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537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内分隔成初过滤腔和再过滤腔,初过滤腔分隔成进液腔段和缓存腔段;所述过滤箱体侧壁上开有排渣口,过滤箱体外侧贴设有集渣框;所述过滤网结构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靠近排渣口的一端连接有位于进液腔段内的挡板,挡板竖直设置,挡板与排渣口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进液腔段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再过滤腔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第二过滤网远离排渣口的一端连接有往复调节机构,往复调节机构以排液口排出的流动液体为动力使第二过滤网绕其转动连接点往复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强了过滤效果。增强了过滤效果。增强了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日趋严重的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使本来就具有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再生利用的弊端,提出适度的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及再生利用是对集中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必要补充,污水的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0003]生活污水一般会使用过滤装置来进行初级处理,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大颗粒垃圾,导致生活污水进入过滤装置后,过滤装置的进液端很快被大颗粒垃圾填满,需要工作人员定时的打开过滤装置来对其内的大颗粒垃圾进行清理后才能再次使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装置的进液端快速被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垃圾填满,使工作人员短时间内就要定时对其进行清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内通过分隔过滤结构分隔成初过滤腔和再过滤腔,初过滤腔通过横向设置的过滤网结构分隔成进液腔段和位于进液腔段下方的缓存腔段;
[0006]所述进液腔段与分隔部相对布置的过滤箱体侧壁上开有排渣口,过滤箱体外侧贴设有位于排渣口下方且顶部为开口的集渣框;
[0007]所述过滤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初过滤腔内壁上的第一过滤网和贴设在第一过滤网上表面的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靠近排渣口的一端连接有位于进液腔段内的挡板,挡板竖直设置,挡板与排渣口内壁转动相连;
[0008]所述进液腔段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再过滤腔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第二过滤网远离排渣口的一端连接有往复调节机构,往复调节机构以排液口排出的流动液体为动力使第二过滤网绕其转动连接点往复转动。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生活污水过滤装置通过分隔过滤结构和过滤网结构将过滤箱体内分隔成多个腔体来进行多级过滤;进液管导入进液腔段内的液体通过第二过滤网和第一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大颗粒垃圾基本上被第二过滤网进行拦截,滤液进入缓存腔段后再通过分隔过滤结构进行二次过滤后进入再过滤腔内,后从排液管排出;挡板的结构设计是避免在通过第二过滤网和第一过滤网进行过滤时,滤液从排渣口流出;过滤后的滤液从排液管排入下一工
序进行处理,且往复调节机构通过从排液管排出的流动液体来使第二过滤网绕其转动连接点往复转动,从而使第二过滤网形成以排渣口为低端且倾斜的排渣板,且第二过滤网的倾斜度不断的发生变化,以快速的将第二过滤网上的大颗粒垃圾从排渣口处导出掉落到集渣框内进行收集,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过滤箱体1、再过滤腔2、进液腔段3、缓存腔段4、排渣口5、第一过滤网6、第二过滤网7、挡板8、壳体9、第一安装腔10、第二安装腔11、返液管12、叶轮13、扇形齿轮14、圆齿轮15、滑块16、滑轨17、牵引线18、第三过滤网19、第四过滤网20、集渣框21。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1,所述过滤箱体1内通过分隔过滤结构分隔成初过滤腔和再过滤腔2,初过滤腔通过横向设置的过滤网结构分隔成进液腔段3和位于进液腔段3下方的缓存腔段4;所述进液腔段3与分隔部相对布置的过滤箱体1侧壁上开有排渣口5,过滤箱体1外侧贴设有位于排渣口5下方且顶部为开口的集渣框21;所述过滤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初过滤腔内壁上的第一过滤网6和贴设在第一过滤网6上表面的第二过滤网7,第二过滤网7靠近排渣口5的一端连接有位于进液腔段3内的挡板8,挡板8竖直设置,挡板8与排渣口5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进液腔段3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再过滤腔2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第二过滤网7远离排渣口5的一端连接有往复调节机构,往复调节机构以排液口排出的流动液体为动力使第二过滤网7绕其转动连接点往复转动。
[0016]结合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对往复调节机构的结构优化,采用的往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过滤箱体1外顶部的壳体9,壳体9内分隔有独立的第一安装腔10和第二安装腔11,第一安装腔10与再过滤腔2连通,第一安装腔10与排液管之间连通有返液管12,第一安装腔10内转动设置有由返液管12喷出的液体驱动转动的叶轮13,第二安装腔11内设置有由叶轮13驱动的往复调节组件,往复调节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过滤网7相连;通过第一安装腔10和第二安装腔11的设计来合理的对叶轮13和往复调节组件进行合理的布局;且通过开设在过滤箱体1顶部与第一安装腔10底部之间的导液孔来将第一安装腔10与再过滤腔2进行连通;通过返液管12将流动的液体导入第一安装腔10内,后液体冲击叶轮13快速的转动,液体再通过导液孔返回到再过滤腔2内,返液管12的设计还减小了下一工序的运行负荷;转动的叶轮13通过往复调节组件来使第二过滤网7绕其转动连接点往复转动。
[0017]具体,采用的往复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1内的扇形齿轮14和圆齿轮15,扇形齿轮14和圆齿轮15啮合设置,且扇形齿轮14与叶轮13同轴相连,圆齿轮15的偏心位置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远离圆齿轮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在圆齿轮15与第二过滤
网7之间进行线性移动的滑块16,滑块16上连接有自由穿过第二安装腔11和进液腔段3后与第二过滤网7相连的牵引线18;转动的叶轮13通过驱动同轴相连的扇形齿轮14转动,扇形齿轮14间歇的与圆齿轮15啮合来使圆齿轮15转动,圆齿轮15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牵引杆来使滑块16在圆齿轮15与第二过滤网7之间进行线性移动,从而通过牵引线18来使第二过滤网7进行往复转动,以达到将第二过滤网7上的大颗粒垃圾从排渣口5处导入集渣框21进行收集的目的;扇形齿轮14与圆齿轮15配合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圆齿轮15间歇的转动,来为第二过滤网7的过滤工作提供一定的时间。
[0018]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在第二安装腔11内固定设置有沿圆齿轮15至第二过滤网7方向线性布置的滑轨17,滑块16滑动卡接在滑轨17上;通过滑轨17的设计来对滑块16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提高滑块16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使滑块16稳定的通过牵引线18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内通过分隔过滤结构分隔成初过滤腔和再过滤腔,初过滤腔通过横向设置的过滤网结构分隔成进液腔段和位于进液腔段下方的缓存腔段;所述进液腔段与分隔部相对布置的过滤箱体侧壁上开有排渣口,过滤箱体外侧贴设有位于排渣口下方且顶部为开口的集渣框;所述过滤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初过滤腔内壁上的第一过滤网和贴设在第一过滤网上表面的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靠近排渣口的一端连接有位于进液腔段内的挡板,挡板竖直设置,挡板与排渣口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进液腔段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再过滤腔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第二过滤网远离排渣口的一端连接有往复调节机构,往复调节机构以排液口排出的流动液体为动力使第二过滤网绕其转动连接点往复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过滤箱体外顶部的壳体,壳体内分隔有独立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与再过滤腔连通,第一安装腔与排液管之间连通有返液管,第一安装腔内转动设置有由返液管喷出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大荣邓克强邓巍陈伟利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兴达船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