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摆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26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摆渡车,涉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设备领域,包括大车行走机构、滚动连接在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上表面一端的第一摆渡车以及滚动连接在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上表面另一端的第二摆渡车;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为矩形结构;所述大车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连接梁以及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梁、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连接梁以及第二行走机构依次首尾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运送模台的时候既可以横向移动又可以纵向移动。以纵向移动。以纵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摆渡车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央摆渡车。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PC构件生产线,大多并排排列,模台在不同轨道间的变化就需要摆渡车,传统的摆渡车,只需要横向移动就可以完成工作,但是无法满足新型小型化模块件生产线的要求,小型化模块件生产线需要一种既可以横向移动又可以纵向移动的摆渡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纵向横向移动的中央摆渡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中央摆渡车, 包括大车行走机构、滚动连接在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上表面一端的第一摆渡车以及滚动连接在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上表面另一端的第二摆渡车;
[0006]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为矩形结构;所述大车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连接梁以及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梁、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连接梁以及第二行走机构依次首尾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渡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滚动连接;所述第一摆渡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渡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渡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滚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主动小车和从动小车;所述主动小车一端与所述从动小车一端固定连接,具体的为主动小车设置有从动轮的一端与所述从动小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小车包括主动车架、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车架一端的主动轮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车架另一端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主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车架一端的下表面;所述从动轮通过从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车架另一端的下表面;所述从动小车包括从动车架和转动连接在所述从动车架两端的从动轮;所述从动小车中的从动轮通过从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从动车架下表面的两端;所述主动小车中的从动轮与所述从动小车中的从动轮结构一致;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结构一致。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0010]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中的主动轮数量为一;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中主动小车的从动轮数量为一;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中从动小车中的从动轮数量为二。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0012]所述大车行走机构还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主动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主动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轨道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从动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从动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为双轨道。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梁下表面的驱动装
置;所述驱动装置为双输出轴电机;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万向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中的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第二万向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中的主动轮传动连接;具体连接为双输出轴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万向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万向连接轴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中的主动轴固定连接;双输出轴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与第二万向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万向连接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中的主动轴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大车定位机构和第二大车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大车定位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梁侧面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大车定位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二连接梁之间;所述第二大车定位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梁侧面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大车定位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二连接梁之间;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大车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液压缸和液压泵;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梁侧面的一端;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液压泵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表面且位于所述液压缸一侧;所述液压泵用于为所述液压缸提供动力;所述第一大车定位机构与所述第二大车定位机构结构一致。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防撞装置;所述大车行走机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防撞装置;如附图9所示防撞装置为一个圆柱形的墩子带一个底板,圆柱形的墩子与底板垂直设置;防撞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两端端面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两端端面。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摆渡车与所述第一轨道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渡车与所述第二轨道滚动连接;所述第一摆渡车与所述第二摆渡车结构一致;所述第一摆渡车与所述第二摆渡车与现有申请公布号CN 109278763 A中的摆渡车结构基本一致。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技术使用时,第一摆渡车和第二摆渡车从大车行走机构的上表面横移出来到工位下方,把模台抬起后,然后回退到大车行走机构上方,接下来大车行走机构纵向移动移动向下一个工位;
[0020]2、本技术的大车行走机构上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可以使第一摆渡车和第二摆渡车更加容易横移;
[0021]3、本技术的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均由主动小车和从动小车拼装而成,可以使大车行走机构运输更加便捷;
[0022]4、本技术的防撞装置可以防止在刹车不及时的情况下避免撞坏设备;
[0023]5、本技术的大车定位机构可以使摆渡车上运载过来模台以后精准的定位。
附图说明
[0024]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2为本技术大车行走机构视角一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3为本技术大车行走机构视角二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4为本技术大车行走机构视角三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5为本技术主动小车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6为本技术从动小车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7为本技术驱动装置结构示意;
[0031]附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大车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9为本技术的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10为本技术的第一摆渡车结构示意图;
[0034]在附图中:1第一连接梁、2第二连接梁、3主动车架、4主动轮、5从动车架、6从动轮、7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驱动装置、10第一万向连接轴、11第二万向连接轴、12安装架、13液压缸、14液压泵、15防撞装置、16第一摆渡车、17第二摆渡车、18主动轴、19从动轴、20纵向外部轨道、21横向外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实施例
[0036]如附图1-10所示的一种中央摆渡车, 包括大车行走机构、滚动连接在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上表面一端的第一摆渡车16以及滚动连接在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上表面另一端的第二摆渡车17;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为矩形结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摆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车行走机构、滚动连接在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上表面一端的第一摆渡车(16)以及滚动连接在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上表面另一端的第二摆渡车(17);所述大车行走机构为矩形结构;所述大车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梁(1)、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连接梁(2)以及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梁(1)、第一行走机构、第二连接梁(2)以及第二行走机构依次首尾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渡车(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滚动连接;所述第一摆渡车(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渡车(1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滚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渡车(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滚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摆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主动小车和从动小车;所述主动小车一端与所述从动小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小车包括主动车架(3)、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车架(3)一端的主动轮(4)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车架(3)另一端的从动轮(6);所述从动小车包括从动车架(5)和转动连接在所述从动小车两端的从动轮(6);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结构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央摆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中的主动轮(4)数量至少为一;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中主动小车的从动轮(6)数量至少为一;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中从动小车中的从动轮(6)数量至少为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央摆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行走机构还包括第一轨道(7)和第二轨道(8);所述第一轨道(7)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主动车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主动车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轨道(8)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从动车架(5)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家栋赵赛陈彦松宋亚豪丁佳李莽穆沛许艳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雪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