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卤水接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519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41
一种卤水接卸系统,包括用于与运卤水槽车对接的接卸管路、埋地的缓冲罐和卤水储罐,所述的接卸管路与缓冲罐之间通过埋地输送管线连接,所述的缓冲罐与卤水储罐之间通过地上输送管线连接;在埋地输送管线的中部设有埋在地下的过滤池,在过滤池内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一个可沿两侧池壁上下移动的过滤网,在过滤网的底部朝向进口侧设有与过滤网连接为一体的打捞网;在缓冲罐内设有一个立式卤水泵Ⅰ,所述的立式卤水泵Ⅰ与地上输送管线相接,在地上输送管线上由立式卤水泵Ⅰ向卤水储罐方向依次装有浆液阀Ⅰ和止回阀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过滤杂物、实现全天候连续化卸车、降低成本、节约人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卤水接卸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纯碱工艺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卤水接卸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氨碱法纯碱工艺中盐水车间用原盐化成饱和粗盐水经精制后送后工序制造纯碱,使用附近区域汽运卤水生产可降低成本30.5元/m3,(汽运卤水:氯化钠含量295g/l,价格27.0元/m3,运费30.0元/m3;3.20立方卤水可折1吨氯化钠含量为94.0%的原盐,原盐价格:280元/吨),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以日接卸汽运卤水2400m3计,每天可降低成本7.3万元,月降本220万元。
[0003]目前接卸汽运卤水多采用雨水回收池,汽运卤水罐车卸卤时,直接将卤水卸到回收池,因回收池容量小,且回收泵扬程低、能力小(40m3/h),满足不了一辆罐车(40 m3、20分钟卸完,排口DN200)的卸车需求。另外回收池主要承担雨水和化盐桶清扫时的杂水回收任务,属间断型运行设备,不能满足长周期运行。因卤水罐车卸卤属间歇型的,易造成回收泵因抽空而不上量,且频繁开停泵,人工操作强度大。通过回收泵接卸的卤水进入配碱槽(因含有泥沙和杂物,不能经过换热器,不能直接进入卤水储罐),无法对接卸卤水进行加热,达不到化盐温度要求;再者配碱槽空间小,间断性卸卤水,造成其液位波动较大,且容易将回收池中的杂物带进系统。因接卸卤水能力小,容易导致现场压车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过滤杂物、实现全天候连续化卸车、降低成本、节约人工的卤水接卸系统。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卤水接卸系统,其特点是:包括用于与运卤水槽车对接的接卸管路、埋地的缓冲罐和卤水储罐,所述的接卸管路与缓冲罐之间通过埋地输送管线连接,所述的缓冲罐与卤水储罐之间通过地上输送管线连接;
[0006]在埋地输送管线的中部设有埋在地下的过滤池,在过滤池内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一个可沿两侧池壁上下移动的过滤网,在过滤网的底部朝向进口侧设有与过滤网连接为一体的打捞网;
[0007]在缓冲罐内设有一个立式卤水泵Ⅰ,所述的立式卤水泵Ⅰ与地上输送管线相接,在地上输送管线上由立式卤水泵Ⅰ向卤水储罐方向依次装有浆液阀Ⅰ和止回阀Ⅰ。
[0008]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进方案一步实现,所述的接卸管路包括与埋地输送管线垂直对接的接卸总管线,沿着接卸总管线的轴向向上并排设有若干接卸分支管线。
[0009]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进方案一步实现,所述的接卸分支管线设有四根,四根接卸分支管线两两为一组,以埋地输送管线为轴对称设置。
[0010]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进方案一步实现,所述的接
卸分支管线与接卸总管线之间斜向上设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2
°-
48
°

[001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进方案一步实现,在过滤池的两侧池壁上设有与过滤网对应设置的导向槽。
[0012]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进方案一步实现,在缓冲罐与卤水储罐之间设有与地上输送管线并联设置的备用输送管线,在缓冲罐内设有一个备用的立式卤水泵Ⅱ,立式卤水泵Ⅱ与备用输送管线相接,在备用输送管线上由立式卤水泵Ⅱ向卤水储罐方向依次装有浆液阀Ⅱ和止回阀Ⅱ。
[001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进方案一步实现,所述的埋地输送管线由接卸总管线的一端到缓冲罐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0
°-
10
°

