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流程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958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流程配置方法,涉及胶磷矿浮选技术领域。所述配置方法具体为相同规格浮选机按系列浮选装置并联设置,每一个系列浮选装置由粗选浮选机和精选浮选机构成,相邻系列中粗选浮选机和精选浮选机数量分别相同;从调浆槽出来的胶磷矿矿浆均匀分配至各系列浮选装置中进行粗选和精选;粗选后底流进入精选,溢流泡沫作为尾矿,精选后底流为磷精矿,溢流泡沫作为中矿全部返回粗选第1槽再次浮选。将原有串联方式改成并联方式,提高矿浆在每台浮选机上的浮选时间,对难选胶磷矿,通过并联分流浮选,可以将粗选作业浮选时间提高一倍以上、浮选总时间增加6分钟以上,浮选尾矿P2O5含量降低1~3%、药剂消耗降低10~30%。耗降低10~30%。耗降低10~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流程配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磷矿浮选
,具体涉及一种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流程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磷矿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是农业肥料和磷基化学制剂中的一个重要组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磷矿石的需求也在持续快速增长。虽然我国为磷矿资源大国,但在已探明的磷矿中,主要以沉积型磷矿(胶磷矿)为主,占总量的80%,且多数为中低品位胶磷矿。此类矿石具有品位低、结构构造复杂、嵌布粒度细、难解离等特征。而且随着磷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矿石属性愈加贫、细、杂,使得其更加难选。其中,浮选是胶磷矿最有效的选矿工艺。常规浮选工艺流程配置将不同或者相同规格型号的浮选槽逐槽串联,将分级后的矿浆依次流经各槽,各浮选槽从前往后依次完成对胶磷矿的粗选、精选、扫选和再选,得到合格的磷精矿。
[0003]由于胶磷矿难磨,各粒级组成范围较窄,常规分级浓度分级效率差,粗细粒级夹杂严重,难以满足浮选细度要求,因此,需要增加分级给料水量,降低给料浓度,以此提高分级效率,获得符合浮选细度要求的矿浆。常规分级浓度在28%左右,但为提高分级效率,分级后进入浮选的胶磷矿矿浆浓度一般在25%,过程中每降低1%的矿浆浓度,矿浆总体积会增加20-30m3/h,在保证日处理量不降低且浮选槽台数或总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时间进入浮选槽的矿浆流速加大,导致浮选槽调节能力差,特别是在浮选槽容积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矿浆流速加大会导致药剂消耗增大、浮选指标波动增大,杂质难以有效脱除,浮选产品质量难以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流程配置方法,解决在矿浆浓度降低时,导致的浮选药剂消耗增大、浮选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流程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6](1)相同规格浮选机按系列浮选装置并联设置,每一个系列浮选装置由粗选浮选机和精选浮选机构成,相邻系列中粗选浮选机和精选浮选机数量分别相同;
[0007](2)从调浆槽出来的胶磷矿矿浆均匀分配至各系列浮选装置中进行粗选和精选;
[0008](3)粗选后底流进入精选,溢流泡沫作为尾矿,精选后底流为磷精矿,溢流泡沫作为中矿全部返回粗选第1槽再次浮选。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胶磷矿中P2O5含量为18%~28%、MgO含量为2%~10%、SiO2含量>13%,胶磷矿矿浆浓度为20%~28%,磨矿细度-0.074mm含量为70%以上。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浮选机规格为30m3/台或50m3/台。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系列浮选装置设置为双系列,其中单个系列中,粗选浮选机2~3台,精选浮选机3台。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浮选过程中使用捕收剂YP6,用量为0.3~2.0kg/t原矿。
[0013]工作机理:针对难选胶磷矿,在浮选槽台数和容积相同的情况下,将矿浆平均分成2个或多个平行系列并联进行浮选,矿浆单位时间流量将因为多个系列分流而缩短为1/2、1/3

,在一个作业内浮选时间相应增加2倍、3倍

