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设备的安装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91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GIS设备的安装基础,若干个锚固钢筋焊接在条形板上,每个条形板上至少两个锚固钢筋的底面上焊接有支撑板,两个条形板通过对应地支撑板相互平行地置于压型钢板上,条形板、锚固钢筋、支撑板以及压型钢板预埋在埋件层内;若干根钢梁布置在两条形板的上方,在每根钢梁上焊接两个刚墩,钢梁两端的刚墩对应焊接在两条形板上,钢梁以及刚墩置于土面层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使得GIS室楼板浇注和养护等工序不必滞后于设备厂家资料,实现提前施工,可有效减少变电站架设工期,可根据实际工程的中土面层轻高度选择合适高度的钢支墩,工程适应性强;钢梁上开孔可供土面层钢筋及管线通过,防止土面层中混凝土层开裂。防止土面层中混凝土层开裂。防止土面层中混凝土层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IS设备的安装基础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GIS设备的安装基础。
[0003]
技术介绍

[0004]在国内常规的变电站建设、设计模式中,GIS基础埋件需根据中标厂家提供的设备资料进行设计。埋件通常采用槽钢或钢板,与配电装置楼结构楼板同期进行施工,在槽钢或钢板下设置方形埋件,方形埋件通过锚筋与变电站配电装置楼结构楼板连接。该基础设计形式需根据厂家提供的设备资料进行设计,通常厂家的设备资料提供滞后于配电装置楼的设计、施工进度,造成现场施工进度施工受制于GIS厂家的设备资料,使得建设周期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0005]而且变电站GIS室建设时,电气设备基座及结构层楼板间需设置300mm以上的轻质混凝土填充层,填充层内需设置电缆沟供电缆走线。由于填充层厚度较厚,为了防止混凝土开裂,需在轻质混凝土上部配置钢筋。现行设计方法中的GIS横向埋采用槽钢或钢板,均为实腹结构,阻碍了钢筋、电缆等管线的敷设,给现场施工带来不便。现场实际施工时,一般将钢筋网片于横向埋件阻碍处截断,降低了轻质混凝土面层的抗裂能力,变电站长期投运下,轻质混凝土面层会出现开裂现象,给运行维护带来安全隐患。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GIS设备的安装基础,本技术使用钢梁替代原先的横向埋件,使用条形板替代原先的方形埋件,在GIS厂家资料未提供前,先进行配电装置楼的土建施工(即埋件层施工),在需布置GIS设备的楼板上埋设纵向埋件。待GIS厂家资料确定后,再根据设备资料要求确定钢梁的具体位置,并将其与条形板埋件焊接牢固,最后GIS室内其他电缆沟、电缆等施工完成后,浇筑轻质混凝土并形成土面层。
[0008]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0009]一种GIS设备的安装基础,包括条形板、锚固钢筋、支撑板、压型钢板、钢梁、刚墩、埋件层和土面层,若干个锚固钢筋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地焊接在条形板上,每个条形板上至少两个锚固钢筋的底面上焊接有支撑板,两个条形板通过对应地支撑板相互平行地置于压型钢板上,所述条形板、锚固钢筋、支撑板以及压型钢板预埋在埋件层内;
[0010]若干根钢梁按照GIS设备的安装尺寸相互平行地布置在两条形板的上方,在每根钢梁上设有若干个用于钢筋或管线排布的安装孔,所有钢梁上的至少一对应位置处的安装孔同轴布置,在每根钢梁上焊接两个刚墩,钢梁两端的刚墩对应焊接在两条形板上,钢梁以及刚墩置于土面层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埋件层与土面层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板与钢梁相互垂直。
[0013]进一步地,所述钢梁的顶面高于土面层顶面或者与土面层顶面齐平。
[0014]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板由若干个矩形状的板体拼接而成,相邻板体之间留有拼装缝。
[0015]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上设有溢浆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长度为1m或者1.5m。
[0017]进一步地,所述锚固钢筋包括两个直角钢筋体,两个直角钢筋体的竖直边焊接在条形板的底面上,两个直角钢筋体的水平边背向设置,支撑板焊接在对应锚固钢筋中两直角钢筋体的水平边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锚固钢筋上的支撑板支撑在压型钢板的锋面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钢梁和刚墩的截面均为H形结构,在钢梁上设有若干加强板。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在施工时,条形板可在电气设备资料提供前,沿设备方向埋设于楼板结构中,每一设备间隔至少埋设两根条形板,条形板平行且间隔布置,因此可以覆盖所有钢梁可能安装的位置,实现GIS设备资料提供前进行变电站结构施工的目标,利于节约建设工期,保障工程质量。由此产生的有益效果为:GIS室楼板浇注和养护等工序不必滞后于设备厂家资料,实现提前施工,可有效减少变电站架设工期,可根据实际工程的中土面层轻高度选择合适高度的钢梁,工程适应性强;钢梁上开孔可供土面层钢筋及管线通过,防止土面层中混凝土层开裂。
