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19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包括基座、混料箱和烘干箱,混料箱和烘干箱均设置在基座上,混料箱通过输料通道与烘干箱连通,烘干箱包括烘干箱本体、烘干内筒和支撑脚,烘干箱本体通过支撑脚设置在基座上,烘干内筒为网状结构,并可转动的设置在烘干箱本体内,烘干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烘干电机,烘干电机与烘干内筒相连,烘干内筒在烘干电机的驱动下以水平方向为轴线做旋转运动,烘干内筒内沿着轴线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呈圆周均布在烘干内筒上的若干固定块,固定块内设置有加热片。固定块内的加热片对烘干内筒进行加热,固定块使生物质燃料在烘干内筒内跳动,使生物质原料完全分散开,烘干的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燃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定义,生物质(biomass)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则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下,生物质作为一种既清洁又可再生的能源,成为未来能源的强有力后盾。我国生物质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各类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等)的资源量就相当于3.08亿吨的标准煤。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牛粪、秸秆、稻壳、锯末、木屑等生物质废弃物,用机械加压的方法,使原来松散、无定形的原料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密度较大的固体成型环保新能源,具有体积小、密度大、储运方便;燃烧稳定、周期长;燃烧效率高;灰渣及烟气中污染物含量小等优点,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农作废弃物焚烧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成型生物质燃料所用的原料混合过程中不均匀,烘干不均匀,影响了后续燃料生产的致密度,导致生物质成型燃料结构松散,较脆易断,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使生物质原料的混合更加均匀,烘干更加均匀,提高生物质燃料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包括基座、混料箱和烘干箱,所述混料箱和烘干箱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混料箱通过输料通道与所述烘干箱连通;所述混料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和胶粘剂进料斗,所述混料箱的顶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电机,所述混料箱顶端的中心可转动的穿设有搅拌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料箱内,所述搅拌轴的两侧均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混料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输料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混料箱内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一端的底部与所述出料口的底部铰接,所述混料箱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上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长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烘干箱包括烘干箱本体、烘干内筒和支撑脚,所述烘干箱本体通过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烘干内筒为网状结构,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烘干箱本体内,所述烘干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烘干电机,所述烘干电机与所述烘干内筒相连,所述的烘干内筒在烘干电机的驱动下以水平方向为轴线做旋转运动,所述烘干内筒内沿着轴线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若干固定块,若干所述固定块呈圆周均布在所述烘干内筒上,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加热片。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网状结构,所述混料箱的一侧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道与所述混料箱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a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烘干箱a的内部,所述烘干箱a的一侧设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烘干箱a顶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部固定连接有引风扇。进一步地,所述混料箱内水平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加热管与所述送风管道连通,所述加热管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加热孔。进一步地,所述混料箱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设置有排风扇a。进一步地,所述烘干内筒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烘干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本体上开设有排气口a。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将生物质原料和胶粘剂投入到混料箱中,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转动,使生物质原料与胶粘剂的混合更加充分均匀,防止在物料成型的过程中原料松散,提高了燃料的成型效果和致密度。2.混合均匀的生物质原料通过输料通道进行到烘干箱内,烘干电机带动烘干内筒转动,固定块内的加热片对烘干内筒进行加热,同时固定块使生物质燃料在烘干内筒内跳动,使生物质原料完全分散开,使烘干的更加均匀。3.