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61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1
一种车载发动机(1)的排气结构,该车载发动机(1)的排气结构在发动机主体(2)的一侧配置有进气通路(3),并在另一侧配置有排气通路(4),该车载发动机(1)的排气结构包括:涡轮增压器(14)的涡轮(14T),该涡轮(14T)被配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另一侧并连接于排气通路(4);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该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连接于比涡轮(14T)更下游的排气通路(4);以及第二排气净化装置(22),该第二排气净化装置(22)连接于比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更下游的排气通路(4),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配置为接近涡轮增压器(14)的后方,第二排气净化装置(22)配置为接近发动机主体(2)的另一侧的气缸体(2b)。体(2b)。体(2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管中,设置有用于使废气无害化的排气净化装置。作为相关的排气净化装置,已知氧化催化剂、NOx催化剂以及微粒过滤器等。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161225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2-285836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14-104393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08-1963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0010]在此,相关的排气净化装置通过成为催化剂活化温度以上,才会发挥所期望的性能。因此,排气净化装置小于催化剂活化温度时,为了使排气净化装置升温至催化剂活化温度以上而进行后喷射或排气管喷射。这些喷射次数及喷射量对应于排气净化装置的温度而决定。
[0011]但是,后喷射或排气管喷射会引起燃耗恶化,因此优选抑制在必要的最低限度,由于这个原因,期待将排气净化装置维持在高温。
[0012]因此,本公开是鉴于相关情况而专利技术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将排气净化装置维持为高温的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
[001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0014]根据本公开的一方案,提供一种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所述车载发动机在发动机主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气通路,并在另一侧配置有排气通路,所述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包括:
[0015]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其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侧,并连接于所述排气通路;
[0016]第一排气净化装置,其被设置在比所述涡轮更下游的排气通路;以及
[0017]第二排气净化装置,其被设置在比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更下游的排气通路,
[0018]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为接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后方,
[0019]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为接近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侧的气缸体。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被形成为在从前方观察所述涡轮增压器时,与所述涡轮增压器重叠而隐藏。
[0021]优选地,所述气缸体的下部比所述气缸体的上部向侧方伸出地形成,所述第二排
气净化装置配置为接近所述气缸体的所述上部及所述下部之间的台阶部的上方。
[0022]优选地,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歧管,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以被所述气缸体、所述台阶部以及所述排气歧管围着的方式配置。
[0023]优选地,所述涡轮增压器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前侧,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后侧。
[0024]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后侧,且比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更靠下方。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由氧化催化剂构成。
[0026]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由NOx催化剂构成。
[0027][专利技术效果][0028]根据上述方式,能够容易将排气净化装置维持在高温。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载发动机的概要说明图。
[0030]图2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发动机的主视图。
[0031]图3是发动机的排气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是指车辆的各方向。
[0033]图1是本公开的发动机1的概要说明图。图2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发动机1的主视图。发动机(内燃机)1是被搭载于车辆的多气缸的压缩点火式内燃机,即柴油发动机。图示例表示直列4气缸发动机,但发动机的气缸配置形式、气缸数等是任意的。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发动机1包括发动机主体2、被连接于发动机主体2的进气通路3及排气通路4、燃料喷射装置5。发动机主体2包括气缸盖2a、气缸体2b、曲轴箱2c等的结构部件、以及被容纳在其内部的活塞6、曲轴7、进气阀8a、排气阀8b等的可动构件。气缸体2b的下部13a比气缸体2b的上部13b更向侧方伸出地形成。而且,在气缸体2b的上部13b和下部13a之间,形成有台阶部13c。
[0035]燃料喷射装置5由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形成。燃料喷射装置5包括在高压状态下存储燃料的共轨5a与被连接于共轨5a的喷射器5b。喷射器5b是燃料喷射阀,被设置于各气缸。喷射器5b将从共轨5a所供给的高压燃料直接喷射到气缸9内。
[0036]进气通路3被配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一侧(车辆的左侧)。进气通路3主要由被设置于发动机主体2(尤其是气缸盖2a)的进气歧管10以及被连接于进气歧管10的进气管11所划分而成。进气歧管10被连接于各气缸的进气端口3a,将从进气管11输送来的进气分配供给至各气缸的进气端口3a。进气管11中,从上游侧依次设置有空气滤清器12、涡轮增压器14的压缩机14C、内部冷却器15、以及电子控制式的进气节流阀16。
[0037]排气通路4被配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另一侧(车辆的右侧)。排气通路4主要由被设置于发动机主体2(尤其是气缸盖2a)的排气歧管17和被连接于排气歧管17的排气管18所划分而成。排气歧管17被连接于各气缸的排气端口4a,使从这些排气端口4a输送来的废气集
合。在排气歧管17和排气管18之间设置有涡轮增压器14的涡轮14T。
[0038]另外,在比涡轮14T更下游侧的排气管18上,从上游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第二排气净化装置22、第三排气净化装置23。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由氧化催化剂(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构成。第二排气净化装置22由NOx催化剂构成。第三排气净化装置23由微粒过滤器(下面称为“DPF”)构成。
[0039]可用在第一排气净化装置21中的氧化催化剂氧化并净化排气气体中的未燃成分(碳化氢HC以及一氧化碳CO)。
[0040]氧化催化剂是使许多白金等的贵金属在基材表面上的涂布材料中分散配置而形成的。氧化催化剂具有以HC、CO的氧化时产生的热加热排气气体,升温排气气体的功能。由此,可以促进后段的DPF以及NOx催化剂的活化。特别是柴油发动机的情况,在氧过多的状态下进行燃烧,空气过剩率λ大于1,并排气温度为相对低温。因此,后段的DPF及NOx催化剂不易活化。出于促进其活化的目的,设置有氧化催化剂。
[0041]另外,氧化催化剂还具有将排气中的NO氧化为NO2的功能。相比于NO,NO2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因此该功能在以更低的温度氧化除去后段的DPF所捕获的微粒状物质(PM:Particulate Matter)的方面是有利的。另外,相比于NO,NO2更容易在低温下还原,因此该功能在提高后段的NOx催化剂的还原效率(尤其是小于活性开始温度(低温状态)下的还原效率)的方面是有利的。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所述车载发动机在发动机主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气通路,并在另一侧配置有排气通路,所述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包括: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其被配置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侧,并连接于所述排气通路;第一排气净化装置,其被设置在比所述涡轮更下游的排气通路;以及第二排气净化装置,其被设置在比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更下游的排气通路,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为接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后方,所述第二排气净化装置配置为接近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侧的气缸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所述第一排气净化装置被形成为在从前方观察所述涡轮增压器时,与所述涡轮增压器重叠而隐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发动机的排气结构,所述气缸体的下部比所述气缸体的上部向侧方伸出地形成,所述第二排气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粕谷圭佑
申请(专利权)人: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