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及备有定影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40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中,端部侧定影控制温度变更部基于一个连续打印处理中的处理结束的纸张数目,选择端部侧定影控制温度。辅助加热器ON/OFF决定部,基于端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由上述端部侧定影控制温度变更部所选择的端部侧定影控制温度,使辅助加热器为ON/OFF。进而,将温度传感器配置在定影辊的端部的最大用纸通过的区域之外,基于其检测温度,控制端部侧加热器的通电,同时,即使对大尺寸用纸进行连续打印,也能够防止产生定影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在利用复印机、传真、打印机及复合机等的电子照相处理的图像生成装置上的定影装置及备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搭载在利用复印机及打印机等电子照相处理的图像生成装置上的定影装置,以往,一般使用热辊定影方式。在热辊定影方式中,在被加热的定影辊和与之压接的加压辊之间,使具有未定影的墨粉(toner)图像的用纸(记录材料)通过,将墨粉图像熔融,在用纸上定影。另外,近年来,以图像生成装置的省能化及提高定影装置的定影辊的寿命特性为目的,采用了在定影辊的内部配置有多个加热器(热源、加热部件),对定影辊局部加热的方法。作为一个配置多个加热器的构成例子,配置有对定影辊中央部加热的主加热器和对定影辊的两端部加热的辅助加热器的两个加热器。主加热器对定影辊的中央部加热,定影辊使图像生成装置中可处理的用纸中的小尺寸纸通过。辅助加热器对于用纸为大尺寸纸的情况下通过的定影辊的端部侧加热。在定影辊的表面温度控制中,进行着使定影辊的表面保持预定的定影设定温度的控制。一般来说,按照下述方式控制当检测的定影辊表面温度超过定影设定温度时,切断加热器(向加热器的通电为OFF),当低于定影设定温度时,打开加热器(向加热器的通电为ON)。在配置有多个加热器的结构中,在各加热器的加热区域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定影辊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基于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相应加热器的ON/OFF。然而,在检测定影辊的表面温度时,考虑到精度而希望将温度传感器配置成与定影辊的表面接触。但是,将多个温度传感器配置成与定影辊接触的情况下,有温度传感器与定影辊摩擦、在定影辊的表面上产生伤痕、导致定影质量下降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在对定影辊压接配置的情况下,由于定影辊到达定影设定温度时的热膨胀会增大压接力,所以,更容易产生伤痕。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对从小尺寸纸到大尺寸纸通过的定影辊中央部(主加热器的加热区域)进行温度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以下称作中央部温度传感器),一般配置成与定影辊的表面非接触的形式。此外,另一个对小尺寸纸不通过的定影辊的端部侧(辅助加热器的加热区域)进行温度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以下称作端部温度传感器),配置在该图像生成装置可使用的最大尺寸纸通过区域即最大通过区域之外,与定影辊的表面接触。另外,以往,为了消除连续打印时的定影不良现象,在例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0-186909号公报(平成10年7月14日公开)”中,揭示了这样一种结构,即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之间通过加热器时,接通加热器,基于加热器通电前的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如果检测温度越低,定影设定温度就会越发地上升,或者接通加热器,计测温度上升量,上升量越小(上升速度越慢),设定温度越上升。但是,配置成这样的中央部温度传感器及端部温度传感器,进行定影辊的温度控制时,根据用纸的尺寸,进行连续打印的情况下,会出现定影不良的问题。这是由于基于端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辅助加热器的通电控制引起的。即,端部温度传感器配置在最大用纸通过区域外,不能直接检测用纸实际通过部分的温度。因此,在辅助加热器的通电控制中,基于端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推测通过区域的表面温度。实际上,通过试验求出端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定影辊端部侧的用纸通过部分的温度的关系,利用端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管理控制温度,使用纸通过部分的温度变成定影设定温度。但是,利用配置在最大用纸通过区域外的温度传感器,很难控制到使用纸通过部分的温度变成定影设定温度的程度。