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缸控制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19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气缸领域,是一种十缸控制气缸。其特征是在上中间气缸和下中间气缸位于缸体的中间位置,上二气缸位于上中间气缸的左边,上三气缸位于上中间气缸的右边,上一气缸位于上二气缸的左边,上四气缸位于上三气缸的右边,下二气缸位于下中间气缸的左边,下三气缸位于下中间气缸的右边,下一气缸位于下二气缸的左边,下四气缸位于下三气缸的右边;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气缸的集成解决了空间小、触点多的问题。在每一个气缸上都安装弹簧,取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采用了活塞杆的加工导向槽与钢珠的配合,以及在活塞杆上的导向槽的不同形式从而达到不同的动作要求和准确性。同形式从而达到不同的动作要求和准确性。同形式从而达到不同的动作要求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缸控制气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气缸领域,是一种十缸控制气缸。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气缸怎样在一个窄小的空间里去控制多触点,以及达到控制的准确性,动作不同都能实现的很难。把每一个气缸按照一定位置排列,控制活塞杆的运动平稳,利用活塞杆上不同的轨道来实现不同的运动方式,就能解决准确性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十缸控制气缸。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十缸控制气缸,其特征是在上中间气缸和下中间气缸位于缸体的中间位置,上二气缸位于上中间气缸的左边,上三气缸位于上中间气缸的右边,上一气缸位于上二气缸的左边,上四气缸位于上三气缸的右边,下二气缸位于下中间气缸的左边,下三气缸位于下中间气缸的右边,下一气缸位于下二气缸的左边,下四气缸位于下三气缸的右边;所述下中间气缸和上中间气缸结构是一样的,中间后活塞杆中装上中间弹簧,套上中间前活塞杆,用中间销钉连接中间后活塞杆和中间前活塞杆;所述中间后活塞杆装上中间防转套和中间钢珠,所述中间钢珠对准中间后活塞杆中的中间导向槽,装上中间上盖和中间上U型密封件,盖上面盖板;中间后活塞杆下部装上中间下U型密封件、中间活塞和中间孔用挡圈用螺纹连接固定,上中间底板;所述下一气缸、下三气缸、上一气缸和上三气缸结构是一样的,左边后活塞杆套上左边弹簧是为了缓冲进气瞬间冲击,左边前活塞杆用左边销钉连接左边前后活塞杆和左边后活塞杆;所述左边前活塞杆套上左边上盖,装左边防转套、左边左钢珠和左边右钢珠,所述左边左钢珠和左边右钢珠对准左边后活塞杆上的导向槽,左边防转套和左边左钢珠和左边右钢珠是与左边上盖固定一起的,放入缸体中,整个用左边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在缸体上;左边上U型密封件密封左边前活塞杆,左边后活塞杆的下端装上左边下U型密封件密封和左边活塞用左边孔用挡圈固定然后盖上左底板和面盖板,用面板上内六角螺钉固定;下四气缸、下二气缸、上二气缸、上四气缸结构是一样的,右边后活塞杆套上右边弹簧和右边前活塞杆用右边销钉连接固定,再装上右边防转套和右边钢珠,所述右边钢珠一定要对准右边后活塞杆上的右边导向槽,整个放入缸体中的腔体里,用右边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在缸体内,装上右边U型密封件盖上面盖板密封固定,下端装上右边孔用挡圈盖上右底板固定,右边进气孔和右边出气孔是钻在缸体上控制气缸的进出气口。
[0005]所述上中间气缸和下中间气缸的前活塞杆的顶部是圆形的开槽。
[0006]所述上二气缸、上四气缸、下二气缸和下四气缸的前活塞杆的顶部是方形的开槽。
[0007]所述上一气缸、上三气缸、下一气缸和下三气缸的前活塞杆的顶部是直形的开槽。
[0008]所述左边进气孔和左边出气孔是钻在缸体的进出气口。