混料箱上还设置有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对生物质燃料进行初步烘干,配合搅拌叶片,使烘干机构能大幅度的对生物质原料进行烘干,然后在通过烘干箱进行彻底烘干,大大的提高了生物质原料的烘干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中烘干内筒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中烘干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混料箱,3-烘干箱,4-输料通道,5-烘干机构,6-烘干箱a,7-加热丝,8-排风扇,9-引风扇,10-送风管道,11-加热管,12-加热孔,13-排气口,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排气口a,21-支架,22-电机,23-搅拌轴,24-搅拌叶片,25-进料漏斗,26-胶粘剂进料斗,27-出料口,28-底板,29-滑槽,30-电动推杆,31-烘干箱本体,32-烘干内筒,33-支撑脚,34-烘干电机,35-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包括基座1、混料箱2和烘干箱3,混料箱2和烘干箱3均设置在基座1上,混料箱2通过输料通道4与烘干箱3连通;混料箱2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25和胶粘剂进料斗26,混料箱2的顶端设置有支架21,支架21上固定有电机22,混料箱2顶端的中心可转动的穿设有搅拌轴23,电机22的输出轴与搅拌轴23连接,搅拌轴23的一端延伸至混料箱2内,搅拌轴23的两侧均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24,混料箱2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27,输料通道4的一端与出料口27连通,混料箱2内设置有底板28,底板28一端的底部与出料口27的底部铰接,混料箱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29,底板28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29内,滑槽29上固定有电动推杆30,电动推杆30的伸长端与底板28铰接;生物质原料和胶粘剂分别从进料漏斗25和胶粘剂料斗26进入到混料箱2内,胶粘剂为防止在物料成型的过程中原料松散,提高了燃料的成型效果和致密度。启动电机22,电机22带动搅拌轴23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轴23上的搅拌叶片24对混料箱2内的生物质原料进行搅拌,使生物质原料的混合更加充分,当混合充分后,启动电动推杆30,电动推杆30带动底板28的一端在滑槽29内滑动,使底板28绕着与出料口27的铰接处转动,从而使底板28倾斜,便于底板28上的生物质原料通过输料通道4进入到烘干箱3内。值得注意的是,搅拌轴23距离底板28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电动推杆30带动底板28抬升时,与搅拌轴23或搅拌叶片24发生碰撞,造成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混料箱(2)和烘干箱(3),所述混料箱(2)和烘干箱(3)均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混料箱(2)通过输料通道(4)与所述烘干箱(3)连通;/n所述混料箱(2)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25)和胶粘剂进料斗(26),所述混料箱(2)的顶端设置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上固定有电机(22),所述混料箱(2)顶端的中心可转动的穿设有搅拌轴(23),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23)连接,所述搅拌轴(2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料箱(2)内,所述搅拌轴(23)的两侧均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24),所述混料箱(2)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27),所述输料通道(4)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27)连通,所述混料箱(2)内设置有底板(28),所述底板(28)一端的底部与所述出料口(27)的底部铰接,所述混料箱(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29),所述底板(28)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29)内,所述滑槽(29)上固定有电动推杆(30),所述电动推杆(30)的伸长端与所述底板(28)铰接;/n所述烘干箱(3)包括烘干箱本体(31)、烘干内筒(32)和支撑脚(33),所述烘干箱本体(31)通过所述支撑脚(33)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烘干内筒(32)为网状结构,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烘干箱本体(31)内,所述烘干箱本体(31)的底部设置有烘干电机(34),所述烘干电机(34)与所述烘干内筒(32)相连,所述的烘干内筒(32)在烘干电机(34)的驱动下以水平方向为轴线做旋转运动,所述烘干内筒(32)内沿着轴线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若干固定块(35),若干所述固定块(35)呈圆周均布在所述烘干内筒(32)上,所述固定块(35)内设置有加热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制炭原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混料箱(2)和烘干箱(3),所述混料箱(2)和烘干箱(3)均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混料箱(2)通过输料通道(4)与所述烘干箱(3)连通;
所述混料箱(2)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25)和胶粘剂进料斗(26),所述混料箱(2)的顶端设置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上固定有电机(22),所述混料箱(2)顶端的中心可转动的穿设有搅拌轴(23),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23)连接,所述搅拌轴(2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料箱(2)内,所述搅拌轴(23)的两侧均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24),所述混料箱(2)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27),所述输料通道(4)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27)连通,所述混料箱(2)内设置有底板(28),所述底板(28)一端的底部与所述出料口(27)的底部铰接,所述混料箱(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29),所述底板(28)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29)内,所述滑槽(29)上固定有电动推杆(30),所述电动推杆(30)的伸长端与所述底板(28)铰接;
所述烘干箱(3)包括烘干箱本体(31)、烘干内筒(32)和支撑脚(33),所述烘干箱本体(31)通过所述支撑脚(33)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烘干内筒(32)为网状结构,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烘干箱本体(31)内,所述烘干箱本体(31)的底部设置有烘干电机(34),所述烘干电机(34)与所述烘干内筒(32)相连,所述的烘干内筒(32)在烘干电机(34)的驱动下以水平方向为轴线做旋转运动,所述烘干内筒(32)内沿着轴线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若干固定块(35),若干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松
申请(专利权)人:筠连县枫林木炭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