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80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包括手柄、传动杆和多个套筒,所述手柄通过万向节角度可调的连接于传动杆后端一侧,在传动杆前端设有套接部,在各套筒后端均设有可套合传动杆套接部的接合部,在各套筒前端均设有可驱动对应操作机构旋转储能的驱动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万向节将手柄和传动杆连接成角度可调的折弯状,可在多角度进行操作,确保在狭小空间内的可靠储能;通过传动杆可与多个具有不同尺寸驱动部的套筒任意拼装搭配使用,可在现场立即进行不同尺寸的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可便利收纳及携带,可有效节省成本及提升使用便利性;通过万向节使其整体呈折弯状,可将储能弹簧传递来的阻力进行分解,实用性较好。实用性较好。实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站储能回路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35kV变电站投运时间较长,35kV断路器故障频繁发生,根据现场检修频次发现,35kV断路器故障中,储能回路故障发生比例较高,针对目前35kV变电站储能回路检修工作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0003](1)部分断路器因基建原因,未考虑后期运维检修,安装时支架挡住机构箱盖板,导致机构箱拆除困难,而厂家提供的手动储能工具方向固定,操作极不灵活,在空间狭小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方向和角度进行储能操作,导致储能不便。
[0004](2)35kV断路器厂家众多,型号复杂,特定厂家生产的特定型号和尺寸的的断路器手动储能操作机构只能使用该厂家所提供的配套手动储能装置,专用性强,无法进行通用,一个站往往需配置多种手动储能装置。
[0005](3)现有的手动储能装置仅为传统的套筒式或插杆式,随着储能弹簧不断储力,在手动储能后半段对力量要求较高,对操作人员有一定要求。
[0006]针对保电、重负荷、抢修等特殊时段,变电站普遍路途较远,储能回路发生问题无法及时进行抢修时,现场检修断路器高频投切会占用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灵活、通用性好的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
[0008]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包括手柄、传动杆和多个套筒,所述手柄通过万向节角度可调的连接于传动杆后端一侧,在传动杆前端设有套接部,在各套筒后端均设有可套合传动杆套接部的接合部,在各套筒前端均设有可驱动对应操作机构旋转储能的驱动部。
[0009]为便于拆装及分体运输,在传动杆后端一侧设有与之相垂直布置的第一插芯,在与传动杆相连接的万向节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芯相插装连接的第一插孔。
[0010]为使定位更可靠,在所述第一插芯上设有第一弹簧定位珠,在第一插孔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一弹簧定位珠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0011]为便于拆装及分体运输,在手柄一端设有与之同轴布置的第二插芯,在与手柄相连接的万向节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芯相插装连接的第二插孔。
[0012]为使定位更可靠,在所述第二插芯上设有第二弹簧定位珠,在第二插孔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二弹簧定位珠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0013]为使定位更可靠,在所述套接部上设有第三弹簧定位珠,在各套筒的接合部上均设有与该第三弹簧定位珠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孔。
[0014]本技术通过万向节将手柄和传动杆连接成角度可调的折弯状,可在多角度进行操作,确保在狭小空间内的可靠储能;通过传动杆可与多个具有不同尺寸驱动部的套筒任意拼装搭配使用,可在现场立即进行不同尺寸的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储能,可便利收纳及携带,可有效节省成本及提升使用便利性;手柄通过万向节连接于传动杆一侧,使其整体呈折弯状,可将储能弹簧传递来的阻力进行分解,从而降低操作人员在手动储能后半段所需力量的要求,实用性较好。本技术方便携带、保存,能够实现量产,可以作为班组日常工具进行配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向使用状态时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B向使用状态时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示出的标记及所对应的构件名称为:
[0019]1、手柄;11、第二插芯;
[0020]2、传动杆;21、套接部;22、第一插芯;
[0021]3、套筒;31、接合部;32、驱动部;33、第三定位孔;
[0022]4、万向节;41、第一插孔;42、第一定位孔;43、第二插孔;44、第二定位孔;
[0023]5、第一弹簧定位珠;
[0024]6、第二弹簧定位珠;
[0025]7、第三弹簧定位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技术这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包括手柄1、传动杆2、多个套筒3、万向节4,其中,
[0027]在传动杆2前端设有与之同轴布置的套接部21,该套接部21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在传动杆2后端一侧设有与之相垂直布置的第一插芯22,该第一插芯22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0028]在各套筒3后端均设有一接合部31,在各接合部31的中心位置处开有横截面与套接部21横截面相匹配的接合孔,各套筒3通过各自的接合部31可拆卸的套合连接在传动杆2的套接部21上;在各套筒3前端均设有可驱动对应操作机构旋转储能的驱动部32;
[0029]在万向节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孔41和第二插孔43,第一插孔41的横截面为与第一插芯22横截面相匹配的正六边形,万向节4通过第一插孔41可拆卸的插装连接在传动杆2的第一插芯22上;第二插孔43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0030]在手柄1一端设有与之同轴布置的第二插芯11,第二插芯11的横截面为与第二插孔43横截面相匹配的正六边形,万向节4通过第二插孔43可拆卸的插装连接于手柄1的第二插芯11上,手柄1通过万向节4角度可调的连接于传动杆2后端一侧。
[0031]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技术还包括第一弹簧定位珠5、第二弹簧定位珠6和第三弹簧定位珠7,
[0032]第一弹簧定位珠5垂直设置在第一插芯22上,在第一插孔41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一弹簧定位珠5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42,万向节4通过第一插孔41可拆卸的插装连接在传动
杆2的第一插芯22上,第一弹簧定位珠5的定位珠弹出卡入第一定位孔42对万向节4进行轴向定位;
[0033]第二弹簧定位珠6垂直设置在第二插芯11上,在第二插孔43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二弹簧定位珠6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44,万向节4通过第二插孔43可拆卸的插装连接于手柄1的第二插芯11上,第二弹簧定位珠6定位珠弹出卡入第二定位孔44对手柄1进行轴向定位;
[0034]第三弹簧定位珠7垂直设置在套接部21上,在各接合部31接合孔的内壁上均设有与该第三弹簧定位珠7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孔33,套筒3通过各自的接合部31可拆卸的插装连接于传动杆2的套接部21上,第三弹簧定位珠7的定位珠弹出卡入第三定位孔33对套筒3进行轴向定位。
[0035]本技术的手柄1与传动杆2间、传动杆2与各套筒3间均可以任意组合拼装,实现对各类35kV断路器储能机构进行储能,还可扩展替代10kV开关柜小车开关的摇把功能以及10kV断路器的手动储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传动杆(2)和多个套筒(3),所述手柄通过万向节(4)角度可调的连接于传动杆后端一侧,在传动杆前端设有套接部(21),在各套筒后端均设有可套合传动杆套接部的接合部(31),在各套筒前端均设有可驱动对应操作机构旋转储能的驱动部(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杆后端一侧设有与之相垂直布置的第一插芯(22),在与传动杆相连接的万向节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芯相插装连接的第一插孔(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插芯上设有第一弹簧定位珠(5),在第一插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凡李伟欢尹柳康李一彭嘉轶刘志谱罗杰宇杨夏曹杰邹磊肖致远张贝艾圣芳叶佳明胡海宁龚鹤腾邬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