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12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形成第一对接端口,所述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形成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和所述第二对接口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与同一个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所述第一端子组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及所述第四端子组沿长度方向的尺寸,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与所述本体部配合的上盖,所述本体部包括位于前部的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前侧及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上盖配合成整体一起从后侧向前组装进所述本体部。述本体部。述本体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适于传输高速信号并且组装方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请参照2014年7月1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US8764464号,其揭示了一种设有若干端子的电连接器。所述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对以位于信号端子对两侧的接地端子,需要接地耦合组件与接地端子电性连接以根据需要调节电连接器的性能。但是接地耦合组件,使得电连接器组成复杂,不仅组装起来复杂同时也增加了电连接器的成本,所以需要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传输高速信号并且组装方便的电连接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形成第一对接端口,所述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形成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和所述第二对接口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与同一个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所述第一端子组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及所述第四端子组沿长度方向的尺寸,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与所述本体部配合的上盖,所述本体部包括位于前部的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前侧及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上盖配合成整体一起从后侧向前组装进所述本体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排端子及固定所述第一排端子的第一固定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上盖上设有若干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沿端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水平的第一固定件部分和第二固定件部分及竖直的第三固定件部分,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一体成型与所述第一排端子,所述第三固定件部分热铆接与所述第一排端子。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及所述第四端子组都是从后侧向前安装于所述主体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尾部,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第二尾部,所述第三端子组包括第三尾部,所述第四端子组包括第四尾部,所述第二尾部,所述第四尾部,所述第三尾部及所述第一尾部按从前向后的顺序排列。
[0036]前侧
ꢀꢀꢀꢀꢀꢀꢀꢀꢀꢀꢀꢀꢀꢀꢀ
601
ꢀꢀꢀꢀꢀꢀꢀꢀꢀ
后侧
ꢀꢀꢀꢀꢀꢀꢀꢀꢀꢀꢀꢀꢀꢀ
603
[0037]侧壁
