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186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制炭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有预处理箱、制棒器和炭化室,所述预处理箱内设置有搅拌室和烘干室,所述搅拌室内包括有外盖、搅拌棒、风机和观察盒,所述搅拌室的底部设置有观察盒和搅拌棒,所述烘干室通过所述分离板与所述搅拌室连通,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加热器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烘干室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风机的底部,所述制棒器将所述烘干室内的原料进行加工成炭棒后输送至所述炭化室内,所述炭化室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远离所述炭化室的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接,其中,所述冷却通道的外壁上环绕着冷凝管,所述冷却通道上设置有回收瓶。置有回收瓶。置有回收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制炭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制薪棒可利用锯末、农作物秸秆、树枝、稻壳、竹屑、花生壳、葵花籽壳、糠醛渣、棉花杆、芝麻杆、玉米杆、玉米芯以及各类灌木杂残枝等原料粉碎后通过机械压、加热的方法压缩成高密度、高热值的成型燃料。不需加任何的粘合剂及化学物品,原料的密度-般为130KG/m3左右,挤压成型后机制薪棒的密度1100-1400KG/m3,体积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其燃烧性能大为改善,可替代薪棒和煤作为生产、生活用并且提高热效率30%-40%,经脱烟炭化后,呈银黑色的空心四角或六角柱棒,断面有光泽。
[0003]机制木炭在生产过程中有气体和液体产生,产生的气体主要有CO、CO2、甲烷、乙烯、烟尘以及挥发性有机气体等;液体主要有水、少量木醋酸、醋酸、甲醇、木焦油,这部分液体也主要是以蒸汽的形式产生。产生的气体无法冷凝收集,排放到空气中有毒害作用,这部分气体可以燃烧生成CO2和水等气体,将其危害降至最低。烟尘质量较轻,极易附着在植被之上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水蒸气、木醋酸、醋酸、木焦油、甲醇等是可以冷凝收集的,因此把它们归为产生的液体部分。木醋酸、醋酸、木焦油溶于水后具有强腐蚀性,难以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大,但冷凝后可作为小型炼油厂的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原料里沙石泥土杂质太多,为了避免最后的机制炭质量低劣,含有过多的杂质。
[0004]因此,需要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能够将原料中碎石等杂质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杂质的同时,实现烘干等预处理工作,便于后期的制炭棒和炭化工作,能够对炭化产生的废气进行回收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通过烘干前对破碎后的原料进行搅拌筛选,将重的铁器螺钉、碎石等杂质进行分离,并通过观察盒进行清除,当烘干后的原料,经过制炭器压制成型后,经过炭化室的高温加热,得到成品机制炭,并通过冷却通道对废气进行回收处理,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合推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有预处理箱、制棒器和炭化室,所述预处理箱内设置有搅拌室和烘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内包括有外盖、搅拌棒、风机和观察盒,所述搅拌室的底部设置有观察盒和搅拌棒,所述烘干室通过所述分离板与所述搅拌室连通,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加热器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烘干室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风机的底部,所述制棒器将所述烘干室内的原料进行加工成炭棒后输送至所述炭化室内,所述炭化室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远离所述炭化室的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接,其中,所述冷却通道的外壁上环绕着冷凝管,所述冷却通道上设置有回收瓶。
[0007]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通过预处理箱对原料进行初步的分离杂质和烘干,再对原料
进行挤压成型得到炭棒,最后通过将炭棒放入到炭化室室内,经过高温处理后得到成品机制炭,通过冷却通道对废气进行回收处理,节约能源,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合推广。
[0008]优选的,所述分离板上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有电机、齿轮组和旋转棒,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旋转棒连接,所述旋转棒上设置有隔板。
[0009]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通过所述搅拌棒自转,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杂质会均堆积在所述搅拌室的底部,启动分离装置上的旋转棒,隔板转动,使得位于搅拌室中部的原料进入烘干室内。
[0010]优选的,所述隔板之间的角度为90度。
[0011]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所述隔板在所述旋转棒的转动下进行转动,将原料不断的导入到烘干室内。
[0012]优选的,所述观察盒包括有堵头和盒身,所述盒身位于所述搅拌室底部的一端与所述搅拌室连通,所述盒身外的一端与所述堵头螺纹连接,所述盒身选用帕姆透明材料制成。
[0013]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通过打开堵头,将搅拌室底部的杂质进行清除。
[0014]优选的,所述堵头选用塑料堵头,所述堵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盒身位于所述搅拌室外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
[0015]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便于取放堵头,增加观察盒的气密性。
[0016]优选的,所述搅拌室的底部直径小于所述搅拌室的顶部直径。
[0017]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形成倒梯形,使得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更加便捷的进入到烘干室中。
[0018]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旋转棒的一端啮合。
[0019]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通过齿轮组转动带动所述旋转棒转动,连通所述烘干室和搅拌室之间的隔板通道。
[0020]优选的,所述旋转棒嵌在所述分离板内部,所述旋转棒的两端还设置有轴承,所述旋转棒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分离板的内壁连接。
[0021]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将旋转棒放置在分离板中,可以人为的启动和关闭搅拌室和烘干室之间的通道。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在搅拌室内通过风机和搅拌棒实现杂质和原料的分离,设置观察室及时的清理搅拌室底部的杂质;
[0024]2.炭化室内的余热可以传送至烘干室内,烘干室内的余热又可以传递部分给风机,在原料进入搅拌室时,进行初步的烘干,避免湿度大杂质与原料粘附。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旋转棒的结构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冷却通道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预处理箱;2、连接管;3、搅拌室;4、烘干室;5、外盖;6、搅拌棒;7、风机;8、观察盒;9、分离板;10、电机;11、旋转棒;12、隔板;13、堵头;14、冷却通道;15、制棒器;16、炭化室;17、冷凝管;18、燃烧室;19、回收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3,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有预处理箱1、制棒器15和炭化室16,所述预处理箱1内设置有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有预处理箱(1)、制棒器(15)和炭化室(16),所述预处理箱(1)内设置有搅拌室(3)和烘干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3)内包括有外盖(5)、搅拌棒(6)、风机(7)和观察盒(8),所述搅拌室(3)的底部设置有观察盒(8)和搅拌棒(6),所述烘干室(4)通过分离板(9)与所述搅拌室(3)连通,所述烘干室(4)内设置有加热器和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与所述烘干室(4)连通,所述连接管(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风机(7)的底部,所述制棒器(15)将所述烘干室(4)内的原料进行加工成炭棒后输送至所述炭化室(16)内,所述炭化室(16)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冷却通道(14),所述冷却通道(14)远离所述炭化室(16)的一端与燃烧室(18)连接,其中,所述冷却通道(14)的外壁上环绕着冷凝管(17),所述冷却通道(14)上设置有回收瓶(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炭燃烧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板(9)上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有电机(10)、齿轮组和旋转棒(11),所述电机(10)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旋转棒(11)连接,所述旋转棒(11)上设置有隔板(12)。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松
申请(专利权)人:筠连县枫林木炭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