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43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针,包括留置套管和穿刺针,所述留置套管包括前端的外套管和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所述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的内部和外套管连接处设有回血观察腔,所述回血观察腔的后侧设有台形的留置套管接口,所述留置套管接口至外套管部分内部穿过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由穿刺针针柄和穿刺针针芯组成,所述穿刺针针柄后端设有锥形的穿刺针接口,所述穿刺针针柄和穿刺针针芯之间设有台形的穿刺针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延长动脉穿刺针针尾处腔体的长度,留出足够的透明回血观察部分,方便判断套管是否在血管内,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穿刺技术是麻醉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临床基本技能,动脉穿刺置管术也是麻醉科一项难度较高的操作,对于很多初学者或者穿刺不熟练,发现回血后血管内压针推针比较难掌握,推针不够时会出现置管困难,进针太多又会穿透血管的情况,造成血管穿透伤。出现这种情况时,依靠针尾的回血情况,对判断套管是否在血管内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使用的动脉穿刺针,针尾的透明回血观察部位比较短,而动脉压力比较大,动脉穿刺针针芯和外套管有2-3mm的距离,动脉穿刺后出现针尾很快充满血液无法观察,因此对判断套管是否在血管内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针,包括留置套管和穿刺针,所述留置套管包括前端的外套管和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所述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的内部和外套管连接处设有回血观察腔,所述回血观察腔的后侧设有台形的留置套管接口,所述留置套管接口至外套管部分内部穿过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由穿刺针针柄和穿刺针针芯组成,所述穿刺针针柄后端设有锥形的穿刺针接口,所述穿刺针针柄和穿刺针针芯之间设有台形的穿刺针接头。
[0006]优选的,所述留置套管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的外部两侧设有套管针翼。
[0007]优选的,所述留置套管接口上沿台形面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棱柱形的接口槽,所述穿刺针接头的台形表面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棱柱形的穿刺针接头棱柱,所述穿刺针接头棱柱和接口槽尺寸和相对位置契合。
[0008]优选的,所述留置套管接口末端设有环状的密封槽,所述穿刺针接头底端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槽和密封圈配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穿刺针针芯的长度为4cm,所述留置套管的长度为3.3cm。
[0010]优选的,所述回血观察腔的直径为穿刺针针芯的2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于动脉穿刺难度较大的情况包括:老年、女性、肥胖、低血压、多次化疗后血管损伤、血管迂曲、脉搏细弱及触摸不清楚等;在本设计下,对于上述情形,通过延长动脉穿刺针针尾处空腔的长度,继续保留白色薄膜,空气可以通过,但血液不能透过,使得血液在该出空腔可被观察,这一设计将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导致的损伤,节省了操作时间,减少了因飙血导致医护人员经手感染的机会,保证了麻醉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中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的穿刺针和留置套管的配合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的留置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留置套管;11、套管针翼;12、外套管;13、回血观察腔;14、留置套管接口;15、接口槽;16、密封槽;2、穿刺针;21、穿刺针针柄;22、穿刺针接口;23、穿刺针接头;24、穿刺针接头棱柱;25、穿刺针针芯;2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此外,术语“第一”、
ꢀ“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1]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针,包括留置套管1和穿刺针2,留置套管1包括前端的外套管12和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的内部和外套管12连接处设有回血观察腔13,回血观察腔13的后侧设有台形的留置套管接口14,留置套管接口14至外套管12部分内部穿过穿刺针2,穿刺针2由穿刺针针柄21和穿刺针针芯25组成,穿刺针针柄21后端设有锥形的穿刺针接口22,穿刺针针柄21和穿刺针针芯25之间设有台形的穿刺针接头23。
[0022]留置套管1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的外部两侧设有套管针翼11。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的套管针翼11并非为了穿刺时刺入方便,而是对于本设计而言,为保证穿刺时血液进入回血观察腔13可观察,留置套管接口14和穿刺针接头23需连接结构密封性足够好,因此,两者的结合比较紧密,在判断穿刺成功,分离时,需套管针翼11的帮助下才能方便分离。
[0023]留置套管接口14上沿台形面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棱柱形的接口槽15,穿刺针接头23的台形表面均匀环绕设置有多个棱柱形的穿刺针接头棱柱24,穿刺针接头棱柱24和接口槽15尺寸和相对位置契合。
[0024]留置套管接口14末端设有环状的密封槽16,穿刺针接头23底端设有密封圈26,密封槽16和密封圈26配合连接。
[0025]具体的,密封槽16和密封圈26的配合与穿刺针接头棱柱24接口槽15的配合,均是为了保证留置套管接口14和穿刺针接头23的结合足够紧密,因此被延拓的柱状回血观察腔13内因气压原因,会使得血液进入存在缓冲,使得判断套管是否在血管内具有足够的机会。
[0026]穿刺针针芯25的长度为4cm,留置套管1的长度为3.3cm。
[0027]回血观察腔13的直径为穿刺针针芯25的2倍。
[0028]可以理解的是,回血观察腔13即为留置套管1和穿刺针针芯25配合下多出来的一段,约为7mm,留出了足够的判断空间。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针,包括留置套管(1)和穿刺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套管(1)包括前端的外套管(12)和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所述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的内部和外套管(12)连接处设有回血观察腔(13),所述回血观察腔(13)的后侧设有台形的留置套管接口(14),所述留置套管接口(14)至外套管(12)部分内部穿过穿刺针(2),所述穿刺针(2)由穿刺针针柄(21)和穿刺针针芯(25)组成,所述穿刺针针柄(21)后端设有锥形的穿刺针接口(22),所述穿刺针针柄(21)和穿刺针针芯(25)之间设有台形的穿刺针接头(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套管(1)后端的套管针脚结构的外部两侧设有套管针翼(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临床实用动脉穿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丽高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