ꢀꢀꢀꢀꢀꢀꢀꢀꢀꢀꢀꢀꢀꢀꢀ
61
ꢀꢀꢀꢀꢀꢀꢀꢀꢀꢀ
底壁
ꢀꢀꢀꢀꢀꢀꢀꢀꢀꢀꢀꢀꢀꢀ
65
[0038]第一安装槽
ꢀꢀꢀꢀꢀꢀꢀꢀꢀ
610
ꢀꢀꢀꢀꢀꢀꢀꢀꢀ
第二安装槽
ꢀꢀꢀꢀꢀꢀꢀꢀ
620
[0039]第三安装槽
ꢀꢀꢀꢀꢀꢀꢀꢀꢀ
630
ꢀꢀꢀꢀꢀꢀꢀꢀꢀ
第四安装槽
ꢀꢀꢀꢀꢀꢀꢀꢀ
640
[0040]盖体
ꢀꢀꢀꢀꢀꢀꢀꢀꢀꢀꢀꢀꢀꢀꢀ
70
ꢀꢀꢀꢀꢀꢀꢀꢀꢀꢀ
安装部
ꢀꢀꢀꢀꢀꢀꢀꢀꢀꢀꢀꢀ
71
[0041]斜推部
ꢀꢀꢀꢀꢀꢀꢀꢀꢀꢀꢀꢀꢀ
73
ꢀꢀꢀꢀꢀꢀꢀꢀꢀꢀ
定位孔
ꢀꢀꢀꢀꢀꢀꢀꢀꢀꢀꢀꢀ
701
[0042]第一排端子
ꢀꢀꢀꢀꢀꢀꢀꢀꢀ
10
ꢀꢀꢀꢀꢀꢀꢀꢀꢀꢀ
第一固定件
ꢀꢀꢀꢀꢀꢀꢀꢀ
13
[0043]信号端子对
ꢀꢀꢀꢀꢀꢀꢀꢀꢀ
101
ꢀꢀꢀꢀꢀꢀꢀꢀꢀ
接地端子
ꢀꢀꢀꢀꢀꢀꢀꢀꢀꢀ
120
[0044]信号端子
ꢀꢀꢀꢀꢀꢀꢀꢀꢀꢀꢀ
110
ꢀꢀꢀꢀꢀꢀꢀꢀꢀ
尾部
ꢀꢀꢀꢀꢀꢀꢀꢀꢀꢀꢀꢀꢀꢀ
113
[0045]接触部
ꢀꢀꢀꢀꢀꢀꢀꢀꢀꢀꢀꢀꢀ
115
ꢀꢀꢀꢀꢀꢀꢀꢀꢀ
主体部
ꢀꢀꢀꢀꢀꢀꢀꢀꢀꢀꢀꢀ
117
[0046]包覆部分
ꢀꢀꢀꢀꢀꢀꢀꢀꢀꢀꢀ
140
ꢀꢀꢀꢀꢀꢀꢀꢀꢀ
自由部分
ꢀꢀꢀꢀꢀꢀꢀꢀꢀꢀ
150
[0047]水平部
ꢀꢀꢀꢀꢀꢀꢀꢀꢀꢀꢀꢀꢀ
118
ꢀꢀꢀꢀꢀꢀꢀꢀꢀ
连接部
ꢀꢀꢀꢀꢀꢀꢀꢀꢀꢀꢀꢀ
119
[0048]第一包覆部分
ꢀꢀꢀꢀꢀꢀꢀ
141
ꢀꢀꢀꢀꢀꢀꢀꢀꢀ
第二包覆部分
ꢀꢀꢀꢀꢀꢀ
142
[0049]第三包覆部分
ꢀꢀꢀꢀꢀꢀꢀ
143
ꢀꢀꢀꢀꢀꢀꢀꢀꢀ
第一固定部分
ꢀꢀꢀꢀꢀꢀ
131
[0050]第二固定部分
ꢀꢀꢀꢀꢀꢀꢀ
132
ꢀꢀꢀꢀꢀꢀꢀꢀꢀ
第三固定部分
ꢀꢀꢀꢀꢀꢀ
133
[0051]定位柱
ꢀꢀꢀꢀꢀꢀꢀꢀꢀꢀꢀꢀꢀ
180
ꢀꢀꢀꢀꢀꢀꢀꢀꢀ
第一安装部
ꢀꢀꢀꢀꢀꢀꢀꢀ
137
[0052]接地尾部
ꢀꢀꢀꢀꢀꢀꢀꢀꢀꢀꢀ
123
ꢀꢀꢀꢀꢀꢀꢀꢀꢀ
接地接触部
ꢀꢀꢀꢀꢀꢀꢀꢀ
125
[0053]接地主体部
ꢀꢀꢀꢀꢀꢀꢀꢀꢀ
127
ꢀꢀꢀꢀꢀꢀꢀꢀꢀ
接地包覆部分
ꢀꢀꢀꢀꢀꢀ
128
[0054]接地自由部分
ꢀꢀꢀꢀꢀꢀꢀ
129
ꢀꢀꢀꢀꢀꢀꢀꢀꢀ
第二排端子
ꢀꢀꢀꢀꢀꢀꢀꢀ
20
[0055]第二固定件
ꢀꢀꢀꢀꢀꢀꢀꢀꢀ
23
ꢀꢀꢀꢀꢀꢀꢀꢀꢀꢀ
第二信号端子对
ꢀꢀꢀꢀ
201
[0056]第二接地端子
ꢀꢀꢀꢀꢀꢀꢀ
220
ꢀꢀꢀꢀꢀꢀꢀꢀꢀ
第二信号端子
ꢀꢀꢀꢀꢀꢀ
210
[0057]第二信号尾部
ꢀꢀꢀꢀꢀꢀꢀ
213
ꢀꢀꢀꢀꢀꢀꢀꢀꢀ
第二接触部
ꢀꢀꢀꢀꢀꢀꢀꢀ
215
[0058]第二主体部
ꢀꢀꢀꢀꢀꢀꢀꢀꢀ
217
ꢀꢀꢀꢀꢀꢀꢀꢀꢀ
第二包覆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形成第一对接端口,所述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形成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和所述第二对接口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与同一个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所述第一端子组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及所述第四端子组沿长度方向的尺寸,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与所述本体部配合的上盖,所述本体部包括位于前部的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前侧及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上盖配合成整体一起从后侧向前组装进所述本体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排端子及固定所述第一排端子的第一固定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上盖上设有若干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沿端子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水平的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及竖直的第三固定部分,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排端子,所述第三固定部分热铆接于所述第一排端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三端子组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斌蔡贵中许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