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34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保持调色剂图像的多个图像保持件、带单元、装置侧部分以及风扇单元。所述带单元包括布置成面对所述多个图像保持件的带件。所述装置侧部分布置在所述带单元沿所述多个图像保持件的转动轴的轴向方向的外侧。所述风扇单元布置在所述装置侧部分和所述带单元之间,并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向所述带单元的端部吹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照相的彩色成像装置的普及,除了要求彩色图像的打印质量之外,还产生了提高彩色输出速度的需求,并且已经提出了若干成像系统来满足这些需求。在这些成像系统中,公知一种称为串联系统的结构。在串联系统彩色成像装置中存在这样一种结构,即,其中黑色、青色、洋红色和黄色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这些各个颜色的感光鼓上,并且所述调色剂图像被顺序转印并叠加在由转印带传送的记录纸张上,从而在该记录纸张上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在这种结构的串联系统彩色成像装置中,多个感光鼓的温度上升,而且这些温度上升变为互相促进的,因此,特别是在通过缩短感光鼓之间的距离而制成为紧凑的装置中,装置内部的温度变得容易上升。而且,在连续进行双面打印时,该记录纸张的一面被打印,并且该记录纸张通过温度高的定影装置,然后该记录纸张在热的状态下再次通过成像部分,这导致装置内部温度上升。由于这样的情况,因此必须设计充分考虑了装置主体内温度上升的串联系统彩色成像装置。对感光鼓和显影部分的冷却特别重要。因此,已经提出了设置有这样一种冷却单元的结构,该冷却单元沿与感光鼓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吹出或吸入空气(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报(JP-A)No.2005-283733)。然而,如JP-A No.2005-283733的图3所示,其中所公开的装置被构造成这样,即,冷却风扇布置在装置的后部,并且通过布置在装置侧表面中的风道输送空气,从而将空气吹到感光鼓的端部上。感光鼓的电源单元和驱动机构(齿轮等)布置在装置的侧表面上。因此必须在装置的侧表面内避开电源单元和驱动机构来构造风道,这导致风道的结构变得复杂,从而使装置尺寸变大。此外,因为冷却风扇距感光鼓的距离也较长,冷却效率也不很好。已经作出本专利技术来解决该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不使装置的尺寸变得较大的情况下有效地冷却多个图像保持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为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多个图像保持件,所述多个图像保持件保持调色剂图像;带单元,该带单元包括布置成面对所述多个图像保持件的带件;装置侧部分,该装置侧部分布置在所述带单元沿所述多个图像保持件的转动轴的轴向方向的外侧;以及风扇单元,该风扇单元布置在所述装置侧部分和所述带单元之间,并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朝所述带单元的端部吹风。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所述风扇单元布置在所述带单元和所述装置侧部分之间,并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朝所述带单元的端部吹风,所述装置侧部分布置在所述带单元沿所述图像保持件的转动轴的轴向方向的外侧。接触所述带单元的端部的空气被调整,并在布置成面向所述带件的所述图像保持件的附近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流动,从而冷却所述图像保持件。应指出的是,因为所述风扇单元和待通风的位置(所述图像保持件的附近)彼此相距不远,所以冷却效果良好。可将所述带件构造成这样,即,所述带件绕着延伸的一个辊用作驱动辊,而驱动机构(齿轮等)仅布置在所述驱动辊的端部附近。因此,用于布置所述风扇单元的空间设置在所述带单元和所述装置侧部分之间。因此,即使在所述风扇单元布置在所述装置侧部分和所述带单元之间时,整个装置的尺寸也不会变大。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带件可包括传送带,该传送带传送其上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带单元可以与可转动地支承在包括所述装置侧部分的装置主体上的打开/关闭件联动,而且所述风扇单元可与所述带单元一体运动。因此,即使在所述带单元随着所述打开/关闭件的打开和关闭联动时,所述风扇单元和所述带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会改变。这样,在打开/关闭件关闭的状态下,对与所述带单元的端部接触的空气精确地进行调整。即,有效地冷却所述图像保持件。