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钮子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19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钮子开关,属于开关技术领域。该开关包括螺套、外壳和换向部件,所述螺套的一端设有基座组件,所述基座组件内活动连接有动触片,所述基座组件内设有灭弧组件,所述外壳与螺套连接,且基座组件位于外壳内,所述换向部件位于螺套的内侧,换向部件的中部与螺套活动连接,换向部件的一端延伸到螺套外,另一端伸入基座组件并抵靠在动触片上。当动触片与接线端之间产生电弧时,通过基座内的灭弧块进行灭弧,有助于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外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抗腐蚀和电磁屏蔽作用。中导电件、接线端安装在外壳内侧,开关全密封,使开关可以在涉水环境中使用。手柄的上端设有锁定组件,防止误动作。防止误动作。防止误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钮子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钮子开关,属于开关


技术介绍

[0002]钮子开关是一种手动控制开关,主要用于交直流电源电路的通断控制,但一般也能用于几千赫或高达1兆赫的电路中。钮子开关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开关。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1062816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钮子开关,包括外壳、轴套、手柄和基座,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安装孔A,底部设有安装孔B,所述基座设在外壳内,基座的底部穿过安装孔B延伸到外壳外,所述基座上设有中导电件,中导电件上转动连接有动触片,动触片位于外壳内,所述轴套设在外壳上的安装孔A处,所述手柄与轴套活动连接,手柄的一端延伸到外壳内与抵靠在动触片上的拨动组件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外壳外与锁定组件连接,所述轴套内设有与手柄接触的密封件。密封件上的球面的半径与手柄中部的球体的半径一致,通过密封件对手柄与轴套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避免灰尘或湿气进入到开关内,密封件不易变形和疲劳,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但是,该开关不具备灭弧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钮子开关。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一种多功能钮子开关,包括螺套、外壳和换向部件,所述螺套的一端设有基座组件,所述基座组件内活动连接有动触片,所述基座组件内设有灭弧组件,所述外壳与螺套连接,且基座组件位于外壳内,所述换向部件位于螺套的内侧,换向部件的中部与螺套活动连接,换向部件的一端延伸到螺套外,另一端伸入基座组件并抵靠在动触片上。
[0007]所述外壳包括不锈钢上外壳和与不锈钢上外壳连接的不锈钢下外壳,外壳的内侧在不锈钢上外壳和不锈钢下外壳的对接缝处安装有屏蔽密封圈A。
[0008]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基座内设有中导电件,中导电件与动触片的中部转动连接,基座内在与动触片两端触点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接线端,中导电件、接线端均延伸到外壳内。
[0009]所述外壳上远离螺套的一端设有通孔A,通孔A的内侧安装有密封塞,中导电件、接线端上位于基座外的一端均连接有两根引脚线,引脚线穿过密封塞延伸到外壳外。
[0010]所述螺套上靠近外壳的一端设有轴肩,该轴肩的上端面上沿周向设有槽口A,槽口A内设有屏蔽密封圈B。
[0011]所述灭弧组件包括两灭弧块,两灭弧块位于动触片的两侧,且与动触片的纵向中心线垂直。
[0012]所述换向部件包括手柄,手柄的中部通过轴销与螺套转动连接,手柄的一端设有拨块组件,另一端设有锁定组件。
[0013]所述手柄的中部设有球体,轴销的中轴线穿过该球体的球心,螺套内设有防水套圈,球体位于防水套圈的内侧,防水套圈的内表面为球面。
[0014]所述拨块组件包括拔块和与拔块滑动连接的滑头,拔块上设有凹槽B,滑头位于凹槽B的内侧,并通过压簧A与凹槽B的底部连接。
