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运城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18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包括玻璃箱和底座,底座内腔底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在底座内壁的两侧,且螺纹杆的一端旋转贯穿底座并固定连接摇把,螺纹杆的两端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两个螺母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滑套,两个滑套内部均活动插接有圆杆,底座内腔两边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蓄液箱内部设有有机溶液,会和蓄液箱中的有机溶剂反应,会经过矩形盒中的活性炭过滤,从而使得演示时产生的有刺激、异味和有毒气体得到处理,避免直接排放,避免对学生和操作人员产生危害;该装置的底端还设置有升降装置,从而使带动整个装置的升降,以便身高不同的老师操。以便身高不同的老师操。以便身高不同的老师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实验
,具体为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材料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现代材料科学、化学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发展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基础和先导,在新材料的发现和合成,纳米材料制备和修饰工艺的发展以及表征方法的革新等领域,材料化学作出了独到的贡献,在材料化学实验演示时,常常需要自己动手做实验或需要教师做实验演示来增加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方便学生的学习。
[0003]目前,材料化学的实验大多都会产生刺激性气体或是有异味的气体,而现有的演示装置一般都是露天的,这样这些气体会散发到教室内部,进而会引起学生们的不适;另外现有的材料化学,演示装置一般没有升降装置,不便身高不同的老师操作,且还可能导致后排的学生因为遮挡观察不充分,大大影响了材料化学实验的演示。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包括玻璃箱和底座,所述底座内腔底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在底座内壁的两侧,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旋转贯穿底座并固定连接摇把,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两个所述螺母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内部均活动插接有圆杆,所述底座内腔两边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圆杆的两端分别活动插接在两个滑槽的内部,所述底座内腔自一边侧至另一边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底端分别旋转套设在两个圆杆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交叉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同一个矩形板,且所述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顶端分别与矩形板底端的四个边角处铰接,所述玻璃箱固定在矩形板的顶端,所述玻璃箱的一侧设置有净化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玻璃箱的正面的一侧铰接有玻璃门,所述玻璃箱的另一侧通过卡扣与玻璃门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净化机构包括蓄液箱和输气管,所述蓄液箱与玻璃箱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箱侧面的顶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端部与蓄液箱一侧的顶部连通,所述输气管固定在蓄液箱内腔的底端,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蓄液箱并与输气管的端部连通,所述蓄液箱另一侧的顶端固定插接有第二连通管。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气管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曝气孔,且所述输气管弯曲设置,所述输气管呈S形固定在蓄液箱的内腔的底端。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矩形盒和网状挡板,所述第二连通管的端部固定插接在矩形盒一侧的顶端,所述网状挡板固定在矩形盒内腔的底部,且所述网状挡板水平放置,所述矩形盒底端的中部固定插接有第三连通管,所述矩形盒的底端设置有抽气泵,所述第三连通管的底端和抽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设有排气管,所述矩形盒的顶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通过卡块与矩形盒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底端的边缘处固定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底端与矩形盒的顶端紧密贴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玻璃门正面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玻璃箱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端部分别于两个圆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玻璃箱一侧的底部固定插接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部固定设有单向气阀。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为双头螺纹,且所述螺纹杆表面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纹杆位于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盒的一侧固定嵌设有抽气开关,所述抽气泵通过抽气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通过在蓄液箱内部设有有机溶液,有毒气体通过第一连通管和输气管时,会和蓄液箱中的有机溶剂反应,然后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矩形盒时,会经过矩形盒中的活性炭过滤,从而使得演示时产生的有刺激、异味和有毒气体得到处理,避免直接排放,避免对学生和操作人员产生危害;该装置的底端还设置有升降装置,当旋转螺纹杆时,能带动螺纹杆表面的两个螺母做相同或相反的移动,从而使带动整个装置的升降,以便身高不同的老师操,还可以避免后排的学生因为遮挡观察不充分。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的过滤净化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的螺纹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的联动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玻璃箱;101、玻璃门;2、底座;3、圆孔;4、矩形板;401、卡扣;5、第一连通管;6、蓄液箱;7、矩形盒;8、抽气泵;9、排气管;10、摇把;11、进气孔;12、手套;13、输气管;14、滑套;15、圆杆;16、螺纹杆;17、螺母;18、第一支撑板;19、第二支撑板;20、第三支撑板;21、第四支撑板;22、第二连通管;23、第三连通管;24、网状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包括玻璃箱1和底座2,底座2内腔底部设置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在底座2内壁的两侧,且螺纹杆16的一端旋转贯穿底座2并固定连接摇把10,螺纹杆16的两端均螺纹套设有螺母17,两个螺母17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滑套14,两个滑套14内部均活动插接有圆杆15,底座2内腔两边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圆杆15的两端分别活动插接在两个滑槽的内部,底座2内腔自一边侧至另一边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包括玻璃箱(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在底座(2)内壁的两侧,且所述螺纹杆(16)的一端旋转贯穿底座(2)并固定设有摇把(10),所述螺纹杆(16)的两端均螺纹套设有螺母(17),两个所述螺母(17)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滑套(14),两个所述滑套(14)内部均活动插接有圆杆(15),所述底座(2)内腔两边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圆杆(15)的两端分别活动插接在两个滑槽的内部,所述底座(2)内腔自一边侧至另一边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8)、第二支撑板(19)、第三支撑板(20)和第四支撑板(21),所述第一支撑板(18)、第二支撑板(19)、第三支撑板(20)和第四支撑板(21)的底端分别旋转套设在两个圆杆(15)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18)和第二支撑板(19)交叉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板(20)和第四支撑板(21)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19)、第一支撑板(18)、第三支撑板(20)和第四支撑板(21)的顶端设置有同一个矩形板(4),且所述第二支撑板(19)、第一支撑板(18)、第三支撑板(20)和第四支撑板(21)的顶端分别与矩形板(4)底端的四个边角处铰接,所述玻璃箱(1)固定在矩形板(4)的顶端,所述玻璃箱(1)的一侧设置有净化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玻璃箱(1)正面的一侧铰接有玻璃门(101),所述玻璃箱(1)的另一侧通过卡扣(401)与玻璃门(10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课堂用材料化学的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包括蓄液箱(6)和输气管(13),所述蓄液箱(6)与玻璃箱(1)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箱(1)侧面的顶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连通管(5),所述第一连通管(5)的端部与蓄液箱(6)一侧的顶部连通,所述输气管(13)固定在蓄液箱(6)内腔的底端,所述第一连通管(5)的一端贯穿蓄液箱(6)并与输气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胤鸿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