图9示出了将连续打印处理中的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变迁分为用纸通过的通过部分和不通过的非通过部分的情况。此外,图9表示定影辊内的加热器为一个的情况。在待机模式中,通过控制加热器的ON/OFF,将定影辊的表面温度保持在定影设定温度上。在该状态下,一旦开始打印处理,通过部分的表面温度因用纸获取热量而开始降低,下降到定影下限温度附近。当表面温度降低到定影设定温度以下时,由于接通加热器,所以,出现了定影辊内的热传播的时间损耗,但是,表面温度开始上升,恢复到定影设定温度后,保持在定影设定温度上。之后,当打印结束时,利用待机模式时的定影辊的温度控制,保持定影设定温度。另一方面,非通过部分的表面温度,由于打印处理开始并定影辊而稍微降低,但是,不会被用纸夺取热量。此外,通过接通加热器,温度急剧上升后,逐渐上升,以定影上限温度为上限,并保持在其附近。之后,打印结束时,由于切断加热器而温度开始下降,利用待机模式时的温度控制,保持定影设定温度。从图9中可以看出,在连续打印处理中,处理最初与处理结束时,通过部分与非通过部分之间的温度差不同。因此,基于配置在最大用纸通过区域外的端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进行辅助加热器的ON/OFF控制时,在使用大尺寸纸的打印中,在辅助加热器必须变成ON的状态下,也会发生不能变为ON的事情。这种情况基于图10(a)~图10(d)进行说明。图10(a)~图10(d)示出了打印开始前、使用大尺寸纸连续打印的情况下的打印刚开始之后、打印继续中及打印结束时的、定影辊的轴向位置和表面温度的关系。如图10(a)所示,打印之前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在定影辊的轴向整个区域中,恒定地保持在定影设定温度上。在这种状态下开始打印,当大尺寸纸通过时,由于用纸通过部分的温度低于定影设定温度,因而,中央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低于控制温度,使主加热器变为ON。另一方面,端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本身也因温度下降的用纸通过部分夺取热量而降低温度,结果是辅助加热器也变为ON。刚开始打印之后,如图10(b)所示,由于主加热器与辅助加热器同时变为ON,所以,用纸通过区域的表面温度在定影辊的轴向上为一定。此外,比定影设定温度稍微低的原因是,由于定影辊内部的热传播损失等引起的。定影辊端部侧的用纸不通过的部分(以下称作非用纸通过部分),通过辅助加热器的ON被加热,其表面温度上升到定影设定温度以上。由于端部温度传感器配置在该部分,所以,与用纸通过部分的温度差变大。此外,用纸不通过部分的表面温度,由于辅助加热器持续为ON而越发上升,因而,随着打印的继续,上述温度差越来越大。用纸通过部分的表面温度与非用纸通过部分的表面温度之差变大时,端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不会低于控制温度,如图10(c)所示,用纸通过部分的温度实际上尽管没有达到定影设定温度,但辅助加热器也不会变成ON,导致只有主加热器变为ON的事情发生。而且,即使只有主加热器为ON,用纸通过区域外的温度也会继续上升。这是由于主加热器供给了不需要的热引起的。即,与主加热器无关,辅助加热器也同样,但是,在加热器变更部分发热区域的情况下,即使是在不需要发热的部分,也稍微有些发热。图11示出了主加热器及辅助加热器的定影辊轴向位置和热供给率的关系。当主加热器持续为ON时,由于该主加热器的不需要的热供给,这时,有可能对定影辊的端部侧供给不需要的热,而且只有向空气中散热或通过热传导使热向定影辊内部移动的放热方法,所以,端部温度传感器配置部分的表面温度即使是逐渐上升,也会进一步上升。其结果是,如图10(d)所示,在打印结束时,虽然在定影辊的中央部保持着定影设定温度,但是,其端部侧会出现低于定影设定温度的情况。这种定影辊的表面温度的不稳定,相对通过温度高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使记录材料通过可旋转的定影部件与压接在该定影部件上的加压部件之间,对该记录材料上所形成的墨粉图像进行定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定影部件内部的、彼此加热区域不同的多个热源;对应于所述各热源配置在定影部件表面侧的、检测定影部件表面温度的多个温度检测部件;以及基于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控制向所述各热源的电力供给、将所述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保持在预定的定影设定温度上的定影控制部,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中的、配置在定影部件端部的端部温度检测部件,配置在定影部件的可使用的最大尺寸记录材料的通过区域外,所述定影控制部在连续打印处理中,使控制温度发生变化,该控制温度是用于基于所述端部温度检测部件的检测温度,来控制向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端部的所述热源的电力供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御喜田俊也井出敦青木浩司高井康博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