[001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进方案一步实现,在缓冲罐上设有用于检修的人孔。
[001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进方案一步实现,在缓冲罐上设有用于显示液位的浮标。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设置过滤池,一方面可以取卤水样分析,另一方面过滤杂物,便于清理滤网及杂物,防止杂物堵塞后系统列管换热器。
[0018](2)四根接卸分支管线两用两备,实现全天候卸车。
[0019](3)两台立式卤水泵开一备一,通过自动液位控制,实现了泵的自动开停,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另外接卸卤水通过立式卤水泵直接送到卤水储罐与后系统正常衔接,卤水用量、配碱槽液位和化盐温度易于调控,实现了生产平稳运行。
[0020](4)缓冲罐顶部设置人工浮标,方便罐车司机观察,通过观察浮球液位计,控制好液位,减少泵的启停,也减少冒槽和冒卤,便于现场维护和管理。
[0021](5)立式卤水泵直接安装在缓冲罐上,仅按照泵基础做了改造,让缓冲罐本体当作泵的基础,泵运行稳定,振动小,节约了土建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卤水接卸系统流程图;
[0023]图2为接卸管路俯视图;
[0024]图3为过滤网和打捞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卤水接卸系统,包括用于与运卤水槽车对接的接卸管路、埋地的缓冲罐7和卤水储罐11,所述的接卸管路与缓冲罐7之间通过埋地输送管线2连接,埋地输送管线2尺寸为DN300、长35m,所述的缓冲罐7与卤水储罐11之间通过地上输送管线12连接,地上输送管线为DN150无缝管。
[0028]在埋地输送管线2的中部设有埋在地下的一立方米的过滤池3,在过滤池3内的进
口和出口之间设有一个可沿两侧池壁上下移动的过滤网32,在过滤网32的底部朝向进口侧设有与过滤网32连接为一体的打捞网33,过滤网32和打捞网33呈“L”形状。过滤网的顶部设有提手31,过滤池3顶部作铰链活动盖板。设置过滤池3,一方面可以取卤水样分析,另一方面过滤杂物,便于清理滤网及杂物。
[0029]在缓冲罐7内设有一个立式卤水泵Ⅰ5,单泵输送能力150m3/h,扬程25m,所述的立式卤水泵Ⅰ5与地上输送管线12相接,在地上输送管线12上由立式卤水泵Ⅰ5向卤水储罐11方向依次装有浆液阀Ⅰ15和止回阀Ⅰ14。
[0030]所述的接卸管路包括与埋地输送管线2垂直对接的接卸总管线21,接卸总管线21尺寸为DN450,长12m,沿着接卸总管线21的轴向向上并排设有若干接卸分支管线1,尺寸为DN250。
[0031]所述的接卸分支管线1设有四根,四根接卸分支管线1两两为一组,以埋地输送管线2为轴对称设置。
[0032]所述的接卸分支管线1与接卸总管线21之间斜向上设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

[0033]在缓冲罐7与卤水储罐11之间设有与地上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卤水接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运卤水槽车对接的接卸管路、埋地的缓冲罐和卤水储罐,所述的接卸管路与缓冲罐之间通过埋地输送管线连接,所述的缓冲罐与卤水储罐之间通过地上输送管线连接;在埋地输送管线的中部设有埋在地下的过滤池,在过滤池内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一个可沿两侧池壁上下移动的过滤网,在过滤网的底部朝向进口侧设有与过滤网连接为一体的打捞网;在缓冲罐内设有一个立式卤水泵Ⅰ,所述的立式卤水泵Ⅰ与地上输送管线相接,在地上输送管线上由立式卤水泵Ⅰ向卤水储罐方向依次装有浆液阀Ⅰ和止回阀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水接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卸管路包括与埋地输送管线垂直对接的接卸总管线,沿着接卸总管线的轴向向上并排设有若干接卸分支管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卤水接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卸分支管线设有四根,四根接卸分支管线两两为一组,以埋地输送管线为轴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卤水接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卸分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国袁江张守军朱云强尹章胜汤桂云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