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模的混凝土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03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拆模的混凝土模板,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拆模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容易损伤混凝土墙体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模板主体,模板主体上设有四组顶起单元,每个顶起单元包括一个开设在模板主体内侧的矩形槽,矩形槽内安装有一个矩形板,矩形板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柱塞,模板主体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柱塞缸,柱塞外端伸入柱塞缸内,模板主体的外侧固定有一个活塞缸,活塞缸内安装有一个活塞,每个柱塞缸的外端与活塞缸的内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液管,活塞向内运动可通过液压将四个矩形板推出矩形槽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省力地拆除模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难度,同时又避免了撬杠撬模板时对墙体的损伤。同时又避免了撬杠撬模板时对墙体的损伤。同时又避免了撬杠撬模板时对墙体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拆模的混凝土模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快速拆模的混凝土模板。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浇筑是目前浇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序,支设好模板后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后将模板拆除;目前拆除模板一般采用撬杠砸入模板与墙体之间,以墙体为施力点一点点的将模板拆除,由于撬杠不容易插入模板与墙体之间,这种方式工作效率极低,非常费力,工作量大,且需要在垂直于墙体的方向撬动撬杠,如果是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拆模工作,便没有足够的空间使用较长的撬杠,便会更加费力,而且,撬杠也会损伤混凝土墙体;目前虽然也存在一些拆模设备,但大多都是利用支架或起吊设备将模板拉掉,这种设备体积大,移动不便,特别是在狭小和凌乱的施工环境下使用非常不便,因此适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拆模的混凝土模板,有效的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拆模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容易损伤混凝土墙体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拆模的混凝土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模板主体上设有四组顶起单元,四组顶起单元成矩形分布在模板主体的四个角处,每个顶起单元包括一个开设在模板主体内侧的矩形槽,矩形槽内安装有一个矩形板,矩形板的与模板主体的内侧面平齐,矩形板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柱塞,模板主体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与柱塞同轴的柱塞缸,柱塞外端伸入柱塞缸内,模板主体的外侧的中心区域固定有一个活塞缸,活塞缸内安装有一个活塞,每个柱塞缸的外端与活塞缸的内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液管,活塞的内侧与每个柱塞的外侧均充满液压油;活塞缸的外端面上旋装有一个螺纹杆,螺纹杆的内端伸入活塞缸内且与活塞的端面接触,旋拧螺纹杆可推动活塞在活塞缸内运动。
[0005]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省力地拆除模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难度,同时又避免了撬杠撬模板时对墙体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07]图2本专利技术为未拆模时的侧视剖视图。
[0008]图3为本专利技术拆模时的侧视剖视图。
[0009]图4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图。
[0010]图5为图3中B位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5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模板主体1,模板主体1上设有四组顶起单元,四组顶
起单元成矩形分布在模板主体1的四个角处,每个顶起单元包括一个开设在模板主体1内侧的矩形槽2,矩形槽2内安装有一个矩形板3,矩形板3的与模板主体1的内侧面平齐,矩形板3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柱塞4,模板主体1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与柱塞4同轴的柱塞缸5,柱塞4外端伸入柱塞缸5内,模板主体1的外侧的中心区域固定有一个活塞缸6,活塞缸6内安装有一个活塞7,每个柱塞缸5的外端与活塞缸6的内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液管8,活塞7的内侧与每个柱塞4的外侧均充满液压油;活塞缸6的外端面上旋装有一个螺纹杆9,螺纹杆9的内端伸入活塞缸6内且与活塞7的端面接触,旋拧螺纹杆9可推动活塞7在活塞缸6内运动。
[0013]所述的螺纹杆9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大齿轮10,模板主体1的外侧面上安装有一个与大齿轮10啮合的小齿轮11,小齿轮11的外端面上固定有一个环耳12,小齿轮11的轴向厚度大于大齿轮10的轴向厚度,使大齿轮10在活塞7的移动行程内始终与小齿轮11啮合;在环耳12内插入撬杠可转动小齿轮11,小齿轮11通过大齿轮10带动第二卷线轮转动,起到省力作用。
[0014]每个所述的柱塞4外端与柱塞缸5的外端均连接有一个拉簧13,柱塞缸5内泄压后拉簧13可使柱塞4自动复位。
[0015]所述的螺纹杆9与活塞缸6之间的配合螺纹为非自锁螺纹,外力撤掉后螺纹杆9可自由转动从而使活塞7可移动,在拉簧13的作用下液压油自动回流至活塞缸6,以使柱塞4复位。
[0016]本专利技术的模板主体1在支模前,在拉簧13的作用下,矩形板3位于矩形槽2内,矩形板3的内侧面与模板主体1的内侧面平齐,构成一个平整的模板面;在待浇筑的墙体两侧支设好模板主体1后便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0017]当混凝土凝固后需要拆模时,用一根撬杠插入小齿轮11上的环耳12内,通过撬杠转动小齿轮11,小齿轮11带动大齿轮10转动,大齿轮10带动螺纹杆9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螺纹杆9向内运动从而推动活塞7向内运动,活塞7向内运动会将活塞缸6内的液压油经四个液管8压入四个柱塞缸5内,从而推动四个柱塞4与矩形板3相对模板主体1向内侧移动,由于矩形板3内侧面紧贴墙体,因此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四个平板会将模板主体1从四角处向外侧顶,从而使模板主体1与墙体脱离,实现方便快速且省力的拆模工作。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模板主体1上设置可活动的矩形板3,在拆模时通过矩形板3可快速地将模板主体1与混凝土墙体脱离,整个过程方便省力,不需再用撬杠反复撬模板,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难度,同时又避免了撬杠撬模板时对墙体的损伤;另外,相对于目前的其他拆模装置,本专利技术不需大体积的外设支撑设备和拉拽设备,而且撬杠是在平行于墙面的平面内转动,对施工空间要求小,在狭小或凌乱的施工空间内也可适用,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拆模的混凝土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模板主体(1)上设有四组顶起单元,四组顶起单元成矩形分布在模板主体(1)的四个角处,每个顶起单元包括一个开设在模板主体(1)内侧的矩形槽(2),矩形槽(2)内安装有一个矩形板(3),矩形板(3)的与模板主体(1)的内侧面平齐,矩形板(3)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柱塞(4),模板主体(1)的外侧面固定有一个与柱塞(4)同轴的柱塞缸(5),柱塞(4)外端伸入柱塞缸(5)内,模板主体(1)的外侧的中心区域固定有一个活塞缸(6),活塞缸(6)内安装有一个活塞(7),每个柱塞缸(5)的外端与活塞缸(6)的内端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液管(8),活塞(7)的内侧与每个柱塞(4)的外侧均充满液压油;活塞缸(6)的外端面上旋装有一个螺纹杆(9),螺纹杆(9)的内端伸入活塞缸(6)内且与活塞(7)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峰张震李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