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物去除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71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由于清扫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偏斜而引起的摩擦损耗或着负载的问题,能够实现优质的清扫性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为目的的。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清扫部29,具有板状的清扫构件51和固定构件52,清扫构件51通过第一面接触带电辊22的表面;固定构件52,与带电辊22和清扫构件51的接触位置相比,至少处在相对于该带电辊22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支撑着清扫构件51。固定构件52,在与带电辊22和清扫构件51的接触部分相对的第二面的区域内,形成为不接触该清扫构件5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去除附着在所定旋转体的表面上的附着物(例如色粉等的显像剂)的附着物去除装置,及关于具有该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前,被大家所知的是把色粉图像热定影在所定记录媒介物上并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片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的是,这种图像形成装置,是把根据对应于例如青绿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黑色(black)等的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进行调制的光照射在带电的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影,然后通过使用各色的显像剂把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像在该像载体上。并且,该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把被显像的各色的显像剂图像按顺序转印在记录媒介物上,使各色的显像剂图像重叠在记录媒介物上,形成彩色图像。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配有一个去除粘附在带电辊表面的显像剂的显像剂去除装置,这种显像剂去除装置由一个接触像载体并使该像载体带电的旋转体构成。例如,作为含有带电辊的带电装置的一部分被设置着,并具有一个设置在带电辊表面的长度方向的清扫构件。并且,该清扫构件被压缩在位于像载体的相反侧的壁面和带电辊的表面之间(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厅特开平3-101768号公报)。可是,在被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前的显像剂去除装置中,因为使清扫构件呈向着带电辊的径向方向压缩的状态接触该带电辊,所以引起清扫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偏斜(unevenness),特别是因为相对于带电辊的径向方向的安装位置的偏斜这一因素,使得该清扫构件的压缩量变大。因此,在以前的显像剂去除装置中,特别是在清扫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向着靠进带电辊的方向偏斜的场合,清扫构件的压缩量没有必要地变大,而引起清扫构件的摩擦损耗或该显像剂去除装置的负载增大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实情,以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由于清扫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偏斜而引起的摩擦损耗或负载的问题,能够实现优质的清扫性能的附着物去除装置、及配有该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为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附着在所定的旋转体的表面附着物的附着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有第一面和第二面,通过所述第一面接触所述旋转体表面的板状的接触构件;和一个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接触构件的接触位置相比,至少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支撑该接触构件的支撑部,其中,所述支撑部至少在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接触构件相接触部分相对的所述第二面的区域内,形成为不接触该接触构件。另外,在上述的附着物去除装置中,还可以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接触构件的接触位置相比,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支撑该接触构件。另外,在上述的附着物去除装置中,还可以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支撑部,在所述接触构件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旋转体接触的场合,为了解消从所述旋转体加到所述接触构件沿着所述旋转体的径向方向的力,在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接触构件的接触位置相比处于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位置和下游侧位置,分别形成为了支撑所述接触构件的两个支撑区域,并在所述两个支撑区域之间形成所定的空间。另外,在上述的附着物去除装置中,还可以有这样的特征当把所述接触构件接触所述旋转体的范围的直线距离作为a,把在所述距离a的大约中心的接触点作为P,把沿着所述接触点P上的所述旋转体的切线方向的两个的所述支撑区域的距离作为A时,所述支撑部被形成为满足A>a的关系,并且,当把向着所述接触点P的所述旋转体的径向方向压入的所述接触构件的最大突出量作为距离b,把在所述接触点P的所述旋转体径向方向的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空间的距离作为B时,所述支撑部被形成为满足B>b的关系。另外,在上述的附着物去除装置中,还可以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支撑部在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接触构件的接触位置相比,相对于该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处于上游侧位置,支撑着所述接触构件;所述接触构件在所述第一面接触所述旋转体的场合,形成为向所述旋转体的径向方向下垂。另外,上述的附着物去除装置还可以更具有一个被挟持在所述接触构件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支撑部之间,作为补强所述接触构件的补强构件。另外,在上述的附着物去除装置中,还可以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补强构件比所述接触构件具有更大的弯曲弹性系数。另外,在上述的附着物去除装置中,还可以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旋转体是带(belt)状的。另外,在上述的附着物去除装置中,还可以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旋转体是使像载体带电的带电辊;所述接触构件是能够去除粘附在所述带电辊表面的附着物。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对所定的记录媒介物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通过附着物使得形成在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影显像,并且在所述记录媒介物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和一个去除附着在所定的旋转体的表面上的附着物的附着物去除部,其中所述附着物去除部,具有一个有第一面和第二面,通过所述第一面接触所述旋转体表面的板状的接触构件;和一个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接触构件的接触位置相比,至少处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支撑所述接触构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接触构件相接触部分相对的所述第二面的区域内,形成为不接触该接触构件。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使因接触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偏斜而引起的摩擦损耗或负载的影响变小,能够实现优质的清扫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构造的断面图;图2是说明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件构造的主视图;图3是显示放大了图2的图像形成部件的清扫部周围而得到的要部的主视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说明有关相对于带电辊的清扫构件及固定构件配置的立体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清扫构件的侧面图;图6是显示在使用图2至图5中的清扫部的场合,得到的一种相对于带电辊的径向方向的清扫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变化量与通过清扫构件接触而发生的像载体的负载扭矩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结果图;图7是说明显示以前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部件构成的主视图; 图8是显示放大了图7的图像形成部件的清扫部周围而得到的要部的主视图;图9是显示在使用图7至图8中的清扫部的场合,得到的一种相对于带电辊的径向方向的清扫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变化量与通过清扫构件接触而发生的像载体的负载扭矩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结果图;图10是说明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件构造的主视图;图11是显示放大了图10的图像形成部件的清扫部周围而得到的要部的主视图;图1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清扫构件的侧面图;图13是显示在使用图10至图12中的清扫部的场合,得到的一种相对于带电辊的径向方向的清扫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变化量与通过清扫构件接触而发生的像载体的负载扭矩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结果图;图14是说明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件构造的主视图;图15是显示放大了图14的图像形成部件的清扫部周围而得到的要部的主视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关于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参照图纸来详细说明。该实施方式是说明具有去除粘附、即附着在作为旋转体的带电辊表面的作为显像剂的色粉(即、附着物)的显像剂去除装置(即、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附着在所定的旋转体的表面附着物的附着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有第一面和第二面,通过所述第一面接触所述旋转体表面的板状的接触构件;和一个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接触构件的接触位置相比,至少在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支撑该接触构件的支撑部,其中,所述支撑部至少在与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接触构件相接触部分相对的所述第二面的区域内,形成为不接触该接触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丑久保顺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