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盒密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502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粉盒密封方法,碳粉盒包括一个容纳碳粉的粉仓,粉仓具有一出粉口,出粉口可由密封条进行密封,出粉口所在平面与位于出粉口侧部的撕拉带出口所在平面相交。密封件,具有粘胶层及粘胶层两侧的第一剥离层及第二剥离层,粘胶层中间设置一与出粉口形基本吻合的开口,第一、二剥离层的折返端分别延伸出第一、二撕拉带。方法包括:将密封件的折返端自撕拉带出口插入到出粉口所在平面上方;通过近出粉口平面的第一撕拉带将其所连接的第一剥离层从撕拉带出口抽出,并使得粘胶层与出粉口四周密封地粘接。简化了再密封过程,节约了成本,也避免了现行技术中拆分碳粉盒所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打印机和复印机是常用的办公设备,现有的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一般都具有可更换的碳粉盒,考虑到降低成本以及保护环境等因素,对已经使用完毕的碳粉盒进行回收再利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实践已证明是可行的。在碳粉盒的回收再利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碳粉盒重新注入碳粉,而且需对碳粉盒的出粉口进行密封,以防止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碳粉发生泄漏。如果使用者需要将碳粉盒插入到打印机或复印机中进行工作,则必须先采用适当的方法开启碳粉盒的密封结构,使得碳粉能够顺利地从出粉口流出,使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进行后续的打印或复印工作。目前,一般的碳粉盒都包括废粉仓和粉仓两个大的组件,粉仓具有一个出粉口,还有一个撕拉带出口,出粉口所在平面与撕拉带出口所在平面相交,通常采用密封条对粉仓的出粉口进行密封,用户使用之前通过撕拉带将密封条撕下。出粉口的正面隐藏在一个结构件下,对于新制造的碳粉盒,是在将密封条固定在出粉口上后,将该结构件焊接在出粉口平面之上的,对于此类碳粉盒,在回收再生过程中密封处理的典型方法,有如美国专利US5223068公开的一种对回收再利用的碳粉盒进行密封的方法,其工艺步骤是,首先将粉仓组件自出粉口平面上方剖切开,对粉仓、出粉口等区域进行清洁,然后采用一种可粘贴于碳粉盒的密封条对出粉口进行密封,此密封条包括一个撕拉带,在用户使用碳粉盒之前,通过撕拉带将密封条的可分离层剥离下来。然而,这种密封方法必须先将碳粉盒的粉仓从碳粉盒上分离下来,将密封条的一面粘贴覆盖在粉仓的出粉口上,然后再使用焊接等方式将粉仓重新连接到碳粉盒上。由于将粉仓分离的过程需要用到切割设备,工艺比较复杂,很容易对碳粉盒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另一方面,将粉仓重新焊接到碳粉盒上需要相应的焊接设备,工艺也非常复杂,高热焊枪也很容易损坏塑料材质的碳粉盒。因此,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实属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节约成本的,特别是适用于回收再生碳粉盒进行密封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碳粉盒包括一个容纳碳粉的粉仓,粉仓具有一出粉口,出粉口可由密封条进行密封,出粉口所在平面与位于出粉口侧部的撕拉带出口所在平面相交。密封件,具有粘胶层及粘胶层两侧的第一剥离层及第二剥离层,粘胶层中间设置一与出粉口形基本吻合的开口,第一、二剥离层的折返端分别延伸出第一、二撕拉带。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密封件的折返端自撕拉带出口插入到出粉口所在平面上方;步骤二,通过第一撕拉带将其所连接的第一剥离层从撕拉带出口抽出,并使得粘胶层与出粉口四周密封地粘接。由以上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不需要拆分碳粉盒即可对出粉口进行密封,换言之,可以先将粉仓组件焊接后再进行密封,避免了先密封后焊接对密封可能带来的损坏;也可对回收再利用的碳粉盒进行密封,极大地简化了密封工艺,节约了成本,特别是避免了现行技术中对回收碳粉盒的粉仓进行剖切拆分所造成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粉仓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粉仓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密封件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密封件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密封件使用过程中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使用密封件时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将密封件插入到粉仓和底架之间的示意图;图8是密封件的开口与粉仓开口位置相吻合时的示意图;图9是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撕拉带从碳粉盒中抽出的示意图;图10是对密封件和工具施加压力的示意图;图11是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工具从碳粉盒中抽出的示意图;图12是再次对密封条施加压力的示意图;图13是完成再密封的粉仓组件的立体图。