[0015]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手柄套和限位圈,手柄套与手柄滑动连接,手柄套的下端设有卡块,手柄套内设有凹槽A,限位圈通过挡销与手柄连接,限位圈位于凹槽A内,并通过压簧B与凹槽A的底部连接,螺套的上端开设有槽口B。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动触片与接线端之间产生电弧时,通过基座内的灭弧块进行灭弧,有助于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外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抗腐蚀和电磁屏蔽作用。中导电件、接线端安装在外壳内侧,开关全密封,使开关可以在涉水环境中使用。手柄的上端设有锁定组件,防止误动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拨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动触片位于第一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手柄套被提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动触片切换到第二工作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中动触片由第二工作位切换到第一工作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钮子开关电路状态图。
[0024]图中:1-手柄套,2-限位圈,3-压簧B,4-手柄,5-卡块,6-螺套,60-槽口B,7-轴销,8-防水套圈,9-基座,10-拨块组件,101-拔块,102-滑头,103-压簧A,11-动触片,12-接线端,13-外壳,14-密封塞,15-引脚线,16-中导电件,17-屏蔽密封圈A,18-灭弧组件,19-屏蔽密封圈B,20-安装面板,21-垫圈,22-六角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6]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钮子开关,包括螺套6、外壳13和换向部件,所述螺套6的一端设有基座组件,所述基座组件内活动连接有动触片11,所述基座组件内设有灭弧组件18,所述外壳13与螺套6连接,且基座组件位于外壳13内,所述换向部件位于螺套6的内侧,换向部件的中部与螺套6活动连接,换向部件的一端延伸到螺套6外,另一端伸入基座组件并抵靠在动触片11上。在使用时,灭弧组件18具有灭弧功能。
[0027]所述外壳13包括不锈钢上外壳和与不锈钢上外壳连接的不锈钢下外壳,外壳13的内侧在不锈钢上外壳和不锈钢下外壳的对接缝处安装有屏蔽密封圈A17。在使用时,屏蔽密封圈A17采用导电橡胶制成,对不锈钢上外壳和不锈钢下外壳的对接缝进行密封。外壳13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同时起到电磁屏蔽作用。
[0028]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9,基座9内设有中导电件16,中导电件16与动触片11的中部转动连接,基座9内在与动触片11两端触点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接线端12,中导电件16、接线端12均延伸到外壳13内。中导电件16、接线端12安装在外壳13的内侧,使钮子开关可以
在涉水环境中使用。
[0029]所述外壳13上远离螺套6的一端设有通孔A,通孔A的内侧安装有密封塞14,中导电件16、接线端12上位于基座9外的一端均连接有两根引脚线15,引脚线15穿过密封塞14延伸到外壳13外。在使用时,引脚线15的外表面上包覆有绝缘胶,引脚线15与密封塞14的缝隙处使用胶水进行密封。
[0030]所述螺套6上靠近外壳13的一端设有轴肩,该轴肩的上端面上沿周向设有槽口A,槽口A内设有屏蔽密封圈B19。在使用时,屏蔽密封圈B19采用导电橡胶制成,对螺套6与外壳13的连接缝进行密封。
[0031]所述灭弧组件18包括两灭弧块,两灭弧块位于动触片11的两侧,且与动触片11的纵向中心线垂直。
[0032]所述换向部件包括手柄4,手柄4的中部通过轴销7与螺套6转动连接,手柄4的一端设有拨块组件10,另一端设有锁定组件。
[0033]所述手柄4的中部设有球体,轴销7的中轴线穿过该球体的球心,螺套6内设有防水套圈8,球体位于防水套圈8的内侧,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套(6)、外壳(13)和换向部件,所述螺套(6)的一端设有基座组件,所述基座组件内活动连接有动触片(11),所述基座组件内设有灭弧组件(18),所述外壳(13)与螺套(6)连接,且基座组件位于外壳(13)内,所述换向部件位于螺套(6)的内侧,换向部件的中部与螺套(6)活动连接,换向部件的一端延伸到螺套(6)外,另一端伸入基座组件并抵靠在动触片(1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包括不锈钢上外壳和与不锈钢上外壳连接的不锈钢下外壳,外壳(13)的内侧在不锈钢上外壳和不锈钢下外壳的对接缝处安装有屏蔽密封圈A(1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9),基座(9)内设有中导电件(16),中导电件(16)与动触片(11)的中部转动连接,基座(9)内在与动触片(11)两端触点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接线端(12),中导电件(16)、接线端(12)均延伸到外壳(13)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上远离螺套(6)的一端设有通孔A,通孔A的内侧安装有密封塞(14),中导电件(16)、接线端(12)上位于基座(9)外的一端均连接有两根引脚线(15),引脚线(15)穿过密封塞(14)延伸到外壳(13)外。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东杨波杨再恒杨代发杨镒范嗣玉蒋天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