[0009]所述上中间底板下有中间进气孔和中间出气孔,是控制下中间气缸的进出气口。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集成解决了空间小、触点多的问题;在每一个气缸上都安装弹簧,取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采用了活塞杆的加工导向槽与钢珠的配合,以及在活塞杆上的导向槽的不同形式从而达到不同的动作要求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在图中:1、缸体;2、左底板;3、左边孔用挡圈;4、左边进气孔;5、左边活塞;6、左边下U型密封件;7、左边后活塞杆;8、左边弹簧;9、左边导向槽;10、左边出气孔;11、左边左钢珠;12、左边内六角沉头螺钉;13、左边销钉;14、面盖板;15、左边上U型密封圈;16、左边前活塞杆;17、下一气缸;18、左边上盖;19、面板上内六角螺钉;20、左边防转套;21、左边右钢珠;22、下二气缸;23、中间上盖;24、中间上U型密封圈;25、中间前活塞杆;26、下中间气缸;27、中间销钉;28、中间弹簧;29、中间防转套;30、中间钢珠;31、下三气缸;32、右边前活塞杆;33、下四气缸;34、右边U型密封件;35、右边销钉;36、右边弹簧;37、右边内六角沉头螺钉;38、右边防转套;39、右边钢珠;40、右边出气孔;41、右边上盖;42、右边导向槽;43、右边进气孔;44、右底板;45、右边后活塞杆;46、右边活塞;47、右边孔用挡圈;48、中间导向槽;49、中间出气孔;50、中间孔用挡圈;51、中间活塞;52、中间后活塞杆;53、中间底板;54、中间下U型密封件;55、中间进气孔;56、上一气缸;57、上二气缸;58、上中间气缸;59、上三气缸;60、上四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在图1和图2中,在上中间气缸58和下中间气缸26位于缸体1的中间位置,上二气缸57位于上中间气缸58的左边,上三气缸59位于上中间气缸58的右边,上一气缸56位于上二气缸57的左边,上四气缸60位于上三气缸59的右边,下二气缸22位于下中间气缸26的左边,下三气缸31位于下中间气缸26的右边,下一气缸17位于下二气缸22的左边,下四气缸33位于下三气缸31的右边;所述下中间气缸26和上中间气缸58结构是一样的,中间后活塞杆52中装上中间弹簧28,套上中间前活塞杆25,用中间销钉27连接中间后活塞杆52和中间前活塞杆25;所述中间后活塞杆52装上中间防转套29和中间钢珠30,所述中间钢珠30对准中间后活塞杆52中的中间导向槽48,装上中间上盖23和中间上U型密封件24,盖上面盖板14;中间后活塞杆52下部装上中间下U型密封件54、中间活塞51和中间孔用挡圈50用螺纹连接固定,上中间底板53;所述下一气缸17、下三气缸31、上一气缸56和上三气缸59结构是一样的,左边后活塞杆7套上左边弹簧8是为了缓冲进气瞬间冲击,左边前活塞杆16用左边销钉13连接左边前后活塞杆16和左边后活塞杆7;所述左边前活塞杆16套上左边上盖18,装左边防转套20、左边左钢珠11和左边右钢珠21,所述左边左钢珠11和左边右钢珠21对准左边后活塞杆7上的导向槽9,左边防转套20和左边左钢珠11和左边右钢珠21是与左边上盖18固定一起的,放入缸体1中,整个用左边内六角沉头螺钉12固定在缸体1上;左边上U型密封件15密封左边前活塞杆16,左边后活塞杆7的下端装上左边下U型密封件6密封和左边活塞5用左边孔用挡圈3固定然后盖上左底板2和面盖板14,用面板上内六角螺钉19固定;下四气缸33、下二
气缸22、上二气缸57、上四气缸60结构是一样的,右边后活塞杆45套上右边弹簧36和右边前活塞杆32用右边销钉35连接固定,再装上右边防转套38和右边钢珠39,所述右边钢珠39一定要对准右边后活塞杆45上的右边导向槽42,整个放入缸体1中的腔体里,用右边内六角沉头螺钉37固定在缸体1内,装上右边U型密封件34盖上面盖板14密封固定,下端装上右边孔用挡圈47盖上右底板44固定,右边进气孔43和右边出气孔40是钻在缸体1上控制气缸的进出气口。
[0016]所述上中间气缸58和下中间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缸控制气缸,其特征是在上中间气缸和下中间气缸位于缸体的中间位置,上二气缸位于上中间气缸的左边,上三气缸位于上中间气缸的右边,上一气缸位于上二气缸的左边,上四气缸位于上三气缸的右边,下二气缸位于下中间气缸的左边,下三气缸位于下中间气缸的右边,下一气缸位于下二气缸的左边,下四气缸位于下三气缸的右边;所述下中间气缸和上中间气缸结构是一样的,中间后活塞杆中装上中间弹簧,套上中间前活塞杆,用中间销钉连接中间后活塞杆和中间前活塞杆;所述中间后活塞杆装上中间防转套和中间钢珠,所述中间钢珠对准中间后活塞杆中的中间导向槽,装上中间上盖和中间上U型密封件,盖上面盖板;中间后活塞杆下部装上中间下U型密封件、中间活塞和中间孔用挡圈用螺纹连接固定,上中间底板;所述下一气缸、下三气缸、上一气缸和上三气缸结构是一样的,左边后活塞杆套上左边弹簧是为了缓冲进气瞬间冲击,左边前活塞杆用左边销钉连接左边前后活塞杆和左边后活塞杆;所述左边前活塞杆套上左边上盖,装左边防转套、左边左钢珠和左边右钢珠,所述左边左钢珠和左边右钢珠对准左边后活塞杆上的导向槽,左边防转套和左边左钢珠和左边右钢珠是与左边上盖固定一起的,放入缸体中,整个用左边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在缸体上;左边上U型密封件密封左边前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邹立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天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