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31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路板技术领域的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包括固定机架、定位托盘、载板模具、转向机构和丝杆线性模组,固定机架内设第一伺服电机和控制单元,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旋转连接板,丝杆线性模组在定位托盘的底部,转向机构连接在丝杆线性模组的输出端,转向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设有转向连接板,定位托盘顶部设有开口槽,载板模具固定在转向连接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电路板的加工效率,同时结合丝杆线性模组和转向机构的联合驱动,可实行载板模具的平移和上升旋转,提升了电路板的加工质量,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适合推广。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
,具体是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电路板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遂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在集成电路板加工之前需要对电路板进行加工,目前的集成电路板加工作业时需使用固定模具进行定位作业,现有的固定模具加工周转效率低下,固定在其内部的电路板角度不可调节,使电路板加工作业易产生死角,生产质量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包括固定机架、定位托盘、载板模具、转向机构和丝杆线性模组,所述固定机架内固定设有第一伺服电机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旋转连接板,两个所述定位托盘呈镜像对称固定设置在旋转连接板顶部,所述丝杆线性模组固定在定位托盘的底部,所述转向机构连接在丝杆线性模组的输出端,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气缸连接座固定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向连接板,所述定位托盘顶部设有与转向连接板外轮廓相匹配的开口槽,所述载板模具固定在转向连接板的顶部。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单元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板,所述控制单元的通过导线与电路板加工设备的PLC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丝杆线性模组、第二伺服电机以及升降气缸的控制电磁阀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当所述升降气缸呈收缩状态时,所述载板模具的下端面与定位托盘的顶面相重合,所述载板模具顶部等距均分设有若干与电路板外轮廓相匹配的定位凹槽,所述电路板通过定位柱限位固定在所述定位凹槽内。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架通过螺丝固定在电路板加工设备的操作平台底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电路板加工设备的操作平台间设置有轴承座。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线性模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设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丝杆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螺母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连接板与螺母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线性模组还包括用于检测螺母座位移距离的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及位移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设有限位连接块,
所述限位连接块与升降气缸相对的一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导杆,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上设有与限位导杆相匹配的滑套,所述限位连接块通过螺丝与转向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托盘为半圆形托盘结构,所述定位托盘的底部两侧固定设有用于平衡离心力的平衡配重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中,通过两块对称设置的旋转连接板上的定位托盘,以及由丝杆线性模组和转向机构连接在定位托盘底部的载板模具,在运行过程中,可使一侧的定位托盘为加工区域,另一侧的定位托盘为上/卸料区域,进而实现往复循环作业,提升了电路板的加工效率,同时结合丝杆线性模组和转向机构的联合驱动,可实行载板模具的平移和上升旋转,在实际使用中可配合电路板加工设备实现电气元件的多角度加工作业,焊接等加工作业死角小,能有效提升了电路板的加工质量,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提出的定位托盘和旋转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提出的定位托盘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提出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提出的丝杆线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固定机架1、第一伺服电机2、轴承座21、旋转连接板22、定位托盘3、开口槽31、平衡配重块32、载板模具4、电路板5、转向机构6、转向连接板61、第二伺服电机62、气缸连接座63、升降气缸64、限位导杆65、限位连接块67、丝杆线性模组7、螺母座71、位移传感器72、丝杆73、第三伺服电机74、连接板8、控制单元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包括固定机架1、定位托盘3、载板模具4、转向机构6和丝杆线性模组7,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架1内固定设有第一伺服电机2和控制单元9,第一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旋转连接板22,两个定位托盘3呈镜像对称固定设置在旋转连接板22顶部,丝杆线性模组7固定在定位托盘3的底部,转向机构6连接在丝杆线性模组7的输出端,转向机构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2,第二伺服电机62的输出端通过气缸连接座63固定设有升降气缸64,升降气缸64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向连接板61,定位托盘3顶部设有与转向连接板61外轮廓相匹配的开口槽31,载板模具4固定在转向连接板61的顶部。
[0023]其中,控制单元9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板,控制单元9的通过导线与电路板加工设备的PLC控制箱电性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丝杆线性模组7、第二伺服电机62以及升降
气缸64的控制电磁阀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9电性连接,便于电路板加工设备的PLC控制箱联立或直接控制控制单元9,使电路板加工设备与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的各电气单元动作协同;当升降气缸64呈收缩状态时,载板模具4的下端面与定位托盘3的顶面相重合,利用升降气缸64收缩的压力使载板模具4与定位托盘3的顶面贴合,使载板模具4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移位或晃动,提升了加工精度,载板模具4顶部等距均分设有若干与电路板5外轮廓相匹配的定位凹槽,电路板5通过定位柱限位固定在定位凹槽内;固定机架1通过螺丝固定在电路板加工设备的操作平台底部,第一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与电路板加工设备的操作平台间设置有轴承座21,利用轴承座21的添加使第一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动力输出更加稳定,不易晃动,减少了摩擦阻力,提升了设备间的锲合度。
[0024]丝杆线性模组7包括丝杆73,丝杆73的一端传动连接设有第三伺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包括固定机架(1)、定位托盘(3)、载板模具(4)、转向机构(6)和丝杆线性模组(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架(1)内固定设有第一伺服电机(2)和控制单元(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旋转连接板(22),两个所述定位托盘(3)呈镜像对称固定设置在旋转连接板(22)顶部,所述丝杆线性模组(7)固定在定位托盘(3)的底部,所述转向机构(6)连接在丝杆线性模组(7)的输出端,所述转向机构(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62)的输出端通过气缸连接座(63)固定设有升降气缸(64),所述升降气缸(64)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转向连接板(61),所述定位托盘(3)顶部设有与转向连接板(61)外轮廓相匹配的开口槽(31),所述载板模具(4)固定在转向连接板(6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9)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板,所述控制单元(9)通过导线与电路板加工设备的PLC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丝杆线性模组(7)、第二伺服电机(62)以及升降气缸(64)的控制电磁阀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9)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模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升降气缸(64)呈收缩状态时,所述载板模具(4)的下端面与定位托盘(3)的顶面相重合,所述载板模具(4)顶部等距均分设有若干与电路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耿凯昌李光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微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