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的内镜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85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的内镜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针筒,所述针筒内套接有主活塞,所述主活塞的端面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主活塞、副活塞、第一螺纹筒、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泄压通道、扭轮、第三螺纹筒、第三螺纹杆以及第二螺纹筒之间的互相配合下,能够进行快调和微调,使得定量调压更加精准,且无需在利用负压力抽取患者病灶组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拉动主活塞的手势,操作更加稳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负压值的微调动作,以便得到实际操作中所需要的负压大小,使其更好地抽取病灶组织,还可避免针筒内的患者病灶组织受推力作用由针筒内移出。组织受推力作用由针筒内移出。组织受推力作用由针筒内移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的内镜穿刺针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的内镜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穿刺针是在微创手术中对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的医疗器械。
[0003]内镜下的穿刺具有精准度高,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小,诊治效果突出等优点,如中国专利网公开的“一种压力可调的负压穿刺针筒”(专利号:CN 105877814B),该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穿刺针主要使用普通的注射器进行穿刺,操作较为费力,操作者在穿刺的同时还要不断留意穿刺针的负压值是否达标,无法集中精力去定位病灶,操作中往往容易出现注射器抖动等异常情况影响穿刺,且常规的穿刺针负压不稳定,容易造成穿刺处组织或细胞抽吸不理想,难以满足临床病理涂片检查的需要,反复穿刺易产生炎症反应及患者的不适反应,造成手术部位出血,肿瘤或癌细胞的局部转移,且专利通过设计的活塞杆、压簧、卡块限位条以及斜板等结构已解决此技术问题,但是该专利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活塞杆仍是采用以往水平拉动的方式进行调控针筒内部的负压能量,在抽取患者病灶组织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为活塞杆提供拉力,过程不稳定,往往在取样结束后,医护人员的手指容易出现酸痛的情况,且无法根据实际治疗需要进行微调,精准度较低,且当针筒内部的负压值偏高时,多是缓慢撤去作用在活塞杆上的拉力,容易使的患者病灶组织受推力作用由针筒内移出,进而容易引发交叉感染,因此,现阶段市场上亟需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的内镜穿刺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活塞杆仍是采用以往水平拉动的方式进行调控针筒内部的负压能量,在抽取患者病灶组织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为活塞杆提供拉力,过程不稳定,往往在取样结束后,医护人员的手指容易出现酸痛的情况,且无法根据实际治疗需要进行微调,精准度较低,且当针筒内部的负压值偏高时,多是缓慢撤去作用在活塞杆上的拉力,容易使的患者病灶组织受推力作用由针筒内移出,进而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的内镜穿刺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的内镜穿刺针,包括针筒,所述针筒内套接有主活塞,所述主活塞的端面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针筒内侧的端部,所述第一螺纹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主活塞端面对应第一螺纹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套接有副活塞,所述针筒的端面开设有壁槽,所述壁槽内套接有密封塞,并且壁槽内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壁槽内侧底部远离第二连接孔的一侧嵌入式连接有第三螺纹筒,所述第三螺纹筒内螺
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远离第一螺纹筒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杆位于针筒表面所开设的第三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扭轮,并且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泄压通道。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的表面,并且第一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指柄的侧端面,并且指柄固定连接在针筒的表面。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第一螺纹杆端面对应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接有第二螺纹筒,并且第二螺纹筒的端部与副活塞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第二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通孔内侧的端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第一螺纹筒的表面套接有第一防滑膜,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防滑膜,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三防滑膜。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密封圈,并且密封圈位于扭轮与针筒之间,所述泄压通道正视的截面形状为倒U型结构。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轴径,且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径与第二齿轮的轴径比不小于3:1.7。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针筒的表面设置有压力计,并且压力计的底端与壁槽内侧的顶部相连通。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针筒的表面插接式套入有穿刺针,并且穿刺针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主活塞的圆面半径与副活塞的圆面半径比位4:1,并且第一连接孔侧视的圆孔半径与通孔侧视的圆孔半径相同。
[002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主活塞、副活塞、第一螺纹筒、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泄压通道、扭轮、第三螺纹筒、第三螺纹杆以及第二螺纹筒之间的互相配合下,能够进行快调和微调,使得定量调压更加精准,且无需在利用负压力抽取患者病灶组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拉动主活塞的手势,操作更加稳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负压值的微调动作,以便得到实际操作中所需要的负压大小,使其更好地抽取病灶组织,还可避免针筒内的患者病灶组织受推力作用由针筒内移出。
[0027]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针筒、主活塞、第一螺纹筒、第一轴承、第一螺纹杆和主活塞,由于针筒与第一螺纹筒之间由第一轴承作为连接媒介,使得第一螺纹筒在受到扭力的作用时,能够在针筒内进行稳定的旋转动作,且在此过程中,第一螺纹杆受扭力以及螺纹咬
合力的互相作用下可带动主活塞在针筒内进行活塞运动,且当主活塞向远离穿刺针的方向移动时可使针筒的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因此便可起到负压引流的效果,利用第一螺纹筒与第一螺纹杆所转化的拉力代替以往的横向拉力,使得在撤去施加在主活塞上拉力的瞬间,主活塞不会受负压力作用自行向穿刺针的方向移动,使得定量调压更加精准,且无需在利用负压力抽取患者病灶组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拉动主活塞的手势,操作更加稳定。
[0028]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轴承,扭动第一转轴在第二轴承内进行旋转动作,由于第一转轴与第一螺纹筒之间由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作为连接媒介,且第一齿轮的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轴径,因而在扭动第一转轴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螺纹筒进行反向旋转动作,且旋转速度低于第一转轴的速度,在通过主活塞进行定量调压的尾期,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螺纹筒进行减速运动,可实现微调的效果,可进一步提高定量调压的精准度,通过提高定量控制负压的精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的内镜穿刺针,包括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内套接有主活塞(2),所述主活塞(2)的端面与第一螺纹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5),所述第一螺纹筒(5)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卡接在针筒(1)内侧的端部,所述第一螺纹筒(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6)的轴径大于第二齿轮(7)的轴径,所述主活塞(2)端面对应第一螺纹杆(3)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4),所述第一连接孔(14)内套接有副活塞(15),所述针筒(1)的端面开设有壁槽(21),所述壁槽(21)内套接有密封塞(22),并且壁槽(21)内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3),所述壁槽(21)内侧底部远离第二连接孔(23)的一侧嵌入式连接有第三螺纹筒(24),所述第三螺纹筒(24)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25),所述第三螺纹杆(25)远离第一螺纹筒(5)的一端与连接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杆(26)位于针筒(1)表面所开设的第三连接孔(27)内,所述连接杆(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扭轮(29),并且连接杆(26)的表面开设有泄压通道(30);所述针筒(1)的表面插接式套入有穿刺针(32),并且穿刺针(32)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负压的内镜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7)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8)的表面,并且第一转轴(8)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卡接在指柄(12)的侧端面,并且指柄(12)固定连接在针筒(1)的表面。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骁朱易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