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53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裂层、第一增韧层、纤维层、第二增韧层、隔热层、保温层、防结露发雾层以及底层,所述防裂层、第一增韧层、纤维层、第二增韧层、隔热层、保温层、防结露发雾层以及底层之间通过粘接剂粘合连接;所述防裂层由LLDPE层和MLDPE层复合而成,所述纤维层由若干根透明纤维条纵横交错编织而成,所述透明纤维条的表面设置有凹凸不平的增摩纹理;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其能够有效增强保温膜的韧性和防裂性能,也提高保温膜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耐冲击和防撕裂性能,而且,在提高保温效果的情况下,防止保温膜内表面结露生雾。止保温膜内表面结露生雾。止保温膜内表面结露生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膜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

技术介绍

[0002]包装膜一般都由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单层膜复合而成,对设备或产品生产完成之后进行缠绕包装,使包装物更加稳固整洁。
[0003]现有的具有保温功能的包装膜结构单一,其保温效果差,在使用过程中,包装膜内容易结露生雾,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现有的具有保温功能的包装膜的韧性和防裂性能差。
[0004]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其能够有效增强保温膜的韧性和防裂性能,也提高保温膜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耐冲击和防撕裂性能,而且,在提高保温效果的情况下,防止保温膜内表面结露生雾。
[0006]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裂层、第一增韧层、纤维层、第二增韧层、隔热层、保温层、防结露发雾层以及底层,所述防裂层、第一增韧层、纤维层、第二增韧层、隔热层、保温层、防结露发雾层以及底层之间通过粘接剂粘合连接;
[0008]所述防裂层由LLDPE层和MLDPE层复合而成,所述纤维层由若干根透明纤维条纵横交错编织而成,所述透明纤维条的表面设置有凹凸不平的增摩纹理;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明纤维条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层为PE层。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裂层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防刺穿层,其厚度为0.2毫米。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上下层叠设置的耐磨层和防静电层,防静电层位于防裂层的上表面。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磨层为聚氨酯结构层。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防裂层、第一增韧层、纤维层和第二增韧层,能够有效增强保温膜的韧性和防裂性能,尤其是,纤维层采用纵横交错编织的透明纤维条且透明纤维条的表面设置增摩纹理,提高保温膜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耐冲击和防撕裂性能,而且,通过中空结构的保温层和防结露
发雾层的配合,在提高保温效果的情况下,防止保温膜内表面结露生雾。
[0016]其次是,通过防刺穿层,使得保温膜具有较好的防刺穿性能;再者是,通过耐磨层和防静电层的配合,能够在提高耐磨性的同时避免耐磨层22摩擦时产生静电,而且,聚氨酯具有高强度、抗撕裂及耐磨等特性,进一步增强保温膜的韧性,延长保温膜的使用寿命。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11、防裂层
ꢀꢀꢀꢀꢀꢀꢀꢀꢀꢀꢀꢀꢀ
12、第一增韧层
[0021]13、纤维层
ꢀꢀꢀꢀꢀꢀꢀꢀꢀꢀꢀꢀꢀ
14、第二增韧层
[0022]15、隔热层
ꢀꢀꢀꢀꢀꢀꢀꢀꢀꢀꢀꢀꢀ
16、保温层
[0023]17、防结露发雾层
ꢀꢀꢀꢀꢀꢀꢀ
18、底层
[0024]21、防刺穿层
ꢀꢀꢀꢀꢀꢀꢀꢀꢀꢀꢀ
22、耐磨层
[0025]23、防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如图1所示,一种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裂层11、第一增韧层12、纤维层13、第二增韧层14、隔热层15、保温层16、防结露发雾层17以及底层18,所述防裂层11、第一增韧层12、纤维层13、第二增韧层14、隔热层15、保温层16、底层18以及防结露发雾层17之间通过粘接剂粘合连接;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裂层11由LLDPE层和MLDPE层上下复合而成,其中,LLDPE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其具有优异的抗环境应力开裂性,可增强保温膜的抗裂性能;而MLDPE层由茂金属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由茂金属聚乙烯制成的基材层13在透明度和韧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聚乙烯。
[0029]所述防裂层11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有防刺穿层21,其厚度为0.2毫米。所述防刺穿层21由工程塑料制成,而工程塑料为现有的材料,其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使得保温膜具有较好的防刺穿性能。
[0030]所述第一增韧层12和第二增韧层14的材质均为玻璃纤维网格布,能够增强保温膜的韧性。所述纤维层13由若干根透明纤维条纵横交错编织而成,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纤维条纵横交错的角度为60度,所述透明纤维条的表面设置有凹凸不平的增摩纹理,凹凸不平的增摩纹理可通过工业碱经碱减量处理所得;优选地,所述透明纤维条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0031]还包括有上下层叠设置的耐磨层22和防静电层23,防静电层23位于防裂层11的上表面,优选地,防静电层23粘接于防刺穿层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22为聚氨酯结构层,其中,聚氨酯具有高强度、抗撕裂及耐磨等特性,增强保温膜的耐磨性,增长保温膜的使用寿命;而且,在耐磨层22下侧设置防静电层23,避免耐磨层22摩擦时产生静电,优选地,
所述防静电层23的材料为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防静电层23的厚度为3~5微米。
[0032]所述保温层16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所述隔热层15的材料为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和隔热性能的PE材料,所述隔热层15的厚度为保温层16的厚度的两倍,使得隔热保温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优选地,隔热层15的厚度为2毫米,所述保温层16的厚度为1毫米。所述底层18为PE层,其厚度为0.5毫米。
[0033]本技术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防裂层、第一增韧层、纤维层和第二增韧层,能够有效增强保温膜的韧性和防裂性能,尤其是,纤维层采用纵横交错编织的透明纤维条且透明纤维条的表面设置增摩纹理,提高保温膜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耐冲击和防撕裂性能,而且,通过中空结构的保温层和防结露发雾层的配合,在提高保温效果的情况下,防止保温膜内表面结露生雾。
[0034]其次是,通过防刺穿层,使得保温膜具有较好的防刺穿性能;再者是,通过耐磨层和防静电层的配合,能够在提高耐磨性的同时避免耐磨层22摩擦时产生静电,而且,聚氨酯具有高强度、抗撕裂及耐磨等特性,进一步增强保温膜的韧性,延长保温膜的使用寿命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裂层、第一增韧层、纤维层、第二增韧层、隔热层、保温层、防结露发雾层以及底层,所述防裂层、第一增韧层、纤维层、第二增韧层、隔热层、保温层、防结露发雾层以及底层之间通过粘接剂粘合连接;所述防裂层由LLDPE层和MLDPE层复合而成,所述纤维层由若干根透明纤维条纵横交错编织而成,所述透明纤维条的表面设置有凹凸不平的增摩纹理;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具有中空结构的PE纤维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韧性的防裂保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纤维条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素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致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