以下结合回收再生碳粉盒的一个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1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可回收再利用碳粉盒的粉仓组件1,由于在碳粉盒回收再生的过程中,密封过程实质上是针对粉仓的密封,并不涉及到废粉仓,因此,为了简单起见,图1中仅画出了碳粉盒的粉仓组件1,而省略了碳粉盒的废粉仓组件。粉仓组件1包括底架10和固定在底架10上的粉仓11,粉仓11和底架10之具有一定空隙。底架10通常称为显影框架,粉仓11则用来容纳碳粉,在显影框架与底架10结合部的侧面有一个撕拉带出口113。结合图2所示,图2是切除或未焊接显影框架的粉仓11的立体图,粉仓11包括一个矩形的出粉口110,出粉口110的四周形成一个粘贴区域111,粘贴区域111的外围是焊接显影框架的连接区域112。密封出粉口的密封条(图2未示)粘贴在粘贴区域111,粉仓11通过连接区域112与显影框架相连接,一般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等,连接后在将形成一个撕拉带出口113。图1、图2是对需要密封的粉仓11结构的介绍,图3、图4则介绍了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密封方法的密封件结构。如图3、图4所示,密封件2包括粘胶层20、设置于粘胶层20一侧的第一剥离层21以及设置于粘胶层20另一侧的第二剥离层22,其中第一剥离层21与第二剥离层22的折返端201分别延伸出第一撕拉带210和第二撕拉带220,第一撕拉带210和第二撕拉带220均起始于位于粘胶层20一端的折返端201。粘胶层20采用对压力较为敏感的双面胶,且其中间设置一开口200,开口200的形状与碳粉盒出粉口110的形状相同,且开口200在使用之前分别被第一剥离层21和第二剥离层22所覆盖。图5和图6描述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前期准备工作,图5是密封件2使用过程中的剖面示意图,而图6则是使用密封条2时的立体示意图。先参照图5所示,在使用密封条2进行密封之前,先将撕拉带210、220从折返端201所处位置上分别折返,折返后的撕拉带210、220的长度均大于粘胶层20的长度;然后,用一片状工具3按照图5所示方向插入到撕拉带220与第二剥离层22之间,端部在折返端201抵持住撕拉带220,当然,图5中的片状工具3只是示意图,其立体形状可以参见图6。图6中揭示了片状工具3的一种较为简单的优选结构,片状工具3包括手柄30和固定在手柄30前端的薄片31,薄片31可以是钢片,也可以是硬质的塑料片等,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密封件2正是通过片状工具3,且按照图6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从撕拉带出口113插入到粉仓组件1中,完成粉仓11的密封过程。以下内容即是详细的描述使用密封件2和片状工具3完成密封的过程。为了简单而且明确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图7至图1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粉仓组件密封方法的示意图,结合参照图7至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工具3将密封件2插入到粉仓11和底架10之间(参照图7如前文所述,粉仓11和底架10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并有一撕拉带出口113),并使得密封件2的开口200与粉仓开口110位置相吻合如图8。由于此时仅薄片31进入到空隙中出粉口所在平面的上方,为简单起见,手柄30未画出。步骤二按照图9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对薄片31的顶端和密封件2的折返端201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薄片31的顶端按压住密封件2的折返端201,同时按照箭头B所示的方向抽拉第一撕拉带210,连带拉出第一剥离层21。步骤三按照图10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对密封件2和片状工具3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对第二剥离层22施压,使得粘胶层20牢固地粘贴在粘贴区域111上。步骤四按照图1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抽出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碳粉盒密封方法,碳粉盒包括一个容纳碳粉的粉仓,粉仓具有一出粉口,出粉口可由密封条进行密封,出粉口所在平面与位于出粉口侧部的撕拉带出口所在平面相交;密封件,具有粘胶层及粘胶层两侧的第一剥离层及第二剥离层,粘胶层中间设置一与出粉 口形基本吻合的开口,第一、二剥离层自折返端分别延伸出第一、二撕拉带;所述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密封件的折返端自撕拉带出口插入到出粉口所在平面上方;步骤二,通过第一撕拉带将其所连接的第一剥离层从撕拉带出口抽出 ,并使得粘胶层与出粉口四周密封地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明鲁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