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00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5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一侧滑动连接有检测环,检测环能够沿无人机本体的轴线方向滑动,检测环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接闪杆表面平整度的结构检测组件;检测环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接闪杆导电性的电极检测组件。本申请具有在提高接闪杆检测便捷性的同时保障接闪杆的全方位检测的效果。闪杆的全方位检测的效果。闪杆的全方位检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避雷装置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接闪杆,就是避雷针,这是新防雷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提出的概念,意思更直接,对防雷的理解更明确形象,直接接受雷击的杆状金属材料。因为需要将接闪杆置于高点方便进行接闪使用,因此,大多数接闪杆位于建筑最顶部。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现有接闪杆很多时候因为位置过高,导致检测时候操作人员需要登上接闪杆所在高度,提高了接闪杆检测的难度和危险系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在提高接闪杆检测便捷性的同时保障接闪杆的全方位检测,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一侧滑动连接有检测环,检测环能够沿无人机本体的轴线方向滑动,检测环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接闪杆表面平整度的结构检测组件;检测环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接闪杆导电性的电极检测组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接闪杆进行检测的时候,驱动无人机本体靠近接闪杆并将接闪杆套在检测环中,便可分别利用结构检测组件检测接闪杆是否存在结构缺损,利用电极检测组件检测接闪杆是否出现老化或其他导致电阻过大的损伤。
[0007]优选的,支架对应无人机本体侧壁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沿无人机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柱,检测环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支撑柱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检测环的中轴线与支撑柱的轴线平行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柱,能够让检测环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在将接闪杆套入检测环的时候,除了控制无人机移动带动检测环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检测环沿支撑柱滑动来调整检测环位置,从而提高检测环的移动便捷性,提高检测效率。
[0009]优选的,检测环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容纳槽中均滑动连接有检测块,结构检测组件包括球铰接于检测块远离检测环侧壁上的检测球以及固定连接于检测环靠近容纳槽位置处的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沿检测块的滑动方向设置且距离传感器的探头冲向检测块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结构缺损检测的时候,沿接闪杆滑动检测环,检测
球会抵住接闪杆并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如果出现距离传感器数据突变的情况,则说明该对应位置出现了外表缺损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检测出接闪杆结构上的问题。
[0011]优选的,检测球由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有磁性的检测球,在将接闪杆套入检测环是,因为接闪杆内部具有铁磁性,能够让检测球自然贴在接闪杆上,从而保障结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3]优选的,检测环对应安装槽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支撑柱侧壁上开设有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燕尾槽,燕尾块滑动连接于燕尾槽中,支撑柱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检测环对应安装槽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检测环靠近齿轮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控制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移动检测环的时候,启动驱动电机便可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
[0015]优选的,电极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柱侧壁上的电源模块,支撑柱对应电源模块两侧的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均能够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滑动,支撑块远离支撑柱的面上转动连接有探针,探针、支撑块、支撑柱均由导电材料制成,支撑块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支撑块与电源模块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支撑块到电源模块电路上电流大小的电流检测模块。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接闪杆套入检测环之后,通过将探针固定在接闪杆不同位置,并启动电源模块进行供电,能够对两探针之间的接闪杆段落进行电阻检测,从而判断电阻值是否超标,接闪杆是否还能够正常进行工作。
[0017]优选的,支撑柱侧壁上开设有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滑槽呈燕尾状设置,支撑块均滑动连接于滑槽中且支撑块靠近滑槽的位置处均呈燕尾块状设置,支撑块靠近滑槽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支撑柱由具有铁磁性的材料制成。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固定支撑块位置以确认探针位置的时候,启动电磁铁能够将探针吸附在支撑柱的对应位置上,并且在检测结束后能够方便的将支撑块松开让支撑块能够自由滑动。
[0019]优选的,还包括:用于进行信息输入的输入模块;用于进行信息传输的无线传输模块;用于进行信息输出的输出模块;用于进行信息存储的存储模块;用于响应结构检测组件发出的结构检测结果,生成结构检测结果的结构检测模块;用于响应电极检测组件发出的电流信息,生成接闪杆对应电阻信息的电极检测模块;用于响应结构检测结果和电阻信息,生成最终信息的结果生成模块。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结构检测模块和电极检测模块分别检测出接闪杆的结构是否有缺损,是否电阻过大两方面的情况,从而汇总得到接闪杆存在的问题并对接闪杆的状态进行判断,完成对接闪杆的基础检测工作。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
用于响应结构检测组件发出的结构检测结果,生成结构检测结果的结构检测步骤;用于响应电极检测组件发出的电流信息,生成接闪杆对应电阻信息的电极检测步骤;用于响应结构检测结果和电阻信息,生成最终信息的结果生成步骤。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接闪杆进行检测的时候,驱动无人机本体靠近接闪杆并将接闪杆套在检测环中,便可分别利用结构检测组件检测接闪杆是否存在结构缺损,利用电极检测组件检测接闪杆是否出现老化或其他导致电阻过大的损伤。
[0023]优选的,结构检测步骤执行如下操作:对每个距离传感器进行编号;对应每个距离传感器生成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距离值为纵坐标的二维图;持续调用所有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距离信息,在对应二维图中用绘制距离曲线;响应外界输入的距离阈值,判断相邻两个距离信息之间的距离差是否大于距离阈值,如判断结果为是,输出警示信息,如判断结果为否,不执行操作;周期性输出所有二维图;调用位置相对的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距离信息,调用外界输入的初始距离信息,通过数学方式运算得到用于显示接闪杆直径的直径数值;当无人机本体在竖直方向上飞行时,调用无人机本体的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长,运算得到用于指示接闪杆高度的高度信息。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能够在无人机本体将检测环套在接闪杆上的时候将接闪杆的直径和高度进行初步检测,得到接闪杆的基础数据,通过基础数据能够用现有的计算方式运算得到接闪杆的辐射范围,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一侧滑动连接有检测环(3),检测环(3)能够沿无人机本体(1)的轴线方向滑动,检测环(3)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接闪杆表面平整度的结构检测组件;检测环(3)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接闪杆导电性的电极检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架(2)对应无人机本体(1)侧壁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沿无人机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柱(4),检测环(3)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1),支撑柱(4)与安装槽(31)滑动连接,且检测环(3)的中轴线与支撑柱(4)的轴线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检测环(3)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351),容纳槽(351)中均滑动连接有检测块(352),结构检测组件包括球铰接于检测块(352)远离检测环(3)侧壁上的检测球(353)以及固定连接于检测环(3)靠近容纳槽(351)位置处的距离传感器(354),距离传感器(354)沿检测块(352)的滑动方向设置且距离传感器(354)的探头冲向检测块(352)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检测球(353)由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检测环(3)对应安装槽(3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燕尾块(32),支撑柱(4)侧壁上开设有沿支撑柱(4)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燕尾槽(41),燕尾块(32)滑动连接于燕尾槽(41)中,支撑柱(4)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沿支撑柱(4)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42),检测环(3)对应安装槽(31)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齿轮(33),齿轮(33)与齿条(42)啮合,检测环(3)靠近齿轮(33)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控制齿轮(33)转动的驱动电机(3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避雷装置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极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柱(4)侧壁上的电源模块(431),支撑柱(4)对应电源模块(431)两侧的位置处均滑动连接有支撑块(433),支撑块(433)均能够沿支撑柱(4)的长度方向滑动,支撑块(433)远离支撑柱(4)的面上转动连接有探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水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今电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