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84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3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包括:扰流结构本体、A柱钣金总成和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与所述A柱钣金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扰流结构本体设有至少两个扰流凸台,所述扰流凸台之间设有扰流凹槽,所述扰流结构本体设于所述A柱钣金总成与所述挡风玻璃交汇处。当气流流经扰流结构所在区域时,会受到扰流结构影响,气流的流向发生改变且流经A柱后的分离涡强度减弱,致使拍打在车窗上的压力脉动减弱,从而减小了风噪的产生,提升驾驶舒适性。提升驾驶舒适性。提升驾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中高速行驶时,外气动噪声(风噪)是主要的噪声来源。过大的风噪声会影响车辆驾驶品质,恶化乘客的乘坐舒适性。现有情况下一般都是通过声学包的设计来降低传递到车内的风噪,例如:普通玻璃升级为带夹层隔音玻璃、增加车窗和车门密封条的数量和压缩量、内饰件中添加吸音棉等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真正削弱风噪的源头,且会增加车辆的重量和制造成本,在量产后不易变更和升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该扰流结构可改变流经其附近的空气气流流向,且使流经A柱后的分离涡强度减弱,使拍打在车窗上的压力脉动减弱,从而减小了风噪的产生。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包括:扰流结构本体、A柱钣金总成和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与所述A柱钣金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扰流结构本体设有至少两个扰流凸台,所述扰流凸台之间设有扰流凹槽,所述扰流结构本体设于所述A柱钣金总与所述挡风玻璃交汇处。
[0005]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结构本体包括本体第一侧面和本体第二侧面,所述本体第一侧面朝向所述A柱钣金总成,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朝向所述挡风玻璃,所述本体第一侧面和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扰流凸台包括凸台第一侧面、凸台第二侧面和凸台第三侧面;所述凸台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一侧面和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凸台第二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一侧面和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凸台第三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一侧面和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成一定角度设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成钝角或锐角设置,且所述凸台第二侧面和所述凸台第三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一侧面垂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第二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一侧面成钝角或锐角设置,且所述凸台第一侧面和所述凸台第三侧面分别与所述本体第二侧面和本体第一侧面垂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第一侧面与所述A柱钣金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第二侧面与所述挡风玻璃贴合或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台上设有凸台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结构本体包括本体第一侧板或本体第二侧板,所述本体第一侧版朝向所述A柱钣金总成,所述本体第二版面朝向所述挡风玻璃,所述扰流凸台设于所述本体第一侧板和本体第二侧板之间。
[0011]结合上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在扰流
结构本体上设有多个扰流凸台,当气流流经扰流结构所在区域时,会受到扰流结构影响,气流的流向发生改变且流经A柱后的分离涡强度减弱,致使拍打在车窗上的压力脉动减弱,从而减小了风噪的产生,提升驾驶舒适性。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A柱钣金总成、挡风玻璃以及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扰流结构。
[0013]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扰流结构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因此通过设置该车辆扰流结构,可以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扰流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扰流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扰流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扰流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扰流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扰流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扰流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车辆100;
[0025]扰流结构本体10;扰流凸台110;扰流凹槽120;本体第一侧面130;本体第二侧面140;第一侧板132;第二侧板142;凸台第一侧面1101;凸台第二侧面1102;凸台第三侧面1103;扰流凸台111;扰流凸台112;扰流凸台113;凸台孔1130;扰流凸台114;扰流凸台115;
[0026]A柱钣金总成20;挡风玻璃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请参考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包括:扰流结构本体10、A柱钣金总成20和挡风玻璃30,其中所述挡风玻璃30与所述A柱钣金总成20固定连接,挡风玻璃30边缘嵌入所述A柱钣金总成20一侧,所述扰流结构本体10设有至少两个扰流凸台110,所述扰流凸台110之间设有扰流凹槽120,所述扰流结构本体10设于所述A柱钣金总与所述挡风玻璃交汇处。
[0031]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本体10包括本体第一侧面130和本体第二侧面140,所述本体第一侧面130朝向所述A柱钣金总成20,所述本体第二侧面140朝向所述挡风玻璃30,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第一侧面130和本体第二侧面140可以视为由扰流结构本体10边缘组成的面,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扰流结构本体10上的扰流凸台110之间如果是通过朝向A柱钣金总成20和挡风玻璃30的实体板连接而成,则所述实体板的外表面为所述本体第一侧面130和本体第二侧面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扰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结构本体、A柱钣金总成和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与所述A柱钣金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扰流结构本体设有至少两个扰流凸台,所述扰流凸台之间设有扰流凹槽,所述扰流结构本体设于所述A柱钣金总与所述挡风玻璃交汇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本体包括本体第一侧面和本体第二侧面,所述本体第一侧面朝向所述A柱钣金总成,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朝向所述挡风玻璃,所述本体第一侧面和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扰流凸台包括凸台第一侧面、凸台第二侧面和凸台第三侧面;所述凸台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一侧面和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凸台第二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一侧面和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凸台第三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一侧面和所述本体第二侧面成一定角度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第一侧面与所述本体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凯平谭永南袁勋苏信佳陈炳圣饶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