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弯强度高的预制楼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72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7
一种抗弯强度高的预制楼板结构,其具备较高的抗弯强度,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楼板结构,包括楼板本体,横向钢筋,纵向钢筋,短钢筋条,楼板本体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道上凸起条块与下凸起条块,上凸起条块与下凸起条块排列方向是垂直的,横向钢筋上被折弯形成朝上凸起,其排列设置在楼板本体内的偏上方位置,而其上的朝上凸起处在上凸起条块内,纵向钢筋上被折弯形成朝下凸起,其排列设置在楼板本体内的偏下方位置,而其上的朝下凸起处在下凸起条块内,短钢筋条排列固定在纵向钢筋上,短钢筋条的顶端一直向上伸入到上凸起条块内,上凸起条块与下凸起条块起到肋梁的作用,能够对楼板的横向抗弯强度及纵向抗弯强度均形成较大提高。形成较大提高。形成较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弯强度高的预制楼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楼板
,尤其涉及一种抗弯强度高的预制楼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楼板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之一,一般厚度在10cm或者12cm,其主要对所处楼层的活动荷载进行承担,并不对建筑物整体起到承担受力作用,反而如果楼板的厚度过大,导致自重较重会加重其他结构构件如柱梁结构的荷载,所以楼板的厚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如果楼板的面积较大,因为自重影响以及上方荷载的影响会在其中部位置形成向下弯曲的趋势,所以需要对这种面积大,长度长的楼板进行结构加强,以增加其自身抗弯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弯强度高的预制楼板结构,其具备较高的抗弯强度,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楼板结构,具体包括楼板本体,横向钢筋,纵向钢筋,短钢筋条,所述楼板本体为具备一定厚度的矩形状板体结构,其采用混凝土预制浇筑而成,所述楼板本体的上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多道上凸起条块,其下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多道下凸起条块,所述上凸起条块与下凸起条块的截面尺寸相同,且两者截面均为等腰梯形状,两者的排列间距相同,但是,所述上凸起条块与下凸起条块保持垂直关系,即上凸起条块与下凸起条块排列方向是垂直的,一个属于横向排列,另一个属于纵向排列,所述楼板本体与上凸起条块以及下凸起条块属于一体浇筑而成,所述横向钢筋上被折弯形成朝上凸起,所述朝上凸起相对排列设置,其排列间距等于上凸起条块的排列间距,朝上凸起的轮廓也同样为等腰梯形状,但朝上凸起的轮廓尺寸小于上凸起条块的截面尺寸,所述横向钢筋排列设置在楼板本体内的偏上方位置,而其上的朝上凸起处在上凸起条块内,所述横向钢筋与上凸起条块保持垂直关系,即横向钢筋的排列方向与上凸起条块的排列方向是垂直的,所述纵向钢筋上被折弯形成朝下凸起,所述朝下凸起相对排列设置,其排列间距等于下凸起条块的排列间距,朝下凸起的轮廓也同样为等腰梯形状,但朝下凸起的轮廓尺寸小于下凸起条块的截面尺寸,所述纵向钢筋排列设置在楼板本体内的偏下方位置,而其上的朝下凸起处在下凸起条块内,所述纵向钢筋与下凸起条块保持垂直关系,即纵向钢筋的排列方向与下凸起条块的排列方向是垂直的,所述短钢筋条排列固定设置在纵向钢筋上,短钢筋条的底端与纵向钢筋上的朝下凸起的底侧焊接固定,且短钢筋条与纵向钢筋处于垂直关系,短钢筋条的顶端一直向上伸入到上凸起条块内,且短钢筋条的顶端部位与横向钢筋上的朝上凸起的顶侧接触。
[0004]本技术的优势是,楼板本体的上侧与下侧分别排列设置有上凸起条块与下凸起条块,其起到肋梁的作用,则能够对楼板的横向抗弯强度及纵向抗弯强度均形成较大提高,使得整体抗弯强度增强,另外,相对楼板本体,增加的上凸起条块与下凸起条块,由于存在排列间距,并未对楼板整体的自重造成很高增加,所以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楼板结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楼板本体内偏上方部位与上凸起条块内排列设置有上部板筋,所述上部板筋与横向钢筋接触交叉,且上部板筋与横向钢筋处于垂直关系,绑扎布置时可以对上部板筋与横向钢筋的交叉接触部位进行绑扎,所述楼板本体内偏下方部位与下凸起条块内排列设置有下部板筋,所述下部板筋与纵向钢筋接触交叉,且下部板筋与纵向钢筋处于垂直关系,绑扎布置时可以对下部板筋与纵向钢筋的交叉接触部位进行绑扎,增加上部板筋与下部板筋能够提高本技术楼板的整体抗拉抗弯强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楼板本体的内部中部位置横向与纵向排列有交叉设置的中部板筋,即中部板筋存在横向与纵向两种排列方式,其中间交叉部位以及与短钢筋条接触部位可以进行绑扎,能够进一步提高本技术楼板的整体抗拉抗弯强度。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中内部存在的钢筋的单独裸露立体示意图。
