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RB斜向精确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72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5
一种BRB斜向精确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背板、液压支撑杆、万向轮和精调旋钮;支撑底板下面设置有驱动该支撑装置的万向轮,万向轮置于底板或基础上;支撑背板设置在支撑底板的上方;液压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撑底板上,液压支撑杆另一端即伸出端顶在支撑背板上,液压支撑杆连接有控制按钮;BRB支撑装置紧贴在支撑背板上远离支撑底板的一侧,通过液压支撑杆驱动支撑背板向着靠近或远离支撑底板方向转动,进而带动紧贴在支撑背板上的BRB支撑装置向着靠近或远离支撑底板的方向转动,同时,通过支撑背板上部的精调旋钮可以将BRB支撑精确调至设计位置。采用该支撑装置能够高效精确固定安装BRB装置。够高效精确固定安装BRB装置。够高效精确固定安装BRB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RB斜向精确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构件抗震施工
,特别涉及钢结构建筑BRB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BRB斜向精确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地震对我国建筑的影响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较为关注的方向。特别是我国经历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人们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在其使用阶段遭遇罕遇地震时,建筑不倒塌或不发生危害的严重变形。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兴建了大量的精密设备用房,由于设备精密、灵敏,对结构抗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屈曲约束(BRB)支撑作为支撑或阻尼器使用在建筑结构中其市场需求量巨大。BRB的安装尤为重要,安装精度、安装牢固程度会对抗震效果有很大影响。
[0003]但是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BRB装置的安装均是通过用手动葫芦连接上部钢结构梁和BRB装置的一端,吊装时BRB装置的重心不稳容易偏,且BRB装置还会产生轻微的晃动,导致BRB装置两端与支撑位置不能快速地对准,必须再通过人工拖拽进行施工,精度不高,BRB装置与支撑位置的接触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而且在焊接的时候BRB装置不稳定,导致两者焊接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且可能会对BRB装置本身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BRB斜向精确支撑装置,采用该精确支撑装置能够高效精确固定安装BRB支撑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r/>[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BRB斜向精确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背板、液压支撑杆和万向轮;支撑底板下面设置有驱动该支撑装置的万向轮,万向轮置于底板或基础上;支撑背板设置在支撑底板的上方;液压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撑底板上,液压支撑杆另一端即伸出端铰接在支撑背板上,液压支撑杆连接有控制按钮;BRB支撑装置紧贴在支撑背板上远离支撑底板的一侧,通过液压支撑杆驱动支撑背板向着靠近或远离支撑底板方向转动,进而带动紧贴在支撑背板上的BRB支撑装置向着靠近或远离支撑底板的方向转动。
[0007]所述的支撑背板上部设置有精调旋钮。
[0008]所述的精调旋钮采用钢筋制成,其由支撑钢筋和旋转钢筋组成,二者垂直设置,支撑钢筋尾部制作成螺纹,头部转孔,旋转钢筋穿过支撑钢筋头部孔洞。
[0009]所述的万向轮均匀对称设置有4个。
[0010]所述的支撑背板采用钢板切割而成,其宽度略大于BRB支撑装置的宽度,支撑背板的下端部及支撑背板两侧向上设置有边沿,形成槽状,边沿高度小于BRB支撑装置的厚度;支撑背板上部设置有与精调旋钮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BRB支撑装置安装时不需要采用吊装设备,如采用手动葫芦等,不需要将BRB支撑装置吊装到待安装BRB支撑装置的施工位置,而是在待安装的施工位置外,先将BRB支撑装置竖向平躺放置于该支撑装置的支撑背板上,然后通过启动液压支撑杆,使得支撑背板向着靠近或远离支撑底板的方向转动,液压支撑杆将BRB支撑装置顶至设计角度。待液压系统稳定后,再通过万向轮将该支撑装置及放置其上的BRB支撑装置横向平移至待安装的施工位置,再通过旋转精调旋钮进行BRB支撑装置安装角度的精确调整。因此,操作简单、施工安装成本降低。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液压支撑杆将BRB支撑装置斜向抬升,进行水平角度调节,能有效保证BRB支撑装置在抬升过程中不受影响,将BRB支撑装置更容易与支撑位置的支座对齐进行点焊固定。
