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转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51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转印部件、移动部件、检测器和控制部的带转印装置。转印部件从像载持体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移动部件沿规定方向往复移动自由,在沿规定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期间,使转印部件在与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压接的转印位置和与内周面分离的退避位置之间变位。检测器输出与移动部件的位置相应的检测信号。控制部根据移动部件沿规定方向进行1次往复移动的期间的检测信号的输出状态,对中间转印带的张力是否合适进行判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将像载 持体所载持的调色剂像1次转印到由弹性材料构成的中间转印带(以下称为中间转印带)上后,再将该调色剂像2次转印到用纸(包括OHP 片材(sheet)等纸以外的记录介质)上的带转印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中,有包括带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带转印装置包括将由弹性材 料构成的中间转印带沿环状的移动路径旋转自由地撑架、夹着中间转 印带与像载持体接触分离自由的转印部件。带转印装置在将像载持体 所载持的调色剂像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后,再将该调色剂像2次 转印到用纸上。中间转印带的长度根据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处理的最大 的用纸尺寸而决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频率高的用纸的尺寸的系列随着目的地 不同而不同,因此,中间转印带的长度也需要改变。为了与目的地不 同的多个机种对应,准备长度不同的多种中间转印带。由于图像形成 处理的反复进行,中间转印带会随时间而劣化,因此,当图像形成处 理次数达到规定数时需要更换。另外,当中间转印带的长度变化时,撑架在带转印装置上时的张 力会改变,当通过转印部件与像载持体接触时,接触范围(压印宽度 (nip width))也会改变,调色剂像的转印性能发生变化。因此,在黑 白用单元中,设置有用于作用与中间转印带的长度相应的张力的张力 部件。带转印装置也被用于载持相互不同的色调的调色剂像的多个像载 持体在一定方向上并列的串联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彩色 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彩色图像形成处理相比,黑白图像形成处理的执行频率也高。为了使多个像载持体的寿命相互相同、并且使黑白图像 形成处理的处理速度为高速,使黑色用的像载持体比其它的像载持体 直径大。根据黑白图像形成处理所要求的处理速度,针对彩色图像形 成装置的每个机种,准备直径不同的多种黑色用的像载持体。与此相对,在彩色图像形成处理中,强烈要求高图像质量的图像,分别载持3 原色的各色的调色剂像的彩色用像载持体的直径,在彩色图像形成装 置的多个机种中通用。当黑色用的像载持体的直径变化时,与其它的像载持体的配置间 隔就会不同。因此,作为以往的带转印装置,在日本特开2004-109267 号公报中公开有分别包括支撑其它多个彩色转印部件的彩色用单元、 和仅支撑对黑色调色剂像进行1次转印的黑色转印部件的黑白用单元 的结构。与黑色用的像载持体的直径的不同相应,准备有多种黑白用单元,适合于黑色用的像载持体的直径的黑白用单元与单一种类的彩 色用单元组合,安装在本体框架内。通过注射成形将弹性材料加工成无端状,在加热模具中使其伸长 至规定长度后进行冷却从而制造出中间转印带,由于制造工序中的加 热时和冷却时的热变形,长度容易产生误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组装 时或维修时,当选错中间转印带时,撑架在带转印装置中时的中间转 印带的张力会变得不适当,调色剂像的转印性能下降,从而产生图像 质量的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转印装置,该带转印装置能够准确 地判别中间转印带的张力是否合适,能够防止使用与适合于图像形成 装置的目的地的长度不同的长度的中间转印带,能够将中间转印带的 张力维持为一定从而维持良好的图像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带转印装置包括转印部件、移动部件、检测器和控制部。 转印部件从像载持体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移动部件沿规 定方向往复移动自由,在沿规定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期间,使转印部 件在与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压接的转印位置和与内周面分离的退避位 置之间变位。检测器输出与移动部件的位置相应的检测信号。控制部根据移动部件沿规定方向进行1次往复移动的期间的检测信号的输出 状态,对中间转印带的张力是否合适进行判定。在与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压接的转印位置和与内周面分离的退避 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转印部件,在变位时受到由中间转印带的张力产 生的弹性力的影响。由弹性材料构成的中间转印带与长度相应而产生 不同的张力。当中间转印带的长度改变时,使转印部件变位的移动部 件的移动速度会变化,从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也会变化。控制部根 据移动部件沿规定方向进行1次往复移动的期间的检测信号的输出状 态,对中间转印带的张力是否合适进行判定。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转印装置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处理的待机时的带转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 构和动作的图。图3是表示黑白图像形成处理时和彩色图像形成处理时的带转印 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和动作的图。图4是带转印装置的控制部的框图。 图5是表示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 (A) (C)是表示带转印装置的检测器的检测状态和检测 信号的输出状态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关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对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 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带转印装置的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图像读取部200、 图像记录部300、供纸部400和控制部500。图像读取部200包括原稿台201、第一反射镜基座202、第二反射 镜基座203、透镜204和固体摄像元件(例如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电荷耦合器件))205。原稿台201由硬质玻璃板构成,在其上面上载置原稿。第一反射镜基座202搭载有光源和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基座203搭载有第 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第一反射镜基座202和第二反射镜基座203在原稿台201的下方 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自由。第二反射镜基座203以第一反射镜基座202 的1/2的移动速度进行移动。光源的光向载置在第一原稿台202上的原 稿的图像面照射。在第一反射镜基座202和第二反射镜基座203移动 的期间,原稿的图像面的整个面的反射光,保持光路长一定,经由第 一 第三反射镜和透镜204向CCD205入射。CCD205输出与原稿的图像面的反射光的光量相应的电信号。该电 信号作为图像数据被输入到图像记录单元300中。供纸部400包括供纸盒401 404。在各供纸盒401 404中,收纳 有单一尺寸的多张用纸。供纸部400从供纸盒401 404的任一个中选 择性地供给与图像尺寸和倍率相应的尺寸的用纸。被供给的用纸经由 用纸输送路径405在驱动辊3与转印辊25相对的位置被输送到中间转 印带2与转印带24之间。图像记录部300包括图像形成站(image forming station)30! 304、 调色剂盒305A 305E、曝光装置306、定影装置307和带转印装置10。图像形成站301包括感光鼓311A,用于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像。图 像形成站302 304分别包括感光鼓311B 311D,分别用于形成作为 减色混法的三原色的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各色调的调色剂像。感光 鼓311A 311D为本专利技术的像载持体。为了黑白图像形成处理的高速化和寿命的均匀化,在黑白图像形 成处理时和彩色图像形成处理时均使用的感光鼓311A,比仅在彩色图 像形成处理时使用的感光鼓311B 311D直径大。调色剂盒305A、 305B收纳有供给图像形成站301的黑色的调色 剂。调色剂盒305C 305E分别收纳有供给图像形成站302 304的青 色、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转印装置,利用由本体框架轴支撑的多个辊撑架由弹性材料构成的中间转印带,在将像载持体所载持的调色剂像1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后,再将该调色剂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2次转印到用纸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印部件,从所述像载持体将调色剂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移动部件,沿规定方向往复移动自由地被保持,在沿所述规定方向往复移动的期间,使所述转印部件在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压接的转印位置和与所述内周面分离的退避位置之间变位;检测器,输出与所述规定方向的所述移动部件的位置相应的检测信号;和控制部,根据所述移动部件沿所述规定方向进行1次往复移动的期间的所述检测信号的输出状态,对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张力是否合适进行判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木启史牧浦尚山内孝一吉田隆彦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