[0009]图3为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
[0010]图4为图1中的B-B截面示意图。
[0011]图5为本技术改进实施例中内部存在的钢筋的单独裸露立体示意图(相互分离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3]一种抗弯强度高的预制楼板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楼板本体1,横向钢筋2,纵向钢筋3,短钢筋条4,所述楼板本体1为具备一定厚度的矩形状板体结构,其采用混凝土预制浇筑而成,所述楼板本体1的上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多道上凸起条块11,其下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多道下凸起条块12,所述上凸起条块11与下凸起条块12的截面尺寸相同,且两者截面均为等腰梯形状,两者的排列间距相同,但是,所述上凸起条块11与下凸起条块12保持垂直关系,即上凸起条块11与下凸起条块12排列方向是垂直的,一个属于横向排列,另一个属于纵向排列,所述楼板本体1与上凸起条块11以及下凸起条块12属于一体浇筑而成,所述横向钢筋2上被折弯形成朝上凸起21,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朝上凸起21相对排列设置,其排列间距等于上凸起条块11的排列间距,朝上凸起21的轮廓也同样为等腰梯形状,但朝上凸起21的轮廓尺寸小于上凸起条块11的截面尺寸,所述横向钢筋2排列设置在楼板本体1内的偏上方位置,而其上的朝上凸起21处在上凸起条块11内,所述横向钢筋2与上凸起条块11保持垂直关系,即横向钢筋2的排列方向与上凸起条块11的排列方向是垂直的,所述纵向钢筋3上被折弯形成朝下凸起31,如图2及图4所示,所述朝下凸起31相对排列设置,其排列间距等于下凸起条块12的排列间距,朝下凸起31的轮廓也同样为等腰梯形状,但朝下凸起31的轮廓尺寸小于下凸起条块12的截面尺寸,所述纵向钢筋3排列设置在楼板本体1内的偏下方位置,而其上的朝下凸起31处在下凸起条块12内,所述纵向钢筋3与下凸起条块12保持垂直关系,即纵向钢筋3的排列方向与下凸起条块12的排列方向是垂直的,所述短钢筋条4排列固定设置在纵向钢筋3上,如图2及图4所示,短钢筋条4的底端与纵向钢筋3上的朝下凸起31的底侧焊接固定,且短钢筋条4与纵向钢筋3处于垂直关系,短钢筋条4的顶端一直向上伸入到
上凸起条块11内,且短钢筋条4的顶端部位与横向钢筋2上的朝上凸起21的顶侧接触。
[0014]本技术的优势是,楼板本体1的上侧与下侧分别排列设置有上凸起条块11与下凸起条块12,其起到肋梁的作用,则能够对楼板的横向抗弯强度及纵向抗弯强度均形成较大提高,使得整体抗弯强度增强,另外,相对楼板本体1,增加的上凸起条块11与下凸起条块12,由于存在排列间距,并未对楼板整体的自重造成很高增加,所以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楼板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楼板本体1内偏上方部位与上凸起条块11内排列设置有上部板筋51,如图3及图5所示,所述上部板筋51与横向钢筋2接触交叉,且上部板筋51与横向钢筋2处于垂直关系,绑扎布置时可以对上部板筋51与横向钢筋2的交叉接触部位进行绑扎,所述楼板本体1内偏下方部位与下凸起条块12内排列设置有下部板筋52,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下部板筋52与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弯强度高的预制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本体(1),横向钢筋(2),纵向钢筋(3),短钢筋条(4),所述楼板本体(1)为具备一定厚度的矩形状板体结构,其采用混凝土预制浇筑而成,所述楼板本体(1)的上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多道上凸起条块(11),其下侧面上排列设置有多道下凸起条块(12),所述上凸起条块(11)与下凸起条块(12)的截面尺寸相同,且两者截面均为等腰梯形状,两者的排列间距相同,但是,所述上凸起条块(11)与下凸起条块(12)保持垂直关系,所述楼板本体(1)与上凸起条块(11)以及下凸起条块(12)属于一体浇筑而成,所述横向钢筋(2)上被折弯形成朝上凸起(21),所述朝上凸起(21)相对排列设置,其排列间距等于上凸起条块(11)的排列间距,朝上凸起(21)的轮廓也同样为等腰梯形状,但朝上凸起(21)的轮廓尺寸小于上凸起条块(11)的截面尺寸,所述横向钢筋(2)排列设置在楼板本体(1)内的偏上方位置,而其上的朝上凸起(21)处在上凸起条块(11)内,所述横向钢筋(2)与上凸起条块(11)保持垂直关系,所述纵向钢筋(3)上被折弯形成朝下凸起(31),所述朝下凸起(31)相对排列设置,其排列间距等于下凸起条块(12)的排列间距,朝下凸起(31)的轮廓也同样为等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安泰地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