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运城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自由度混合支撑机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793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自由度混合支撑机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底座、支撑架、多自由度混合调节机构以及电控装置,底座和支撑架之间设置多自由度混合调节机构,多自由度混合调节机构包括螺纹铰链杆组件、环形滑轨、支撑柱和顶杆,电控装置电连接螺纹铰链杆组件、环形滑轨的伺服电机以及支撑柱和顶杆的电动推杆;通过电控装置的PLC电控箱实现支撑机构多自由度的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机构及其控制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准确高效的对支撑机构上的工件作业点进行多角度灵活调整,尤其对于在加工异型工件时,能够实现快速调整加工作业点,提高加工流畅性作用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计,涉及一种支撑机构的多角度控制,具体是一种多自由度混合支撑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机械加工是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者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cnc加工,通常是指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的过程,通过编制的程序对工件进行车、铣、镗等工序。

2、在这些对工件的加工过程,需要使用专门的支撑机构对工件进行夹持支撑,随着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件为了适应不同领域和功能的需要,形状变得不再是统一标准的规则形状,传统的夹持支撑机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机械工业生产的需要。

3、而在一些现有的cnc加工用工件的换向机构中,往往也是通过一些辅助配件对不规则工件进行固定,再通过电机带动基板转动,从而调整基板和工件的角度。而工件的支撑角度是不能任意方向变化调整的,只能在单一方向上对工件进行调节,使得对工件特别是一些异型工件的加工变得繁琐,需要反复多次进行位置变换和调试,加工定位过程不连贯,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自由度混合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架(2)、多自由度混合调节机构以及电控装置,底座(1)和支撑架(2)之间设置多自由度混合调节机构,多自由度混合调节机构包括螺纹铰接杆组件(31)、支撑柱(32)、顶杆(33)、环形滑轨(34)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51)和第二伺服电机(352);所述螺纹铰接杆组件(31)转动连接在底座(1)内螺纹杆槽内,螺纹铰接杆组件(31)与支撑柱(32)一起支撑起支撑架(2);所述环形滑轨(34)安装在支撑架(2)底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51)驱动环形滑轨(34)旋转,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52)驱动螺纹铰接杆组件(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自由度混合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架(2)、多自由度混合调节机构以及电控装置,底座(1)和支撑架(2)之间设置多自由度混合调节机构,多自由度混合调节机构包括螺纹铰接杆组件(31)、支撑柱(32)、顶杆(33)、环形滑轨(34)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51)和第二伺服电机(352);所述螺纹铰接杆组件(31)转动连接在底座(1)内螺纹杆槽内,螺纹铰接杆组件(31)与支撑柱(32)一起支撑起支撑架(2);所述环形滑轨(34)安装在支撑架(2)底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51)驱动环形滑轨(34)旋转,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52)驱动螺纹铰接杆组件(31)伸缩;所述支撑架(2)的上方还设置有夹持机构(5)用于夹持工件,所述支撑柱(3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中央上表面,支撑柱(32)底端为电动推杆一(321),支撑柱(32)顶端通过球形铰链铰接在支撑架(2)的底面中心;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33),顶杆(33)用于对支撑架(2)进行辅助支撑;所述顶杆(33)顶端连接固定有半球顶块(331),所述顶杆(33)底端为电动推杆二(332);所述电控装置包括plc电控箱,plc电控箱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51)、第二伺服电机(352)、电动推杆一(321)、电动推杆二(33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自由度混合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铰接杆组件(31)包括螺纹杆(311)、第一内螺纹移动块(312)、铰接杆(313)、连接杆(314)、弧形防脱滑块(315);所述螺纹杆(311)的外侧连接第二伺服电机(352),所述螺纹杆(311)的螺纹上连接有第一内螺纹移动块(312),第一内螺纹移动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旭宇胡可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