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低发光ALD-MCP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4958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增益、低发光A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增益、低发光ALD-MCP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通道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提高微通道板增益、降低发光的方法,应用于光电探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是具有数百万个微型通道的玻璃薄片,通道尺寸通常为5um~50um不等,每个通道均是一个通道式电子倍增器,内壁具有发射二次电子能力。MCP两端施加数百上千伏电压,通道内部会形成沿着通道轴向分布的电场,入射低能粒子(电子、离子或者光子)与壁碰撞激发产生二次电子,二次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MCP输出端方向加速前进,途中再次与通道壁碰撞,从而产生更多新的二次电子,以此方式形成多次级联倍增,实现电子倍增功能。MCP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增益高、噪声低、均匀性好、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响应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夜视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学仪器、辐射探测仪器等多个领域。
[0003]传统MCP的制备过程,是采用含有铅、铋元素的硅酸盐皮料玻璃管和可酸溶芯料玻璃棒制作,经两次拉丝、排屏、热熔压、切片、粗磨、抛光、腐蚀、氢还原、镀膜等工艺处理后制备而成,经检验测试后形成合格品。通过传统技术手段提高MCP的增益、寿命等性能有诸多限制,难度非常大,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最终形成的微通道板产品,其玻璃成分复杂,且经过腐蚀、氢还原、烘烤等多道工序处理,通道内壁表面形成的一定厚度的表面功能层中具有很多氧空位等缺陷,在微通道板工作过程中,经过加速的电子撞击到通道内壁时,将会与材料中的缺陷形成复合,释放出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出现,从而导致微通道板的发光。微通道板在应用于光子探测过程中,工作过程中自发光产生的光子传播至光电阴极位置会产生新的噪声,影响光电探器件整体的噪声性能指标,且此种噪声随着信号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非常大。
[0004]近年来,原子层沉积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在微电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其具有厚度精确可控、表面均匀性好、极佳保形性优等特点,是最适合在微通道板通道内壁制作功能膜层的方法,因此原子层沉积技术是近年来微通道板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提高微通道板性能、解决微通道板的缺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得到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已有多方面的研究结果,例如无功能MCP基底+电阻层+发射层结构、传统MCP+发射层结构(单一膜层、复合膜层均有),但是尚未见针对解决/缓解MCP发光问题的解决方案。
[0005]经检索发现,永田贵章等人提出的公开号为CN107924807A、专利技术名称为微通道板及电子倍增体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提出了使用Al2O3膜层+SiO2膜层,依靠氧化铝较高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提高微通道板的增益,以二氧化硅的高化学稳定性对氧化铝进行保护,使用复合功能膜层,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增益提升,提高稳定性。另外,在公开号为CN110366767A、专利技术名称为微通道板和电子倍增体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同样提出了采用ALD技术制作复合膜层——“氧化镁+二氧化硅”,作为二次电子发射功能膜层,相比于专利CN107924807A,采用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更高的氧化镁膜层代替氧化铝膜层,能够发挥氧化镁的高二次电子发射能力,获得更高的增益。但是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并不能解决MCP发光问题,未能有效的降低MCP基底本身的缺陷,尚不能降低MCP在电子轰击作用下的发光问题。同时,二氧化硅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很低,采用二氧化硅作为最外层的保护层对于增益有抑制的作用,不能够达到增益的最佳结果。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1:CN107924807A微通道板及电子倍增体
[0008]专利文献2:CN110366767A微通道板和电子倍增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微通道板通道内壁表面的功能层中氧空位缺陷带来的在微通道板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发光问题和引入的噪声,降低微通道板整体噪声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ALD技术提高增益并降低MCP在电子轰击作用下的发光问题的方法、ALD-MCP及其应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高增益、低发光ALD-MCP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将MCP基底置于臭氧环境下进行预设时间周期的预处理;
[0012]预处理完成后,在MCP基底上原位制备MgO/Al2O3复合膜层,其中先制备MgO膜层,再制备Al2O3膜层。
[0013]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在ALD设备的反应腔中进行。
[0014]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包括将反应腔内温度升温至200℃,通入臭氧进行处理,臭氧质量浓度为10-20%,预处理时间为0.5-1h。
[0015]优选地,所述MgO膜层采用乙基二茂镁与臭氧两种前驱体材料进行制作,膜层厚度为3nm~20nm。
[0016]优选地,所述Al2O3膜层采用三甲基铝与臭氧两种前驱体材料进行制作,膜层厚度为1nm~5nm。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前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高增益、低发光ALD-MCP。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一种前述制备的高增益、低发光ALD-MCP在微光像增强器件中的应用,其中包含一片所述的ALD-MCP。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还提出一种前述制备的高增益、低发光ALD-MCP在微弱信号探测器中的应用,其中采用双片ALD-MCP,成V字型叠加排列,或者采用三片ALD-MCP,成Z字型叠加排列。
[0020]由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首先使用臭氧对MCP基底进行处理,减少MCP基底中的氧空位等缺陷;然后采用ALD技术,使用乙基二茂镁与臭氧作为前驱体制备出具有高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且氧空位缺陷少、高质量氧化镁膜层;最后使用三甲基铝与臭氧为前驱体反应制备出具有较高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且氧空位缺陷少、高质量氧化铝膜层作为保护层。利用此种方法,依靠具有强氧化能力的臭氧减少通道内壁复合功能膜层以及原始基底内表面的氧空位缺陷,减少与电子复合概率,从而降低发光概率;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ALD制备的复合功能膜层的二次电子发射能力获得高增益。
[0021]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
[0022]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0023]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增益、低发光ALD-MCP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MCP基底置于臭氧环境下进行预设时间周期的预处理;预处理完成后,在MCP基底上原位制备MgO/Al2O3复合膜层,其中先制备MgO膜层,再制备Al2O3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益、低发光ALD-MCP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在ALD设备的反应腔中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增益、低发光ALD-MCP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将反应腔内温度升温至200℃,通入臭氧进行处理,臭氧质量浓度为10-20%,预处理时间为0.5-1h。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增益、低发光ALD-MCP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gO膜层采用乙基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祥彪张正君丛晓庆李臻毛汉祺任玲李婧雯乔芳建黄国瑞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