[0022]附图说明:
[0023]图 1 为本技术中条形板、压型钢板和钢梁的布置结构图。
[0024]图 2 为本技术中钢梁在埋件层上的结构图。
[0025]图 3 为GIS设备在本技术安装基础的结构图。
[0026]图 4 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 5 为本技术中的钢梁的结构图。
[0028]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如图1至图5,本技术一种GIS设备的安装基础,包括条形板11、锚固钢筋12、支撑板13、钢梁31、刚墩32、埋件层10、土面层20和具有锋面以及谷面的压型钢板2。
[0031]若干个锚固钢筋12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地焊接在条形板11上,每个条形板11上至少两个锚固钢筋12的底面上焊接有支撑板13,两个条形板11通过对应地支撑板13相互平行地置于压型钢板2的锋面上,条形板11、锚固钢筋12、支撑板13以及压型钢板2预埋在埋件层10内,条形板11的上端面与埋件层10的上端面相齐平。
[0032]若干根钢梁31按照GIS设备的安装尺寸相互平行地布置在两条形板11的上方,且钢梁31与条形板11相互垂直布置。
[0033]在每根钢梁31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钢筋或管线排布的安装孔30,所有钢梁31上的至少一对应位置处的安装孔30同轴布置,在每根钢梁31上焊接两个刚墩32,钢梁31两端的刚墩32对应焊接在两条形板11上,钢梁31以及刚墩32置于土面层20内。
[0034]本技术中的埋件层10与土面层20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埋件层10的施工过程不需要电气设备资料,由于条形板11设计成条状,因此可以覆盖所有钢梁31可能埋设的位置。
[0035]本技术中的钢梁31的顶面高于土面层顶面或者与土面层顶面齐平,方便GIS设备的安装,GIS设备可以焊接或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钢梁31上。
[0036]条形板11由若干个矩形状的板体111拼接而成,相邻板体之间留有拼装缝。板体
111的长度为1m或者1.5m两种标准长度,方便模块化生产。
[0037]在板体111上设有若干个直径50mm,间距250mm的溢浆孔112,溢浆孔沿板体111长边方向单排排列,溢浆孔方便混凝土振捣成型。
[0038]本技术中的锚固钢筋12包括两个直角钢筋体121,两个直角钢筋体121的竖直边焊接在条形板11的底面上,两个直角钢筋体121的水平边背向设置形成支撑脚结构,支撑板13焊接在对应锚固钢筋12中两直角钢筋体121的水平边上。
[0039]若干个直角钢筋体121均匀且并列布置,锚固钢筋12底角形成支撑脚结构,锚固钢筋12以及条形板11之间形成“钢筋笼”的结构,保证埋件层10的强度。
[0040]本技术中钢梁31和刚墩32的截面均为H形结构,为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IS设备的安装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板(11)、锚固钢筋(12)、支撑板(13)、压型钢板(2)、钢梁(31)、刚墩(32)、埋件层(10)和土面层(20),若干个锚固钢筋(12)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地焊接在条形板(11)上,每个条形板(11)上至少两个锚固钢筋(12)的底面上焊接有支撑板(13),两个条形板(11)通过对应地支撑板(13)相互平行地置于压型钢板(2)上,所述条形板(11)、锚固钢筋(12)、支撑板(13)以及压型钢板(2)预埋在埋件层(10)内;若干根钢梁(31)按照GIS设备的安装尺寸相互平行地布置在两条形板(11)的上方,在每根钢梁(3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钢筋或管线排布的安装孔(30),所有钢梁(31)上的至少一对应位置处的安装孔(30)同轴布置,在每根钢梁(31)上焊接两个刚墩(32),钢梁(31)两端的刚墩(32)对应焊接在两条形板(11)上,钢梁(31)以及刚墩(32)置于土面层(20)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设备的安装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埋件层(10)与土面层(20)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设备的安装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11)与钢梁(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成建姜海鹏徐铼百宇涛施圣东韦炜王球冯鹏张大长薛玉丽季鹏王鑫刘浩梁雯戚文石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