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72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器组件和车辆,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齿圈、差速器壳体和缓冲件,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齿圈相连;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齿圈之间以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齿圈发生相对位移时缓冲所述齿圈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的周向冲击力。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差速器组件,该差速器组件中设置有缓冲件,有效地缓冲了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周向冲击力,提高了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体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体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器组件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差速器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差速器壳体与齿圈固定连接,齿圈上的扭矩能够传递至减速器壳体,以完成差速器扭矩的传递。但在扭矩的传递过程中,齿圈由无扭矩状态突然转换为扭矩状态,齿圈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此冲击力会传递给差速器壳体,造成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周向冲击力增大,破环齿圈与差速器壳体间的连接,甚至造成齿圈与差速器壳体间的配合失效,车辆存在行驶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差速器组件。该差速器组件中设置有缓冲件,有效地缓冲了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周向冲击力,提高了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差速器组件的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的差速器组件包括:齿圈、差速器壳体和缓冲件,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齿圈相连;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齿圈之间以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齿圈发生相对位移时缓冲所述齿圈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的周向冲击力。
[0006]根据本技术的差速器组件,通过在差速器壳体与齿圈之间设置缓冲件,缓冲件能够有效地缓冲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周向冲击力,使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可靠,大大地降低了差速器壳体与齿圈之间配合失效的概率,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齿圈上设置第一配合部,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止抵,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止抵。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所述齿圈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为设置于所述齿圈上的第一止抵壁,所述第二配合部构造为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的第二止抵壁,所述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止抵壁止抵,所述缓冲件的一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止抵壁止抵。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齿圈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差速器壳体敞开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沿所述齿圈径向延伸的内壁构造为所述第一止抵壁;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齿圈敞开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沿所述差速器壳体径向延伸的内壁构造为所述第二止抵壁。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容纳槽彼此正对。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齿圈与所述差速器壳体通过紧固件固定。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齿圈上设置有在轴向上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正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缓冲件构造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0015]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
[0016]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差速器组件,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差速器组件,该差速器组件中设置有缓冲件,有效地缓冲了差速器壳体与齿圈之间的周向冲击力,提高了差速器壳体与齿圈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差速器壳体与齿圈之间出现配合失效的概率,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差速器组件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差速器组件沿所述差速器壳体半径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差速器壳体与齿圈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缓冲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差速器组件100,
[0025]齿圈110,第一容纳槽111,第一止抵壁111a,差速器壳体120,
[0026]第二容纳槽121,第二止抵壁121a,缓冲件130,紧固件1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相关技术中,差速器壳体与齿圈固定连接,齿圈上的扭矩能够传递至减速器壳体,以完成差速器扭矩的传递。但在扭矩的传递过程中,齿圈由无扭矩状态突然转换为扭矩状态,齿圈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此冲击力会传递给差速器壳体,造成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周向冲击力增大,破环齿圈与差速器壳体间的配合,甚至造成齿圈与差速器壳体间的配合失效,车辆存在行驶安全隐患。
[0029]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组件100。
[0030]根据本技术的差速器组件100包括齿圈110、差速器壳体120和缓冲件130,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相连;缓冲件130设置于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之间以在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发生相对位移时缓冲齿圈110与差速器壳体120之间的周向冲击力。
[0031]在齿圈110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壳体120的过程中,差速器壳体120由无扭矩状态到扭矩状态的瞬间,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之间会产生巨大的周向冲击力,通过在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之间设置缓冲件130,缓冲件130能产生与周向冲击力相反的缓冲力,以抵消至少部分周向冲击力,从而缓冲了差速器壳体120和齿圈110间的周向冲击力,降低了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之间配合发生失效的概率。
[0032]根据本技术的差速器组件100,通过在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之间设置缓冲件130,缓冲件130能够有效地缓冲齿圈110与差速器壳体120之间的周向冲击力,大大地降低了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之间配合失效的概率,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003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齿圈110上设置第一配合部,差速器壳体120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缓冲件130的一端与第一配合部止抵,缓冲件130的另一端与第二配合部止抵,缓冲件130设置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这样,当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发生相对位移时,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从而压缩或是拉伸缓冲件130,以使缓冲件130产生形变,同时缓冲件130上产生与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缓冲力,以减小差速器壳体120与齿圈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齿圈(110);差速器壳体(120),所述差速器壳体(120)与所述齿圈(110)相连;缓冲件(130),所述缓冲件(130)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120)与所述齿圈(110)之间以在所述差速器壳体(120)与所述齿圈(110)发生相对位移时缓冲所述齿圈(110)与所述差速器壳体(120)之间的周向冲击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110)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差速器壳体(120)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缓冲件(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止抵,所述缓冲件(1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止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所述齿圈(1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为设置于所述齿圈(110)上的第一止抵壁(111a),所述第二配合部构造为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120)上的第二止抵壁(121a),所述缓冲件(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止抵壁(111a)止抵,所述缓冲件(130)的一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止抵壁(121a)止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涛吴玉柱李建勇贾玉灵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