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36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能器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蓄能器包括:蓄能器壳体,所述蓄能器壳体上形成有气体充注口、液喷口和通断口;活塞,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蓄能器壳体内,所述活塞将所述蓄能器壳体内部分隔成气体腔和液体腔,所述气体腔与所述气体充注口连通,当所述活塞封闭所述通断口时所述液体腔与所述液喷口隔断,当所述活塞打开所述通断口时所述液体腔通过所述通断口与所述液喷口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蓄能器,通过在蓄能器壳体内设置可移动的活塞,并通过活塞将蓄能器壳体内部分隔成气体腔和液体腔,极大地简化了蓄能器的结构以及活塞的加工工艺,从而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能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能
,尤其是涉及一种蓄能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蓄能器的结构比较复杂,蓄能器中各个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且对于将各个零部件焊接在一起的焊接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就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蓄能器,所述蓄能器的结构简单。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蓄能器的车辆。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蓄能器,包括:蓄能器壳体,所述蓄能器壳体上形成有气体充注口、液喷口和通断口;活塞,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蓄能器壳体内,所述活塞将所述蓄能器壳体内部分隔成气体腔和液体腔,所述气体腔与所述气体充注口连通,当所述活塞封闭所述通断口时所述液体腔与所述液喷口隔断,当所述活塞打开所述通断口时所述液体腔通过所述通断口与所述液喷口连通。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能器,通过在蓄能器壳体内设置可移动的活塞,并通过活塞将蓄能器壳体内部分隔成气体腔和液体腔,极大地简化了蓄能器的结构以及活塞的加工工艺,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上设有推动机构,当所述活塞封闭所述通断口时,所述推动机构与所述通断口止抵以将所述液体腔与所述液喷口隔断。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托架,所述托架设在所述活塞上,所述托架的与所述活塞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开口;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在所述托架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止抵在所述活塞和所述第一密封件之间,当所述活塞封闭所述通断口时,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通断口的方向常推动所述第一密封件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开口处封闭所述通断口。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能器壳体内设有环绕所述液喷口的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底壁上形成有所述通断口,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密封部,当所述活塞封闭所述通断口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支撑套筒的底壁止抵且环绕在所述通断口的外周侧。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套筒的侧壁上形成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处设有泄压部,当所述液体腔内的液体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所述液体冲破所述泄压部通过所述泄压口流向所述液喷口。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泄压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套筒的侧壁的厚度。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密封本体和包覆在所述密封本体外表面上的橡胶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波形弹簧。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上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液喷口凹入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有所述推动机构。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的外周壁上设有抗磨件,所述活塞通过所述抗磨件与所述蓄能器壳体的内周壁接触。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蓄能器壳体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活塞和所述蓄能器壳体之间的间隙。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密封挡圈,所述密封挡圈沿所述活塞的轴向位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邻近所述液喷口的一侧。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抗磨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抗磨件沿所述活塞的轴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两侧。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能器壳体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敞开,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形成有所述气体充注口;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筒体的所述一端,所述端盖上形成有所述液喷口,所述端盖与所述筒体之间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所述活塞。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体充注口处设有气塞。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蓄能器。
[0022]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能器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所示的蓄能器的活塞和推动机构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中所示的蓄能器的端盖和支撑套筒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蓄能器100;
[0029]筒体11;端盖12;液喷口121;
[0030]气体腔111;液体腔112;气体充注口113;
[0031]活塞2;凹腔21;
[0032]推动机构3;托架31;开口311;第一密封件32;密封部321;
[0033]弹性件33;垫板34;
[0034]支撑套筒4;通断口41;泄压口42;泄压部421;
[0035]抗磨件5;第二密封件6;密封挡圈7;气塞8;螺杆9。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
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37]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蓄能器100。蓄能器100可以应用于车辆如汽车(图未示出)等。但不限于此。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蓄能器100应用于汽车为例进行说明。
[0038]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蓄能器100,包括蓄能器壳体和活塞2。
[0039]具体而言,参照图1-图3,蓄能器壳体上形成有气体充注口113、液喷口121和通断口41。活塞2可移动地设在蓄能器壳体内,活塞2将蓄能器壳体内部分隔成气体腔111和液体腔112。气体腔111和液体腔112互不连通,也就是说,气体腔111内的气体不能进入到液体腔112内,同样地,液体腔112内的液体也不能进入到气体腔111内。气体腔111与气体充注口113连通,高压气体如氮气等可以通过气体充注口113充入到气体腔111内。
[0040]当活塞2封闭通断口41时液体腔112与液喷口121隔断,当活塞2打开通断口41时液体腔112通过通断口41与液喷口121连通。当通断口41打开时,液喷口121通过通断口41与液体腔112连通,液体可以通过液喷口121经通断口41进入到液体腔112内。当通断口41关闭时,液喷口121和液体腔112被隔断,液体不能通过通断口41进入到液体腔112内,且液体腔112内的液体也不能通过通断口41由液喷口121排出。
[0041]当正常使用时,可以先将液体腔112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再通过液喷口121经通断口41向液体腔112内充注满液体如油液等,这时活塞2会因液体如油液等的增加而朝向气体充注口113的方向移动。然后,通过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器壳体,所述蓄能器壳体上形成有气体充注口、液喷口和通断口;活塞,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蓄能器壳体内,所述活塞将所述蓄能器壳体内部分隔成气体腔和液体腔,所述气体腔与所述气体充注口连通,当所述活塞封闭所述通断口时所述液体腔与所述液喷口隔断,当所述活塞打开所述通断口时所述液体腔通过所述通断口与所述液喷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有推动机构,当所述活塞封闭所述通断口时,所述推动机构与所述通断口止抵以将所述液体腔与所述液喷口隔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托架,所述托架设在所述活塞上,所述托架的与所述活塞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开口;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在所述托架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止抵在所述活塞和所述第一密封件之间,当所述活塞封闭所述通断口时,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通断口的方向常推动所述第一密封件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开口处封闭所述通断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壳体内设有环绕所述液喷口的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底壁上形成有所述通断口,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密封部,当所述活塞封闭所述通断口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支撑套筒的底壁止抵且环绕在所述通断口的外周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的侧壁上形成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处设有泄压部,当所述液体腔内的液体的压力超过预定压力时,所述液体冲破所述泄压部通过所述泄压口流向所述液喷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佳敏李晓栋罗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