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25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包括一显示屏盖板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相配套贴合的液晶面板,所述显示屏盖板下端设有透明区,所述显示屏盖板在所述透明区内与所述液晶面板点胶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通过在显示屏盖板上设置透明区,并在透明区内点胶将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液晶面板贴合,使点胶的区域处于可视状态,后期通过二次元影像测量仪直接对透明区的点胶面积和点胶效果等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且避免了对正常产品的拆卸,减少了因检测产生的坏件损失,且液晶面板可采用结构完整的不良品代替使用,更节约了能源,值得大力推广使用。值得大力推广使用。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屏点胶贴合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显示屏在出厂前,通常要对显示屏的贴合进行抽检,即对显示屏盖板和液晶面板的TFT台阶处的点胶效果进行检测。图1为正常产品的显示屏盖板的示意图,其中a为显示屏盖板的VA区,b为显示屏盖板的油墨区,通常在油墨区进行点胶将显示屏盖板与TFT相贴合。图2为为正常产品的显示屏盖板与液晶面板点胶贴合后的透视图,其中c在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液晶面板间点胶形成的胶点。而传统的对胶点的检测方法有以下两种:1.通过拆解显示屏盖板来检验形成的胶点的效果;2.透过液晶面板的反面半成品玻璃检测胶点的效果。方法1中拆解盖板过程复杂,工作量大,且拆解盖板后TFT台阶处的硅酮胶需要从中间用刀割开,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硅酮胶实际的点胶效果,检测的硅酮胶不是其拆解前的状态,只能做参照;盖板拆解过程中容易造成屏幕破坏,该拆解品只能丢弃,造成损失。方法2需要透过半成品玻璃反面观察硅酮胶的效果,无法测量硅酮胶与盖板的接触面积。透过半成品玻璃检验硅酮胶效果的过程中,如TFT台阶上有ITO线路,容易挡住光线影响测量。如玻璃台阶表面贴了相关不透光材料,将无法透光检到硅酮胶。且对硅酮胶的透明度有一定要求,如使用的是高透明度的硅酮胶,反面透过半成品玻璃将不容易看到硅酮胶的点胶位置,无法观察硅酮胶的点胶气泡。
[0003]基于此,亟需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以准确测量到硅酮胶与盖板的接触面积占比等参数,且不产生破坏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包括一显示屏盖板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相配套贴合的液晶面板,所述显示屏盖板下端设有透明区,所述显示屏盖板在所述透明区内与所述液晶面板点胶贴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液晶面板的顶面为一TFT基板,所述透明区对应所述TFT基板的台阶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盖板整个面均为透明区。
[0008]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盖板上还设有丝印油墨区,所述透明区包括第一透明区和第二透明区,所述第一透明区为VA显示区,所述丝印油墨区环绕所述第一透明区的外围设置,所述第二透明区设于所述丝印油墨区的下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区上边缘为所述丝印油墨区的下边缘,所述第二透明区的下边缘为所述显示屏盖板的下边缘。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区的高度为0.8-1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区包括:第三透明区和第四透明区,所述第三透明区和所述第四透明区分别设于所述显示屏盖板的底部左、右两端上,所述丝印油墨区下部延伸填充至所述第三透明区和所述第四透明区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透明区的右侧边缘与排线左边缘相对齐,所述第四透明区的左边缘与排线右边缘对齐。
[0013]进一步地,所述液晶面板为结构完整的不良品。
[0014]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其通过在显示屏盖板上设置透明区,并在透明区进行点胶将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液晶面板贴合,点胶的区域处于可视状态,后期通过二次元影像测量仪直接对透明区的点胶面积和点胶效果等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且避免了对正常产品的拆解,减少了因硅酮胶胶点检测产生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正常产品的显示屏盖板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正常产品的显示屏盖板与液晶面板点胶贴合后的透视图。
[0017]图3为实施例1中显示屏盖板与液晶面板点胶贴合后的透视图。
[0018]图4为实施例2中显示屏盖板与液晶面板点胶贴合后的透视图。
[0019]图5为实施例3中显示屏盖板与液晶面板点胶贴合后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包括一显示屏盖板10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10相配套贴合的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的顶面为一TFT基板30,所述显示屏盖板10与所述TFT基板30在所述TFT基板30的台阶处进行点胶贴合。所述显示屏盖板10整个面均为透明区,不设有丝印油墨区,所述显示屏盖板10与所述液晶面板点胶贴合。此设计省去了对所述显示屏盖板10的丝印油墨的处理环节,节省了工序节约了原料,且使所述显示屏盖板10与所述TF基板相贴合的硅酮胶胶点40清晰可见,可通过二次元影像测量仪对硅酮胶胶点40的面积大小,硅酮胶胶点40与所述显示屏盖板10的贴合面积及硅酮胶胶点40的气泡情况进行检测,精确度高,对正常产品的胶点情况具有较高的参照价值。且避免了对正常产品进行拆解以检测胶点的问题,节约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
[0023]实施例2
[0024]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包括一显示屏盖板11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11相配套贴合的液晶面板,所述显示屏盖板11上设有丝印油墨区100和透明区,所述透明区包括第一透明区101和第二透明区102,所述第一透明区101为VA显示区,所述丝印油墨区100环绕所述第一透明区101一圈设置,所述第二透明区102设于所述丝印油墨区100的下方。所述第二透明区102对应所述TFT基板31的台阶处,所述显示屏盖板11在所述第二透明区102内与所述TFT基板31的台阶处点胶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区102的上沿距离所述第一透明区101的下沿0.3-0.6mm,从而保证不影响VA区边界,便于
贴合CCD抓点的同时不会遮挡到点硅酮胶后的第二透明区102,以影响检测点胶效果,即两透明区中间设有宽度为0.3-0.6mm的丝印油墨区。如图4所示,所述丝印油墨区100下方均为所述第二透明区102,所述第二透明区102上边缘为所述丝印油墨区100的下边缘,所述第二透明区102的下边缘为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下边缘,满足点胶所需的空间要求。至此,在所述第二透明区102内对所述显示屏盖板11和TFT基板31进行点胶贴合,其胶点41可通过所述第二透明区102进行观察检测,与实施例1相似的,可通过二次元影像测量仪对硅酮胶胶点41的面积大小、硅酮胶胶点41与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贴合面积,及硅酮胶胶点41的气泡情况进行检测,精确度高,对正常产品的胶点情况具有较高的参照价值。
[0025]实施例3
[0026]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与实施例2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透明区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

的底部左、右两端上的第三透明区103和第四透明区104,所述丝印油墨区100

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屏盖板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相配套贴合的液晶面板,所述显示屏盖板下端设有透明区,所述显示屏盖板在所述透明区内与所述液晶面板点胶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的顶面为一TFT基板,所述透明区对应所述TFT基板的台阶处,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TFT基板在该台阶处进行点胶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盖板整个面均为透明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效果的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盖板上还设有丝印油墨区,所述透明区包括第一透明区和第二透明区,所述第一透明区为VA显示区,所述丝印油墨区环绕所述第一透明区的外围设置,所述第二透明区设于所述丝印油墨区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台阶点硅酮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骆志锋卢建灿尹宗兵尹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