动杆圆周等距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外表壁,所述转动杆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筒体内腔壁上部设置有滚动槽,所述转动杆通过滚轮配合滚动槽滑动连接在筒体内腔壁,所述转轴上部转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外表壁通过第三支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内腔壁,所述筒体上端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出风帽。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圆环块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磁性圆环块的上端面为同名磁极,利用磁极同性相斥的原理使得转轴能够处于悬浮状态。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下部贯穿在所述转动柱内腔,所述转轴下端与所述转动柱内腔底不接触,处于悬浮状态,能够减少转轴与转动柱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与第三支杆均为“十”字
形状。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上端固定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转轴脱落。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出风帽为锥型,且等距设置有孔隙,增大进光量。
[001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将装置卡接进厂房房顶的通风孔内,利用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密度的特性,厂房内部的热空气会飘向厂房上方从通风孔内涌出,热空气从筒体下方进入流经第一旋转扇叶和第二旋转扇叶,由于转轴与第一磁性圆环块固定连接,第一支杆与第二磁性圆环块相互连接,在磁极同名相斥的作用下转轴处于相对悬浮的状态,摩擦力极大的减小,从而使得热空气能够带动第一旋转扇叶与第二旋转扇叶进行旋转,加快通风速度,提高通风效率,同时利用热空气驱动第一旋转扇叶与第二旋转扇叶进行转动,不需要另加驱动装置,减少用电量,降低通风成本。
[0016]2.通过出风帽上等距设置的孔隙,能够在保证通风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极大的增加进光量,使得能够满足采光需求,保证生产效率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筒体,2-第一支杆,3-转动柱,4-转轴,5-第二支杆,6-第一磁性圆环块,7-第二磁性圆环块,8-第一旋转扇叶,9-转动杆,10-第二旋转扇叶,11-滚轮,12-滚动槽,13-滑环,14-第三支杆,15-出风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一种钢结构厂房的通风结构,包括筒体1,筒体1内腔下部通过第一支杆2固定连接有转动柱3,转动柱3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下部通过第二支杆5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圆环块6,第一支杆2上端面位于第一磁性圆环块6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性圆环块7,转轴4外表壁位于第一磁性圆环块6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扇叶8、转动杆9与第
二旋转扇叶10,转动杆9圆周等距固定连接在转轴4外表壁,转动杆9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1,筒体1内腔壁上部设置有滚动槽12,转动杆9通过滚轮11配合滚动槽12滑动连接在筒体1内腔壁,转轴4上部转动连接有滑环13,滑环13外表壁通过第三支杆14固定连接在筒体1内腔壁,筒体1上端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有出风帽15。
[0025]其中,第一磁性圆环块6下端面与第二磁性圆环块7的上端面为同名磁极,利用磁极同性相斥的原理使得转轴4能够处于悬浮状态,转轴4下部贯穿在转动柱3内腔,转轴4下端与转动柱3内腔底不接触,处于悬浮状态,能够减少转轴4与转动柱3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5与第三支杆14均为“十”字形状,转轴4上端固定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转轴4脱落,出风帽15为锥型,且等距设置有孔隙,增大进光量。
[0026]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0027]使用本技术时,先将装置卡接进厂房房顶的通风孔内,利用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密度的特性,厂房内部的热空气会飘向厂房上方从通风孔内涌出,热空气从筒体1下方进入流经第一旋转扇叶8和第二旋转扇叶10,由于转轴4与第一磁性圆环块6固定连接,第一支杆2与第二磁性圆环块7相互连接,在磁极同名相斥的作用下转轴4处于相对悬浮的状态,摩擦力极大的减小,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厂房的通风结构,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腔下部通过第一支杆(2)固定连接有转动柱(3),所述转动柱(3)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下部通过第二支杆(5)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圆环块(6),所述第一支杆(2)上端面位于第一磁性圆环块(6)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性圆环块(7),所述转轴(4)外表壁位于所述第一磁性圆环块(6)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扇叶(8)、转动杆(9)与第二旋转扇叶(10),所述转动杆(9)圆周等距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4)外表壁,所述转动杆(9)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1),所述筒体(1)内腔壁上部设置有滚动槽(12),所述转动杆(9)通过滚轮(11)配合滚动槽(12)滑动连接在筒体(1)内腔壁,所述转轴(4)上部转动连接有滑环(13),所述滑环(13)外表壁通过第三支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筑睿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