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梁结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378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门槛梁结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所述门槛梁结构包括外围梁以及缓冲梁;所述外围梁用于与车身组件的地板面板(400)连接,所述外围梁为筒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缓冲腔室(230);所述缓冲梁沿所述外围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室(230)中;其中,所述外围梁为钢结构梁,所述缓冲梁为铝合金结构梁。本申请的门槛梁结构既可以满足车身碰撞要求和车身重量目标,又无需产线适配调整,其定位及焊接形式采用原焊接形式即可,极大地简化了工艺难度。化了工艺难度。化了工艺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槛梁结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门槛梁结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的车身门槛梁系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钢结构形式,这种形式的车身门槛梁系统一般包含地板门槛梁、侧围门槛梁、侧围外板下裙边区域、地板门槛梁和侧围门槛量空腔内的加强板类结构件及相关结构胶类部件。另一种是采用铝合金结构,这种形式的车身门槛梁系统一般为一体门槛梁挤出结构,涉及到的铝合金结构的地板、侧围件等采用铆接或者FDS等连接。此类纯铝车身结构重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提升了整车续航能力,可有效提升侧面碰撞性能。
[0003]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采用钢结构形式的车身门槛梁系统无法轻量化,重量的增加无疑增加了油耗或者缩短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并且钢板结构的门槛梁为满足整车侧碰、柱碰等要求,需要涉及超高强板结构,对模具要求极高。而采用铝合金结构形式的车身门槛梁系统则存在成本昂贵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铝合金车身对现有生产线体的改造难度较大,只能新建工厂适用于全铝车身结构的冲焊涂等工艺,无疑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门槛梁结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该门槛梁结构既可以满足车身碰撞要求和车身重量目标,又无需产线适配调整,其定位及焊接形式采用原焊接形式即可,极大地简化了工艺难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门槛梁结构,所述门槛梁结构包括外围梁以及缓冲梁;所述外围梁用于与车身组件的地板面板连接,所述外围梁为筒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梁沿所述外围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室中;其中,所述外围梁的材料的硬度和密度均大于所述缓冲梁的材料。
[0006]可选的,所述外围梁为钢结构梁,所述缓冲梁为铝合金结构梁。
[0007]可选的,所述缓冲梁内部设有多个空腔,每个所述空腔沿所述缓冲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0008]可选的,所述缓冲梁包括梁本体、至少一个第一板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板体,所述梁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设置在所述梁本体内部,所述第一板体沿第一方向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板体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板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梁本体、所述第一板体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板体限定出多个所述空腔。
[0009]可选的,所述门槛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梁的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梁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围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梁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围梁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外围梁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地板加强梁和侧围外板,所述地板加
强梁用于与所述地板面板连接,所述地板加强梁的顶端边沿和底端边沿分别设有翻边,所述侧围外板的顶端边沿和底端边沿分别设有翻边,所述地板加强梁的顶端的翻边以及所述侧围外板的顶端的翻边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地板加强梁的底端的翻边以及所述侧围外板的底端的翻边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设置为L型结构。
[0012]可选的,所述地板加强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均为点焊连接,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均为点焊连接;和/或,所述缓冲梁与所述外围梁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0013]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地板面板以及上述的门槛梁结构,所述门槛梁结构的外围梁点焊连接于所述地板面板。
[001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组件。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围梁为筒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梁沿所述外围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室中;其中,所述外围梁为钢结构梁,所述缓冲梁为铝合金结构梁。由于所述外围梁为钢结构梁,其能够满足整车侧碰、柱碰等要求,在所述缓冲腔室中设置的所述缓冲梁进一步起到了加强作用,并且由于所述缓冲梁为铝合金结构梁,重量较轻,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槛梁结构在满足车身碰撞要求的同时也保证了车身重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车身组件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10-梁本体,120-第一板体,130-第二板体,140-空腔,210-地板加强梁,220-侧围外板,230-缓冲腔室,310-第一连接板,320-第二连接板,330-紧固件,400-地板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门槛梁结构包括外围梁以及缓冲梁;所述外围梁用于与车身组件的地板面板400连接,所述外围梁为筒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缓冲腔室230;所述缓冲梁沿所述外围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室230中;其中,所述外围梁为钢结构梁,所述缓冲梁为铝合金结构梁。
[002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外围梁为钢结构梁,其能够满足整车侧碰、柱碰等要求,在所述缓冲腔室230中设置的所述缓冲梁进一步起到了加强作用,并且由于所述缓冲梁为铝合金结构梁,重量较轻,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槛梁结构在满足车身碰撞要求的同时也保证了车身重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23]为了使所述缓冲梁更有效地提供缓冲,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梁内部设有多个空腔140,每个所述空腔140沿所述缓冲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整车发生侧碰、柱碰时,多个所述空腔140能够进一步吸收碰撞能量,提高所述缓冲梁的缓冲
性能。
[0024]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缓冲梁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所述缓冲梁可以设计为截面呈多个蜂窝状的形式,也就是说,所述空腔140呈蜂窝状从而有效提高缓冲性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梁包括梁本体110、至少一个第一板体12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板体130,所述梁本体110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板体120和所述第二板体130设置在所述梁本体110内部,所述第一板体120沿第一方向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板体1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板体13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梁本体110、所述第一板体120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板体130限定出多个所述空腔140。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具体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相互垂直的,也可以呈其他角度相交,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方向是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是水平方向。相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结构包括外围梁以及缓冲梁;所述外围梁用于与车身组件的地板面板(400)连接,所述外围梁为筒状结构,其内部具有缓冲腔室(230);所述缓冲梁沿所述外围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缓冲腔室(230)中;其中,所述外围梁的材料的硬度和密度均大于所述缓冲梁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梁为钢结构梁,所述缓冲梁为铝合金结构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梁内部设有多个空腔(140),每个所述空腔(140)沿所述缓冲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梁包括梁本体(110)、至少一个第一板体(12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板体(130),所述梁本体(110)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板体(120)和所述第二板体(130)设置在所述梁本体(110)内部,所述第一板体(120)沿第一方向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板体(1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板体(13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梁本体(110)、所述第一板体(120)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板体(130)限定出多个所述空腔(1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梁的两侧的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所述第一连接板(310)的一端通过紧固件(330)与所述梁本体(1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围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波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