。因矿浆并联分流、流速降低,浮选时间延长,降低泡沫机械夹杂,浮选选择性提高,与串联相比浮选尾矿P2O5含量降低1%~3%,浮选流程由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作业优化为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作业,中矿返回量降低20%~50%。系列浮选装置并联后,浮选调整剂和捕收剂用量分别降低10%~30%。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提高矿浆在每台浮选机上的浮选时间,提高浮选质量,降低药剂消耗和尾矿品位,浮选工艺流程短、配置简单、易于操作控制。
[0016]2.对P2O5含量18%~28%、MgO含量2%~10%、SiO2含量大于13%的难选胶磷矿,通过并联分流浮选,可以将粗选作业浮选时间提高一倍以上、浮选总时间增加6分钟以上,浮选尾矿P2O5含量降低1~3%、药剂消耗降低10~30%。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串联浮选工艺流程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并联浮选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1
[0021]对P2O5含量平均为22%左右、MgO含量平均在5%-6%、SiO2含量平均为13%-15%的难选碳酸盐型胶磷矿,在磨矿细度-0.074mm含量为80-85%、浮选矿浆浓度为20%-26%的情况下,原串联浮选工艺流程为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作业,采用30m3浮选机串联配置,其中粗选3台、精选7台,扫选2台,当处理量为130吨/时,浮选浓度为25%时,矿浆体积为436.34m3/h,浮选时间为8.57min,浮选总时间为36min,捕收剂YP6消耗为1.4kg/t原矿。
[0022]在浮选机台数不变的情况下,将浮选工艺优化再造,配置为两系列并联浮选工艺流程,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作业,采用30m3浮选机并联配置,其中单系列粗选3台、精选3台,从调浆槽出来的胶磷矿矿浆均匀分配至双系列浮选装置中的粗选第1槽内,矿浆依次经粗选、精选,其中粗选后底流进入精选,溢流泡沫作为尾矿进入尾矿库,精选后底流作为磷精矿处理后进入成品库,溢流泡沫作为中矿全部返回粗选第1槽再次进行浮选。
[0023]当处理量为130吨/时,浮选浓度为25%时,矿浆体积为218.17m3/h,粗选浮选时间为17.14min,浮选总时间为42min,捕收剂YP6消耗为1.2kg/t原矿。尾矿中P2O5含量由6.72%降低为5.41%。
[0024]实施例2
[0025]对P2O5含量平均为21%左右、MgO含量平均为5%-6%、SiO2含量平均为13%-15%的难选碳酸盐型胶磷矿,在磨矿细度-0.074mm含量为70-80%、浮选矿浆浓度为24%-28%的情况下,原串联浮选工艺流程为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采用50m3浮选机串联配置,其中粗选3台、精选5台,扫选2台,当处理量为140吨/时,浮选浓度为25%时,矿浆体积为470m3/h,粗选浮选时间为17min,浮选总时间为56min,捕收剂YP6消耗为1.6kg/t原矿。
[0026]在浮选机台数不变的情况下,将浮选工艺优化再造配置为两系列并联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作业,其中单系列粗选2台、精选3台,从调浆槽出来的胶磷矿矿浆均匀分配至双系列浮选装置中的粗选第1槽内,矿浆依次经粗选、精选,其中粗选后底流进入精选,溢流泡沫作为尾矿进入尾矿库,精选后底流作为磷精矿处理后进入成品库,溢流泡沫作为中矿全部返回粗选第1槽再次进行浮选。
[0027]当处理量为140吨/时,浮选浓度为25%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流程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相同规格浮选机按系列浮选装置并联设置,每一个系列浮选装置由粗选浮选机和精选浮选机构成,相邻系列中粗选浮选机和精选浮选机数量分别相同;(2)从调浆槽出来的胶磷矿矿浆均匀分配至各系列浮选装置中进行粗选和精选;(3)粗选后底流进入精选,溢流泡沫作为尾矿,精选后底流为磷精矿,溢流泡沫作为中矿全部返回粗选第1槽再次浮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流程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磷矿中P2O5含量为18%~28%、MgO含量为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稳权张华蔡忠俊庞建涛肖喆赵凤婷张路莉杜雄雁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