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21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属于PCB板切割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划槽组件,划槽组件包括有工作台和呈拱形的龙门架,龙门架垂直安装在工作台的一端,工作台的底部固定支撑有多个支脚,顶部放置有PCB板,龙门架拱形结构内侧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靠近工作台的一端安装有尖端呈V型的划槽刀具,划槽刀具与PCB板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有折断组件,折断组件紧贴工作台安装有龙门架的一端设置,折断组件包括有成品箱,成品箱呈顶部开口的六面体结构,其底端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下承板,顶部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上承板。该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能够实现划槽、折断一体化快速进行,从而大大提升了分板效率。升了分板效率。升了分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PCB板切割处理
,具体为一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V槽分板是PCB板(印制电路板)较常用的外形加工辅助手段,是在PCB板需要分离的界面处划出“V”字形的槽,目的是使PCB板经过表面贴装后能够非常方便地通过设备或手工折断而得到独立单元。
[0003]现有技术中,对PCB板的划槽和折断往往需要借助两个设备分批进行,难以实现划槽、折断一体化快速进行,从而分板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该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能够实现划槽、折断一体化快速进行,从而大大提升了分板效率。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包括划槽组件,所述划槽组件包括有工作台和呈拱形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垂直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支撑有多个支脚,顶部放置有PCB板,所述龙门架拱形结构内侧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安装有尖端呈V型的划槽刀具,所述划槽刀具与所述PCB板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有折断组件,所述折断组件紧贴所述工作台安装有所述龙门架的一端设置,所述折断组件包括有成品箱,所述成品箱呈顶部开口的六面体结构,其底端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下承板,顶部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上承板,两块所述下承板、两块所述上承板以及所述成品箱整体呈工字型,两块所述上承板的上端面固定罩有一块呈拱形的盖板,两块所述下承板的上端面均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承板上,活动端垂直贯穿所述上承板并伸入至所述盖板拱形结构的内侧,并且所述第二气缸活动端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压迫条,所述盖板内侧的顶部设有第二压迫条,所述第二压迫条位于两根所述第一压迫条之间;所述划槽组件的上端面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和两条相互平行的滑轨,所述PCB板通过两条所述滑轨定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气缸活动端的端部安装有电动夹具,所述电动夹具夹持在所述PCB板的侧边位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呈横截面为L型的长条状结构,两条所述滑轨前后纵向排布且对称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安装位置及其内侧的尺寸大小均与所述PCB板相对应。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用于放置所述PCB板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压迫条紧贴所述上承板时的顶端齐平。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迫条和所述第二压迫条均为三棱柱状结构,且二者均为前后纵向排布,并且二者的外表面均涂有防静电涂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迫条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二压迫条可安装在
所述盖板内侧顶部的不同位置。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该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通过设置划槽组件和折断组件,通过划槽组件对PCB板进行划槽之后能够快速及时地将PCB板送入至折断组件内,通过折断组件将PCB板进行折断,产生的成品将自动落入成品箱内,整个划槽与折断过程无缝衔接,实现了划槽、折断一体化快速进行,从而大大提升了对PCB板的分板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划槽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折断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折断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0017]图中:1、工作台;101、支脚;102、滑轨;2、PCB板;3、第一气缸;301、电动夹具;4、龙门架;401、滑动座;402、划槽刀具;5、成品箱;501、下承板;502、上承板;503、盖板;504、第二气缸;505、第一压迫条;506、第二压迫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包括划槽组件,划槽组件包括有工作台1和呈拱形的龙门架4,龙门架4垂直安装在工作台1的一端,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支撑有多个支脚101,顶部放置有PCB板2,龙门架4拱形结构内侧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动座401,滑动座401靠近工作台1的一端安装有尖端呈V型的划槽刀具402,划槽刀具402与PCB板2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有折断组件,折断组件紧贴工作台1安装有龙门架4的一端设置,折断组件包括有成品箱5,成品箱5呈顶部开口的六面体结构,其侧壁还设有出料门(图中未示出)用于成品的出料,其底端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下承板501,顶部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上承板502,两块下承板501、两块上承板502以及成品箱5整体呈工字型,两块上承板502的上端面固定罩有一块呈拱形的盖板503,盖板503的安装位置及其内侧的尺寸大小均与PCB板2相对应,确保PCB板2能够流畅地伸入盖板503内侧,两块下承板501的上端面均设有第二气缸504,第二气缸504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下承板501上,活动端垂直贯穿上承板502并伸入至盖板503拱形结构的内侧,并且第二气缸504活动端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压迫条505,盖板503内侧的顶部设有第二压迫条506,第二压迫条506可拆卸安装在盖板503上,第二压迫条506可安装在盖板503内侧顶部的不同位置,实现第二压迫条506可根据PCB板2上的开槽位置进行自身位置的调节,确保第二压迫条506能够始终与PCB板2上的开槽位置相对应,第二压迫条506位于两根第一压迫条505之间,第一压迫条505和第二压迫条506均为三棱柱状结构,该结构具有尖端,能够以最小的接触面积去压迫PCB板2,且二者均为前后纵向排布,这样的排布能够更好地与PCB板2上的开槽走向相对应,并且也便于安装;划槽组件的上端面
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3和两条相互平行的滑轨102,滑轨102呈横截面为L型的长条状结构,两条滑轨102前后纵向排布且对称设置,这样的结构能够限制PCB板2的滑动方向,PCB板2放置在这样的两条滑轨102上之后,无法左右滑动,更加难以从滑轨102上滑脱,PCB板2通过两条滑轨102定向滑动设置在工作台1上,滑轨102用于放置PCB板2的平面与第一压迫条505紧贴上承板502时的顶端齐平,确保当第二气缸4不运行时,PCB板2能够顺利流畅地从滑轨102运动至两条第一压迫条505上,第一气缸3活动端的端部安装有电动夹具301,电动夹具301夹持在PCB板2的侧边位置(由于气缸、电动夹具以及龙门架都属于十分常见的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上述三者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002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在工作时,首先,将PCB板2放置在两条滑轨102上,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V槽分板装置,包括划槽组件,所述划槽组件包括有工作台(1)和呈拱形的龙门架(4),所述龙门架(4)垂直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支撑有多个支脚(101),顶部放置有PCB板(2),所述龙门架(4)拱形结构内侧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动座(401),所述滑动座(401)靠近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安装有尖端呈V型的划槽刀具(402),所述划槽刀具(402)与所述PCB板(2)的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折断组件,所述折断组件紧贴所述工作台(1)安装有所述龙门架(4)的一端设置,所述折断组件包括有成品箱(5),所述成品箱(5)呈顶部开口的六面体结构,其底端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下承板(501),顶部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上承板(502),两块所述下承板(501)、两块所述上承板(502)以及所述成品箱(5)整体呈工字型,两块所述上承板(502)的上端面固定罩有一块呈拱形的盖板(503),两块所述下承板(501)的上端面均设有第二气缸(504),所述第二气缸(504)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承板(501)上,活动端垂直贯穿所述上承板(502)并伸入至所述盖板(503)拱形结构的内侧,并且所述第二气缸(504)活动端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压迫条(505),所述盖板(503)内侧的顶部设有第二压迫条(506),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小军张孝斌肖文彬饶璇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满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