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40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包括筒体、喂料管、进风管,进风管一端与筒体下端连通,进风管的低点位置有粗粉收集斗,喂料管出料端伸入至筒体内并呈管口竖直状态,出料端管口配置有分布板,分布板的锥面与出料端管口所在水平面之间有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让柱状流顺其自然地形成伞状料幕,向四面八方散开,料幕可以做到很薄,运行稳定可靠,设备大型化时无困难。难。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体分离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领域的水泥、玻璃、陶瓷、化工等行业,有许多将块状物料制成粉体的场合,粉磨作业的主机一般是球磨机、立磨、辊压机等,物料经过主机后,块料粉碎成粉体;粉体包含细粉(几十微米)、次粗粉(几百微米)、粗粉(毫米级),粉体需要进行选粉分离,将细粉分离出来作为成品,次粗粉与粗粉返回主机再次进行粉磨;将粉体按细度分离的机械就是选粉机,选粉机内部一般都有旋转的叶片,粗粉的磨蚀性很强,对选粉机的生产运行极为不利,所以在将粉体喂入选粉机之前,需要将其中的粗粉预先分离出去。
[0003]目前粗粉预分离的机械主要是打散分级机和“V”型选粉机。打散分级机本身就有旋转部件,粉体中包含的粗粉撞击到高速旋转的桨叶上,加剧了磨损,因此连续运行时间短、检修任务繁重;“V”型选粉机需要形成长方形料幕,风从料幕穿过,带走细粉和次粗粉,粗粉因自重落下,与之分离。因此“V”型选粉机的料幕越薄越好。来料一般是柱状流,需要将其改成瀑布流,尽其可能变成扁长。产量越大,“V”型选粉机进料口的长宽比越大,柱状流改成瀑布流的难度也越大。因此在设备的大型化过程中,“V”型选粉机遇到了困难。虽然这是能克服的,但附作用是进料管道会变得更长、落差更大,增加了磨损,也增加了设备与厂房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V”型选粉机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筒体,以及喂料管、进风管,所述筒体上端封闭,所述进风管为直径不变的弯管,进风管一端与筒体下端连通,进风管的低点位置连通安装有粗粉收集斗,所述喂料管进料端位于筒体外、出料端伸入至筒体内并呈管口竖直状态,喂料管伸入至筒体内的出料端管口配置有分布板,所述分布板呈锥顶向上的圆锥体,分布板与喂料管伸入至筒体内的出料端管口同轴,分布板的锥面与出料端管口所在水平面之间有空隙。
[0006]所述的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上中下三段构成,上段为锥顶向上的上锥体,中段为直筒体,下段为锥体向下的下锥体,喂料管呈倾斜状从上锥体的锥面穿入至筒体内,并且喂料管的出料端管口呈竖直延伸至直筒体。
[0007]所述的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体的侧面设有检修门。
[0008]所述的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体外壁下部焊接有环形支座。
[0009]所述的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板周边通过角钢与喂料管的出料端管口周边连接。
[0010]所述的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管靠近出料端的管壁沿径向连接有多个槽钢,各个槽钢分别穿出筒体并与筒体外壁焊接为一体。
[0011]所述的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壁对应各个槽钢穿出位置焊接一圈槽钢。
[0012]所述的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板的锥面设有钢板。
[0013]本专利技术中,粉体由喂料管自上而下喂入,撞击分布板,四面散开形成伞形料幕;气流(空气)由风机提供,通过进风管由下而上喷吹;气流通过料幕时,将粉体中的细颗粒带走,粗颗粒落下,汇入粗粉收集斗,粗、细颗粒完成分离;进风管管径不变,风量越大则风速越快,通过调节风机转速控制流量、调节风速,进而达到调节分离颗粒粒径的目的。
[0014]气流由下而上喷吹,气流速度越快,造成的动压越大,空气浮力也越大,当空气浮力大于粉尘颗粒的重力时,粉尘颗粒将被气流带走,大颗粒则在克服浮力后继续下落,粗、细颗粒完成分离。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以让柱状流顺其自然地形成伞状料幕,向四面八方散开,料幕可以做到很薄。
[0016](2)本专利技术的粉体分离过程在不运转的静止装置中进行,运行稳定可靠,运转率高。
[0017](3)设备大型化时无困难。(4)气流走向过渡平缓,系统阻力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包括竖直的筒体,以及喂料管1、进风管8,筒体上端封闭,进风管8为直径不变的弯管,进风管8一端与筒体下端连通,进风管8的低点位置连通安装有粗粉收集斗9,喂料管1进料端位于筒体外、出料端伸入至筒体内并呈管口竖直状态,喂料管1伸入至筒体内的出料端管口配置有分布板5,分布板5呈锥顶向上的圆锥体,分布板5与喂料管1伸入至筒体内的出料端管口同轴,分布板5的锥面与出料端管口所在水平面之间有空隙。
[0021]本专利技术中,筒体由上中下三段构成,上段为锥顶向上的上锥体2,中段为直筒体4,下段为锥体向下的下锥体7,三个部分的结合部位用角钢围成一圈并互相焊接,角钢既起连接作用又起加强圈的作用,可以节省制作成本。
[0022]喂料管1呈倾斜状从上锥体2的锥面穿入至筒体内,并且喂料管1的出料端管口呈竖直延伸至直筒体4中心。进风管8与粗粉收集斗9焊接后,与下锥体7用法兰连接。
[0023]上锥体2的侧面设有检修门3。直筒体4外壁下部焊接有环形支座6。
[0024]分布板5周边通过角钢与喂料管1的出料端管口周边连接,分布板5由钢板制成,其上再敷一层钢板,磨损后方便更换。
[0025]喂料管1靠近出料端的管壁沿径向连接有4~6根槽钢,各个槽钢分别穿出直筒体4
并与直筒体4外壁焊接为一体,直筒体4外壁对应各个槽钢穿出位置焊接一圈槽钢。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筒体,以及喂料管、进风管,所述筒体上端封闭,所述进风管为直径不变的弯管,进风管一端与筒体下端连通,进风管的低点位置连通安装有粗粉收集斗,所述喂料管进料端位于筒体外、出料端伸入至筒体内并呈管口竖直状态,喂料管伸入至筒体内的出料端管口配置有分布板,所述分布板呈锥顶向上的圆锥体,分布板与喂料管伸入至筒体内的出料端管口同轴,分布板的锥面与出料端管口所在水平面之间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形物料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上中下三段构成,上段为锥顶向上的上锥体,中段为直筒体,下段为锥体向下的下锥体,喂料管呈倾斜状从上锥体的锥面穿入至筒体内,并且喂料管的出料端管口呈竖直延伸至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其忠段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