而且,所述装置侧部分可在与所述风扇单元对应的位置处具有通风孔,并且所述成像装置还可包括布置在所述风扇单元中的密封件,该密封件能够滑动接触所述装置侧部分并密封所述装置侧部分和所述风扇单元之间的空间,使得可通过所述通风孔通风。因此,即使在所述带单元随着所述打开/关闭件的打开和关闭而运动时,在所述打开/关闭件关闭的状态下,所述装置侧部分的外侧处的空气通过所述通风孔,接触所述带单元的端部,且被调整,并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在所述图像保持件的附近流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冷却所述图像保持件。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密封件在其与所述装置侧部分开始滑动接触的位置处可包括引导部分,该引导部分将与所述装置侧部分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表面引导至所述装置侧部分。根据这一结构,所述密封件在其与所述装置侧部分开始滑动接触的位置处包括引导部分,该引导部分将与所述装置侧部分滑动接触的所述滑动接触表面引导至所述装置侧部分。因此,防止了所述密封件例如脱离它开始与所述装置侧部分滑动接触的位置,并防止了其持续损坏。另外,在这一结构中,所述引导部分可包括一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从所述滑动接触表面沿滑动接触方向延伸并向着所述风扇单元倾斜。根据这一结构,所述密封件的所述引导部分的所述倾斜表面首先与所述装置侧部分进行表面接触,然后所述密封件和所述装置侧部分彼此滑动接触。这样,防止了所述密封件例如脱离它开始与所述装置侧部分滑动接触的位置,并防止了其持续损坏。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可将其中沿所述带件布置有用于双面打印的传送路径的双面打印单元布置在所述带单元中,从而所述双面打印单元可自由安装和卸下,并且所述风扇单元可与所述双面打印单元一体安装和卸下。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已经打印后,所述记录介质的温度变得较高。因此,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上时,所述记录介质使所述图像保持件的温度大大上升。因此,通过将所述风扇单元构造成与所述双面打印单元一体地安装和卸下,并且仅在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双面打印功能而对温度上升条件要求较严时,才布置所述风扇单元,从而控制所述装置主体的成本。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装置侧部分可定位成沿着所述图像保持件的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比所述端部还靠外侧。根据这一结构,可加宽所述风扇单元和所述带单元之间的距离。因此,可容易地进行调整以将空气引导到所述图像保持件。充分确保了用于在所述装置侧部分和所述带单元之间布置所述风扇单元的空间。当在所述带单元布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打开/关闭件内的情况下打开和关闭所述打开/关闭件时,所述装置侧部分定位成比所述图像保持件的端部还靠外侧,从而很容易地例如进行多种工作(更换图像保持件等)。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布置有所述装置侧部分的构件为与支承所述图像保持件的支承部分分开的构件。根据这一结构,所述图像保持件支承在装置外壳上,而且所述装置外壳的外侧上的外盖可设置有所述装置侧部分。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端部的另一侧处的开口部分的开口区域可以比在所述端部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的布置有所述扇单元的一侧处的开口部分的开口区域窄。根据这一结构,空气从所述带单元的所述端部的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的布置有所述扇单元的一侧处的开口部分流动到在所述端部的另一侧处的开口部分。这样,也冷却了所述带单元的内部。然而,因为使所述端部另一侧处的开口部分的开口区域比所述端部的所述一侧的开口区域窄,所以充分地确保了与所述带单元的所述端部接触并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在所述图像保持件的附近流动的空气的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多个图像保持件,所述多个图像保持件保持调色剂图像; 带单元,该带单元包括布置成面对所述多个图像保持件的带件;装置侧部分,该装置侧部分布置在所述带单元沿所述多个图像保持件的转动轴的轴向方向 的外侧;以及风扇单元,该风扇单元布置在所述装置侧部分和所述带单元之间,并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方向向所述带单元的端部吹风。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又邦正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