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式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18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式上料机,包括运载架,还包括设置在运载架上的用于使空线棒逐个落下的下料装置、设置在下料装置下部用于将落下的空线棒进行分道的分道装置和用于将分道后的空线棒输送到位的上料装置;分道装置包括循环转动地接收空线棒的传送带和贴合地设置于传送带下部且可绕传送带后部旋转的导料板;传送带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空线棒的凹槽,导料板上设置有引导空线棒滑下的导料孔,导料孔与凹槽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一一对齐,且导料孔的后端对应于凹槽中部向后且不超过凹槽后端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式上料机性能可靠稳定,既可以将空线棒批量套接在成排锭子上且又不会造成空线棒和锭子的损伤。不会造成空线棒和锭子的损伤。不会造成空线棒和锭子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式上料机


[0001]本技术属于将物料批量的套接到固定的锭子上的纺织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式上料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纺纱纺织机械技术中,常常需要将物料套放在锭子上,一个个人工进行放置即费时费力,于是就需要能将物料批量放置到锭子上且同时既不损伤物料又不损伤锭子的设备。但是现有的放置或者输送物料的设备要么容易损坏物料,要么容易损坏锭子,以专利号是CN105088447B的自动落纱机为例,在该专利中,物料通过导向的弯曲的滑道从滑道里滑下来时,物料的头部恰好搭在锭子上,此时的锭子对物料施加一个阻挡力,因为物料芯部是中空的,物料靠着锭子的力将物料从滑道里拉出来,通过锭子的套接作用可以将物料套接在锭子上,但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料也对锭子施加一个冲击力,这样物料反作用给锭子的力又容易损伤锭子,同时可能造成物料的卡阻。鉴于现有技术既无法避免锭子损伤且物料套接锭子的效率又较低的现状,且设备在损坏时不方便维修等,急需一种性能稳定可靠的既可以将物料批量套接在成排锭子上的、且又不会造成物料和锭子损伤的自动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式上料机。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带式上料机,包括运载架,还包括设置在运载架上的下料装置、分道装置和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可以使得物料逐个地落下;分道装置设置在下料装置下方,分道装置用于接收从下料装置落下的物料并将物料按照落下次序进行分道排放布置好;上料装置用于将分道后的物料输送到位。
[0006]本技术中,分道装置包括循环转动地依次接收物料的传送带和贴合地设置于传送带下部且可绕传送带后端转动一定角度的导料板;传送带循环地转动,边转动边依次序逐个接收物料。所述传送带上还设置有依次容纳物料的多个凹槽,且多个凹槽是固定在传送带上的。传送带边循环地转动边依次序逐个接收物料,物料按照次序依次落入到各个凹槽中,传送带带动物料和固定物料位置的凹槽同时行进。传送带的两端设置有与槽的表面相贴合的弧形挡板,两端的弧形挡板可以防止物料落下。
[0007]本技术中的运载架是可以移动的,且移动时带动整个下料装置、分道装置和上料装置同时移动行走。
[0008]作为优选,本技术中的导料板上设置有引导物料滑下的导料孔,所述导料孔与凹槽的位置沿传送带转动方向一一对齐,且且导料孔的后端对应于凹槽非端部的任意位置。导料孔与凹槽的位置沿传送带转动方向的上下孔位的位置一一对齐,如此可以使得物料运行到传送带的下部时物料可以经由孔位相对应的导料孔滑向上料装置。若导料孔的后
端恰好对应于凹槽前端或对应于凹槽后端的任意位置,则导料孔起不到引导作用,即若导料孔的后端对应于凹槽前端或对应于凹槽后端的任意位置,则相当于导料板上未开导料孔。
[0009]本技术中的导料孔的后端对应于凹槽非端部的任意位置才起到导料作用。当然最优选择是导料孔的后端对应于凹槽中部向后且不超过凹槽后端的位置,导料孔设置在此对应位置时能更好地起到倾斜引导物料的作用。
[0010]作为优选,所述导料孔是敞口孔,即所述导料孔是前端的材料被去除的敞口孔。导料孔设置成敞口孔,方便制作和加工,且完全满足使用功能,更利于物料经由敞口孔倾斜滑下。
[0011]作为优选,所述导料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槽的宽度,方便物料从凹槽经由导料孔滑下;若凹槽和导料孔上下对应位置有偏差时,因为导料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凹槽的宽度,此时物料仍然可以顺利从凹槽经由导料孔滑下。
