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736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包括车、精铣、精车步骤;车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圆柱形长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属于壳体类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因为核电站较传统火力发电厂更具高效性和清洁性的优点,故近年来核电站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但是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却更是重中之重;稳压器是核电站常用的设备之一,具有调节压力的作用,其性能的优劣对于核电站的安全与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流体分配罩壳是稳压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形为球面不易装夹,且属于薄壁壳,需加工的孔数量多,采用传统装夹方式进行加工中容易变形,导致形状及尺寸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包括车、精铣、精车三个步骤;
[0006]车的步骤如下:
[0007]步骤一,将圆柱形长130
±
0.5、直径220
±
0.5的毛坯件,车平轴向端面去除表面氧化损坏层,光出即可;
[0008]步骤二,车毛坯件外圆,保证尺寸20,车毛坯直径保证≥φ216;
[0009]步骤三,沿轴向钻φ50工艺孔,深度48;镗内孔,保证尺寸φ及尺寸20;车内球面,保证内球半径尺寸SR100
±
3;
[0010]步骤四,调头,使用工装体与内球面装配,从直径≥φ216的外径处装夹外球面并校正,车平端面,保证长≥127;
[0011]步骤五,车外球面,保证壁厚尺寸6
±
0.1及总高度126;而后去除飞边毛刺;
[0012]精铣的步骤如下:
[0013]取车加工完成后的待成型件,夹持φ216的外圆,工装体对其进行支撑;钻366-φ9.5
±
0.2孔,而后钻3-φ10
±
0.2工艺孔,
[0014]精车的步骤如下:
[0015]步骤一,夹持φ216外圆,以外圆、端面及3-Φ10
±
0.2工艺孔为基准校正工件:
[0016]步骤二,将装夹用预留尺寸20的工艺夹头车掉,保证3-R5
±
0.1;而后去除飞边毛刺。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预留尺寸20的工艺夹头及工装体的支撑下,加工时不变形,加工后流体分配罩壳获得的形状及尺寸合格。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毛坯件主视图;
[0019]图2是经车后的流体分配罩壳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工装体示意图;
[0021]图4是工装体与毛坯件内球面装配示意图;
[0022]图5是流体分配罩壳成型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E向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5]参见图1至图6所示。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包括车、精铣、精车三个步骤;
[0027]在LTC-35CL型号的数控卧式车床上进行的车加工的步骤如下:
[0028]步骤一,将半精加工后的毛坯件,毛坯件要满足NB/T 47010-2017Ⅱ级的要求,圆柱形的毛坯件长130
±
0.5、直径220
±
0.5,毛坯件如图1所示,车平轴向端面去除表面氧化损坏层,光出即可;
[0029]步骤二,车毛坯件外圆,保证尺寸20,车毛坯直径保证≥φ216,如图2所示;
[0030]步骤三,沿轴向钻φ50工艺孔,深度48;镗内孔,保证尺寸φ及尺寸20;车内球面,保证内球半径尺寸SR100
±
3;
[0031]步骤四,调头,使用工装体与内球面装配,如图4所示,工装体如图3所示,从直径≥φ216的外径处装夹外球面并校正,车平端面,保证长≥127;
[0032]步骤五,车外球面,保证壁厚尺寸6
±
0.1及总高度126;而后去除飞边毛刺;
[0033]在型号为VB-825A的加工中心进行的精铣加工的步骤如下:
[0034]取车加工完成后的待成型件,夹持φ216的外圆,工装体对其进行支撑;钻366-φ9.5
±
0.2孔,而后钻3-φ10
±
0.2工艺孔,以内球面轴向线相切的轴向线存在的孔的为一排,同一排的孔,同一排的孔,每一排孔的第一个孔开在180
°
方向处,分度头周向转动角度为:360
°
/本排孔的数量;不同排的孔,每钻完一排孔,分度头侧向扳动角度:{(90
°
-第1排孔的中心与球心连线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最后一排孔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总排数-1)},参照图5、图6所示;
[0035]分度头的转动角度计算如下:
[0036][0037]注:分度头的转动角度值非整数时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用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的方法的合理性论证如下:第1排孔是最密的,由角度四舍五入的偏差导致的孔位置误差也最易导致第1排尺寸干涉,即只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导致的第1排孔的位置偏差不会导致第1排尺寸干涉,其余各排孔就不会产生尺寸干涉。按最大角度偏差量推算孔位置偏差量的过程如下:
[0038][0039]而第1排任意两相邻孔的中心距为12.7,孔径为9.5,所以相邻孔边缘最下距离约为12.7-9.5≈3.2,远大于0.46,故合理;
[0040]加工中心的数控程序如下:
[0041]G90 G80 G40 G49 G17 G15;
[0042]G54 G0 X0 Y0;
[0043]M03 S300;
[0044]Z100.;
[0045]M08;
[0046]G98 G73 X0. Y0. Z-30. R1. Q2. F30;
[0047]G0 Z200.;
[0048]M05;
[0049]M30;
[0050]在LTC-35CL型号的数控卧式车床进行的精车加工的步骤如下:
[0051]步骤一,参见图5,夹持φ216外圆,以外圆、端面及3-Φ10
±
0.2工艺孔为基准校正工件:
[0052]步骤二,将装夹用预留尺寸20的工艺夹头车掉,保证3-R5
±
0.1;而后去除飞边毛
刺。
[0053]在预留尺寸20的工艺夹头及工装体的支撑下,加工时不变形,加工后流体分配罩壳获得的形状及尺寸合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括车、精铣、精车三个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取半精加工后的为圆柱形长130
±
0.5、直径220
±
0.5的毛坯件,车平轴向端面去除表面氧化损坏层,光出即可;步骤二,车毛坯件外圆,保证尺寸20,车毛坯直径保证≥φ216;步骤三,沿轴向钻φ50工艺孔,深度48;镗内孔,保证尺寸φ及尺寸20,车内球面,保证内球半径尺寸SR100
±
3;步骤四,调头,使用工装体与内球面装配,从直径≥φ216的外径处装夹外球面并校正,车平端面,保证长≥127;步骤五,车外球面,保证壁厚尺寸6
±
0.1及总高度126;而后去除飞边毛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分配罩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铣的步骤如下:取车加工完成后的待成型件,夹持φ216的外圆,工装体对其进行支撑;钻366-φ9.5
±
0.2孔,而后钻3-φ10
±
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贾达永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