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05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模具,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板、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下模模头为球体,下模模颈为圆柱体,下模板固定于下模座一侧,下模板内开设有模腔一,下模模颈远离下模模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件一,下模远离上模的一侧设置有驱动件二,上模靠近下模的一侧开设有模腔二,上模远离下模的一侧设置有注塑装置,下模两侧设置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强力吸通卡在模具槽内,不方便取出或取出过程中由于大力拉扯造成强力吸通损坏,操作方便,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加工
,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强力吸通的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吸通,又称通厕器、疏通器或皮搋子,是一种极为通用的疏通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通常情况下,它由一个碗状的吸盘及嵌入其中的一个木质杆状手柄组成。
[0003]目前,大多数吸通的吸盘在压制成型过程中,由于塑料的热塑性较强,在压制过程中的高温容易使得压制成型的成品卡在模具槽内,不方便取出,一般需要人工手动或者配合夹取工具将成品取出,这过程导致压制成型效率降低,而且人工对这种热熔热塑性较强的高分子材料进行脱模容易影响呼吸道健康,而且容易发生烫伤等情况,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制造强力吸通的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吸通不易压制成型及脱模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更加便捷、易于脱模的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提高强力吸通的成型效率,避免热熔热塑性较强的高分子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与人体的接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板、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所述下模模头较大,为球体,所述下模模颈较小,为圆柱体,所述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为一体结构,所述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连接处设置为弧形,所述下模板固定于下模座一侧,所述下模板内开设有与所述下模模颈相对应的模腔一,所述下模模颈远离下模模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模模颈伸出或缩进模腔一内的驱动件一,所述下模远离上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模沿水平方向与上模作相对运动的驱动件二,所述上模靠近下模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下模模头相对应的模腔二,所述上模远离下模的一侧设置有注塑装置,所述下模两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喷射脱模剂的喷头。
[0006]下模模颈安装于模腔一内,下模模头在模腔一外端,启动驱动件一,令下模模颈伸出模腔一,通过喷头对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的外表面喷射脱模剂,喷射完脱模剂后,启动驱动件一,令下模模颈缩回模腔一内,启动驱动件二,驱动下模朝上模方向做水平运动,使下模模头进入模腔二内,上模与下模相对的侧壁紧密贴合,模腔一和模腔二相连通,通过注塑装置将物料依次注入模腔二和模腔一内,形成套设于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上的强力吸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喷头设置至少2个固定于下模座两侧,所述喷头的喷嘴与所述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相对应,所述喷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用于存储脱模剂的储液桶,所述喷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喷头上下摆动的驱动件三,喷头设置至少2个固定于下模座两侧是为了使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两侧的外表面都能够沾到脱模剂,而利用
驱动件三在喷头喷射脱模剂的过程中驱动喷头上下摆动是为了使脱模剂更加均匀的喷射在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的外表面。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下模与上模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柱,所述下模座与所述导柱活动配合,可以保证下模在与上模做相对运动过程中,下模是保持水平移动的,不会偏移方向。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上模远离下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模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驱动件四。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注塑装置包括设置于上模远离下模的一侧且依次连通的储料筒、用于加热熔融物料的料筒、用于注塑物料的注塑筒,所述上模远离下模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注塑筒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连接的射嘴。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下模模颈中部沿其自身周向设置有凸起一,所述模腔一内设置有与所述凸起一相配合卡接的凸起二,凸起一和凸起二配合卡接,避免物料的渗漏。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模具上端设置有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固定块、夹持部件、导杆部件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块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块转动的驱动件五,所述固定块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强力吸通碗装吸盘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开设有相对称的安装孔,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插接于安装孔内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外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件夹持或松开强力吸通的驱动件六,所述导杆部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机架上端的导杆一和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机架上端的导杆二,所述导杆一与所述导杆二相连接,所述固定块设置于导杆一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固定块分别沿导杆一和导杆二的轴向方向运动,驱动机构驱动固定块沿导杆一和导杆二的轴向方向运动,使固定块中的凹槽与套设于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上的强力吸通相贴合,启动驱动件六,驱动夹持件对强力吸通进行夹持,令强力吸通脱离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实现强力吸通的脱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注塑装置将物料依次注入密封的模腔二和模腔一内,形成套设于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上的强力吸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4]2、本技术通过在下模座两侧固定喷头,对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均匀的喷射脱模剂,便于强力吸通从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上脱离,避免在压制过程中,高温使得强力吸通卡在模具槽内,不方便取出或取出过程中由于大力拉扯造成强力吸通损坏等情况的产生。
[0015]3、本技术采用了全自动取料装置,避免人工手动将强力吸通从下模模头和下模模颈上取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热熔热塑性较强的高分子材料对于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下模的放大俯视图。
[0019]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上模的放大立体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中取料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1-机架,3-上模,4-下模,5-下模座,6-下模板,7-下模模头,8-下模模颈,9-模腔一,10-模腔二,11-注塑装置,12-喷头,13-喷嘴,14-连接管,15-储液桶,16-驱动件三,17-导柱,18-储料筒,19-料筒,21-通孔,22-射嘴,23-凸起一,24-凸起二,25-取料装置,26-固定块,27-凹槽,28-安装孔,29-夹持件,30-驱动件六,31-导杆一,32-导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下模(4)包括下模座(5)、下模板(6)、下模模头(7)和下模模颈(8),所述下模模头(7)较大,为球体,所述下模模颈(8)较小,为圆柱体,所述下模模头(7)和下模模颈(8)为一体结构,所述下模模头(7)和下模模颈(8)连接处设置为弧形,所述下模板(6)固定于下模座(5)一侧,所述下模板(6)内开设有与所述下模模颈(8)相对应的模腔一(9),所述下模模颈(8)远离下模模头(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模模颈(8)伸出或缩进模腔一(9)内的驱动件一,所述下模(4)远离上模(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模(4)沿水平方向与上模(3)作相对运动的驱动件二,所述上模(3)靠近下模(4)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下模模头(7)相对应的模腔二(10),所述上模(3)远离下模(4)的一侧设置有注塑装置(11),所述下模(4)两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下模模头(7)和下模模颈(8)喷射脱模剂的喷头(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2)设置至少2个固定于下模座(5)两侧,所述喷头(12)的喷嘴(13)与所述下模模头(7)和下模模颈(8)相对应,所述喷头(12)通过连接管(14)连接有用于存储脱模剂的储液桶(15),所述喷头(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喷头(12)上下摆动的驱动件三(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强力吸通脱模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与上模(3)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柱(17),所述下模座(5)与所述导柱(17)活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煜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利丰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