[0012]作为优选,所述凹槽有多只,且凹槽环绕传送带平行布满,即整个传送带的外表面都平行布满凹槽,凹槽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循环转动方向相垂直。凹槽的数量越多,相应的,下部导料板上的导料孔的数量也就越多,一次可以输送和放置的物料的数量就越多,则本技术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0013]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高度高于物料的截面高度,如此,传送带在带动物料运转时便不会使物料与外部部件相接触,物料仅被放置在凹槽的腔体内,这样可以防止物料被划伤或被刮擦,且在物料运行到传送带的两端时因为有凹槽的保护,所以物料不会被端部的部件所划伤。
[0014]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挡板的内表面与传送带上凹槽的外表面相贴合。本技术中的,当物料被传送带输送到传送带的两端时,因为弧形挡板内表面与凹槽的外表面相贴合,所以物料在两端时不会因为重力作用而落下。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上料装置还设置有用于存储物料的倾斜前低后高的置料槽。且所述置料槽的倾斜方向是前低后高。置料槽是前低后高的倾斜方式可以使得物料从导料孔滑下后顺利落入置料槽内,降低了物料的颠簸振动损坏等。
[0016]作为优选,所述运载架上还设置有驱使上料装置前后移动的直线驱动和驱使上料装置旋转的旋转驱动。上料装置的前端设置有轴体,整个上料装置可以饶轴体旋转,运载架上设置有驱使上料装置旋转的旋转驱动,上料装置在旋转驱动的驱动下绕前端的轴体转动。
[0017]本技术中的运载架上还设置有驱使导料板绕传送带后部旋转的第一驱动。第一驱动设置于导料板的下部设置,第一驱动是伸缩式的驱动装置,第一驱动的伸缩端活动地连接在导料板的下表面,第一驱动的本体固定在运载架上,第一驱动通过伸缩运动带动导料板绕着传送带的后部旋转,从而挡住物料的下滑或使得物料下滑。
[0018]本技术中,运载架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停下后,直线驱动启动驱使上料装置移动到和传送带导料板相匹配的位置,下料装置启动,使得物料从下料装置一个一个的有序落下,落下的物料到达下部的分道装置,分道装置是由传送带和设置于传送带下部的导料板组成,传送带外表面有凹槽,物料一个个落入传送带的凹槽内,传送带边循环转动边接物料,物料依次序落入传送带的凹槽内,下部的导料板可以挡住凹槽内的物料使物料不能
落下。当物料移动到下部,且传送带下部的凹槽布满物料时,因为与导料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导料板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驱动,此时第一驱动动作,导料板绕传送带后端旋转,导料板的前端被向下旋转,此时导料板前端的导料孔内对应的物料即因为导料板的倾倒而向下滑移,滑移到下一工序的上料装置内,因上料装置上还设置有前低后高的置料槽,此时物料即滑向上料装置的置料槽内,运载架上设置有驱使上料装置绕前端的轴体整体转动的旋转驱动,所以旋转驱动驱动上料装置整体转动,将物料套接到成排的锭子上,之后旋转驱动使得上料装置旋转复位。运载架继续带动整个下料装置分道装置和上料装置同时移动行走,直到移动到下一合适位置后停下后,下料装置继续启动,继续进行下料等循环动作。
[0019]当然,本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空线棒的输送,所以此处所述的物料是空线棒,当然也可以是空芯圆管状的物料或者其他形状的物料,本技术不仅仅限于空线棒的使用,凡是圆管状的或者圆管空芯状的或者其他形状的物料均适用于本技术。
[0020]实际中,若凹槽的高度低于物料的截面高度也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为本技术中所述的槽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上料机,包括运载架(1),还包括:设置在运载架(1)上的用于使物料逐个落下的下料装置(2),设置在下料装置(2)下方用于将落下的物料进行分道的分道装置(3),和用于将分道后的物料输送到位的上料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道装置(3)包括循环转动地接收物料的传送带(31)和贴合地设置于传送带(31)下方且可绕传送带(31)后端转动一定角度的导料板(32);所述传送带(31)上还设置有依次容纳物料的多个凹槽(312)、所述传送带(31)的两端设置有与凹槽(312)的表面相贴合的弧形挡板(3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32)上设置有引导物料滑下的导料孔(321),所述导料孔(321)与凹槽(312)的位置沿传送带(31)转动方向一一对齐,且导料孔(321)的后端对应于凹槽(312)非端部的任意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春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锐冠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