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876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取腱器,包括空心杆、可活动穿设于空心杆中的第一杆体、以及一端与第一杆体的端部连接的开口环,开口环的开口朝向空心杆,且开口环可以与空心杆组合形成闭口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取腱器通过设置开口环,便于勾住预要取下的腱条,并通过设置第一杆体可活动穿设于空心杆中,在开口环勾住腱条后,操作人员通过拉动第一杆体使得开口环与及空心杆组合形成闭口环,这样,避免了在推动取腱器使得腱条与肌肉组织分开的过程中,腱条从开口环中脱落,操作简单方便。而且通过开口和闭口的转换,使得本实施例公开的取腱器能够兼具有开口取腱器和闭口取腱器的功能,这样能够保留肌腱在骨头上的支点,只让肌腱从肌肉上剥离出来。出来。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腱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腱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骨科运动创伤或者车祸暴力创伤的病人中,暴力导致膝关节扭转产生巨大剪切力和拉力,发生膝关节单一或诸多韧带断裂,如: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内外侧副韧带断裂、髌腱断裂;在跟腱方面,直接或间接暴力会导致跟腱断裂,倘若完全断裂未及时治愈,断裂两端会产生挛缩;在发育性疾病中,如髌股关节病或者外伤导致的髌股韧带损伤。以上这些疾病均需要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进行手术重建韧带或肌腱的连续性。自体肌腱重建韧带的第一步就是用取腱器套取股薄肌、半腱肌或跖肌用于肌腱重建。
[0003]现有的取腱器多设计成开口状或者闭口状,然而开口状的取腱器和闭口状的取腱器均存在一些缺点,使得操作人员操作不便。其中,开口状设计的取腱器主要目的是便于勾住腱条,但是开口状的取腱器在进行腱条与肌肉组织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腱条从开口处脱落的情况。而闭口状的取腱器,由于口径尺寸大小固定,一方面所取的腱条必须与取腱器的口径尺寸匹配,另一方面在取腱的过程中,需要先将腱条剪断,才可以将腱条穿设于取腱器,这也给操作人员造成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取腱器,用以解决现有的开口状的取腱器或闭口状的取腱器,操作人员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取腱器,包括空心杆、可活动穿设于所述空心杆中的第一杆体、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的端部连接的开口环,所述开口环的开口朝向所述空心杆,且所述开口环可以与所述空心杆组合形成闭口环。
[0007]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取腱器还包括与所述空心杆滑动连接的第一手持部,所述空心杆沿其轴向开设有连通所述空心杆内部的条形孔,所述第一手持部与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所述开口环的一端连接。
[0008]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手持部包括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空心杆外的套筒和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套筒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的第一圆环,所述套筒通过穿过所述条形孔的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
[0009]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开口环包括弧形部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间隔设置,所述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杆体可穿设于所述空心杆中。
[0010]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弧形部的一端设置成尖端状。
[0011]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弧形部所在的平面呈夹角设置,夹角为α,0
°
<α<90
°

[0012]作为一种改进方式,30
°
≤α≤60
°

[0013]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空心杆靠近所述弧形部的一端呈半球形,且所述空心杆靠近所述弧形部的一端开设有两个与所述空心杆内部相连通的穿孔,其中一个所述穿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杆体穿设,另一个所述穿孔用于供所述第二杆体穿设。
[0014]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取腱器还包括第二手持部,所述第二手持部与所述空心杆远离所述开口环的一端连接。
[0015]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二手持部包括与所述空心杆远离所述开口环一端连接的第二圆环和设于所述第二圆环远离所述空心杆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圆环固定连接的弧形件。
[0016]本技术公开的取腱器通过设置开口环,便于勾住预要取下的腱条,并通过设置第一杆体可活动穿设于空心杆中,在开口环勾住腱条后,操作人员通过拉动第一杆体使得开口环与及空心杆组合形成闭口环,这样,避免了在推动取腱器使得腱条与肌肉组织分开的过程中,腱条从开口环中脱落,操作简单方便。而且通过开口和闭口的转换,使得本实施例公开的取腱器能够兼具有开口取腱器和闭口取腱器的功能,这样能够保留肌腱在骨头上的支点,只让肌腱从肌肉上剥离出来,也即让肌腱从肌肉上剥离出来而保留肌腱的一端与骨头连接。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取腱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取腱器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取腱器的侧视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空心管和第二手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8]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取腱器100,包括空心杆10、可活动穿设于空心杆10中的第一杆体20、以及一端与第一杆体20的端部连接的开口环30,开口环30的开口朝向空心杆10,且开口环30可以与空心杆10组合形成闭口环。
[0029]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开口环30勾住预要取下的腱条,然后拉动第一杆体20使得开口环30与空心杆10形成闭口环,随后推动取腱器将腱条与肌肉组织分开,再减断腱条即获得所需的腱条。
[0030]本实施例公开的取腱器100,通过设置开口环30,便于勾住预要取下的腱条,并通过设置第一杆体20可活动穿设于空心杆10中,在开口环30勾住腱条后,操作人员通过拉动第一杆体20使得开口环30与及空心杆10组合形成闭口环,这样,避免了在推动取腱器100使得腱条与肌肉组织分开的过程中,腱条从开口环30中脱落,操作简单方便。而且通过开口和闭口的转换,使得本实施例公开的取腱器100能够兼具有开口取腱器和闭口取腱器的功能,这样能够保留肌腱在骨头上的支点,只让肌腱从肌肉上剥离出来,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杆、可活动穿设于所述空心杆中的第一杆体、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的端部连接的开口环,所述开口环的开口朝向所述空心杆,且所述开口环可以与所述空心杆组合形成闭口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腱器还包括与所述空心杆滑动连接的第一手持部,所述空心杆沿其轴向开设有连通所述空心杆内部的条形孔,所述第一手持部与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所述开口环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持部包括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空心杆外的套筒和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套筒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的第一圆环,所述套筒通过穿过所述条形孔的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环包括弧形部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间隔设置,所述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杆体可穿设于所述空心杆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弧形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