[0014]3、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背板上设置有精调旋钮,通过精调旋钮可以将BRB装置调至设计位置,大大增加了BRB支撑装置安装的精准性。
[0015]4、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万向轮,可以进行各个方向的平移,同时通过液压支撑杆调节BRB支撑装置的斜度,移动方向不受限、安装空间受限降低,因而适用范围增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BRB支撑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座固定及支座与BRB支撑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精调旋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精调旋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附图标记:
[0023]1-支撑底板、2-支撑背板、3-液压支撑杆、4-万向轮、5-精调旋钮、6-BRB支撑装置、7-型钢混凝土柱、8-型钢混凝土梁、9-钢锚筋、10-底板或基础、11-埋板、12-上支座、13-上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专利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1-图6,在底板或基础10上设置型钢混凝土柱7,在对称的两根型钢混凝土柱7顶部横跨有型钢混凝土梁8,型钢混凝土梁8和底板或基础10分别与两侧的型钢混凝土柱7相连接构成框型结构,在所述框型结构的对角上设置有BRB支撑装置6,BRB支撑装置6上端与框型结构的上角的上支座12相连接,下端与框型结构对角上的下角的下支座13相连接,上支座12和下支座13用于安装BRB支撑装置6,使用时,将BRB支撑装置6两端分别与上支座12和下支座13对齐然后进行点焊固定。下支座13设置在型钢混凝土柱7与底板或基础10连接处,下支座13固定在埋板11上,埋板11下焊接有钢锚筋9,钢锚筋9锚固在紧靠型钢混凝土柱7的底板或基础10上,埋板11通过钢锚筋9固定在紧靠型钢混凝土柱7的底板或基础10
上;同样,在对角的另一型钢混凝土柱7、型钢混凝土梁8的连接处设置有上支座12,上支座12通过埋板11固定在紧靠型钢混凝土柱7的型钢混凝土梁8的下面。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BRB斜向精确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背板2、液压支撑杆3、万向轮4、精调旋钮5。支撑底板1下面设置有驱动该支撑装置的万向轮4,万向轮4置于底板或基础10上,万向轮4均匀对称设置有4个。支撑背板2设置在支撑底板1的上方,支撑背板2采用钢板切割而成,其宽度略大于BRB支撑装置6的宽度,支撑背板2的下端部及支撑背板2两侧向上设置有边沿,形成槽状,边沿高度小于BRB支撑装置6的厚度,设置边沿的目的是起到固定BRB支撑装置6的作用,防止BRB支撑装置6在支撑背板2上滑动或从支撑背板2上掉下来,起到安全安装的作用。液压支撑杆3的一端铰接在支撑底板1上,液压支撑杆3另一端(即伸出端)铰接在支撑背板2上,使用液压支撑杆3进行举升BRB支撑装置6时,液压支撑杆3另一端(即伸出端)顶在支撑背板2上,液压支撑杆3连接有控制按钮。BRB支撑装置6紧贴在支撑背板2上远离支撑底板1的一侧,通过液压支撑杆3驱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RB斜向精确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背板(2)、液压支撑杆(3)和万向轮(4);支撑底板(1)下面设置有驱动该支撑装置的万向轮(4),万向轮(4)置于底板或基础(10)上;支撑背板(2)设置在支撑底板(1)的上方;液压支撑杆(3)的一端铰接在支撑底板(1)上,液压支撑杆(3)另一端即伸出端铰接在支撑背板(2)上,液压支撑杆(3)连接有控制按钮;BRB支撑装置(6)紧贴在支撑背板(2)上远离支撑底板(1)的一侧,通过液压支撑杆(3)驱动支撑背板(2)向着靠近或远离支撑底板(1)方向转动,进而带动紧贴在支撑背板(2)上的BRB支撑装置(6)向着靠近或远离支撑底板(1)的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RB斜向精确支撑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再强赵刚陈德华王峻王敏刘金涛宋智雄李成伟陈一鸣李莺范祖光罗仲列王航余宏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