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092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包括给料管,所述给料管的出料端外包覆有水夹套,所述水夹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伸入焚烧炉内部分的给料管长度,所述水夹套与给料管间间隔形成有分隔腔,所述分隔腔内设置有供水夹套与给料管导热的导热翅片。通过导热翅片来实现给料管与水夹套的热传导,从而对给给料管伸入焚烧炉中的部分进行冷却,可以有效的延长给给料管的使用寿命,此外,分隔腔的设置能够分隔水夹套和给料管,使得给料管出现磨损、腐蚀等情况破损时由于风冷腔室的隔绝,使得水夹套中的水不会漏至给料管中,待正常检修时进行修复维护即可。护即可。护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


[0001]本技术涉及焚烧炉的
,特别涉及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

技术介绍

[0002]授权公告号为CN201387013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锅炉的水夹套与热管换热式垃圾给料管,其针对垃圾焚烧锅炉运行时,焚烧炉炉膛内压力波动较大,使垃圾在给料管内燃烧,常常造成垃圾给料管烧红、烧坏,造成炉膛内烟气外泄,使锅炉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通过在垃圾给料管靠近炉膛的一端上设置充水夹套,在充水夹套的上端设置热管换热装置,从而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3]然而,上述专利中的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给料管烧坏的问题,但由于物料的输送是通过推压进行输送的,加之有部分物料硬度较大,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给料管的磨损;此外,虽然给料管中温度降低,但仍不可避免酸雾的产生,从而造成给料管的腐蚀,以及冲水夹套中自来水中的钙、铁、镁、铝等离子也会与夹套内部接触发生氧化腐蚀,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炉膛内壁腐蚀损坏,使充水夹套内水进入给料管以及焚烧炉中,导致紧急停炉,影响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具有在达到对给料管冷却的同时,能够避免出现漏水现象。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包括给料管,所述给料管的出料端外包覆有水夹套,所述水夹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伸入焚烧炉内部分的给料管长度,所述水夹套与给料管间间隔形成有分隔腔,所述分隔腔内设置有供水夹套与给料管导热的导热翅片。
[0007]如此设置,通过导热翅片来实现给料管与水夹套的热传导,从而对给料管伸入焚烧炉中的部分进行冷却,可以有效的延长给料管的使用寿命,此外,分隔腔的设置能够分隔水夹套和给料管,使得给料管出现磨损、腐蚀等情况破损时由于风冷腔室的隔绝,使得水夹套中的水不会漏至给料管中,待正常检修时进行修复维护即可。
[000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热翅片设置为一个,且绕给料管的轴心线螺旋设置。
[000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热翅片呈圆环形设置、且设置有多个。
[0010]进一步优选为:多个所述导热翅片沿给料管的轴心线方向等间距分布。
[001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热翅片设置有多个、且均沿给料管的轴心线方向设置。
[0012]进一步优选为:相邻两所述导热翅片间形成一风冷腔,所述导热翅片与分隔腔位于给料管出料端的内壁间形成有连通口;所述分隔腔远离给料管出料端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每个所述风冷腔连通有一个进风口或出风口。
[0013]如此设置,在导热翅片进行热传导的同时,增设风冷,即通过进风口将风送入分隔腔中,对导热翅片以及给料管均能起到扇热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块、更好的对给料管进行扇
热。
[0014]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水夹套上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一冷却装置的出口、进口连通,所述水夹套和冷却装置间的循环水为纯水。
[0015]如此设置,采用纯水进行循环能够避免水中金属离子对水夹套的内壁腐蚀。
[001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风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风冷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水冷温度传感器。
[0017]如此设置,通过风冷温度传感器和水冷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来监控风冷和水冷的冷却效果,在出现冷却效果不佳时可以通过增大循环风机和冷却装置的功率,来提高冷却效果;而如果检测出温度较低时,可以减小循环风机和冷却装置的功率,来节省能耗。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能够对给料管进行冷却,并且避免给料管处于高温状态下造成磨损和腐蚀加快,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0020]2、在水冷套和给料管间设置风冷腔室,能够有效避免在出现给料管损坏时导致水冷套内水漏到给料管中,从而无需频繁的检修,提高效益。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应用的焚烧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实施例一的轴向剖视图;
[0024]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实施例三应用的焚烧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实施例三的轴向剖视图;
[0027]图7是实施例三中给料管和水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实施例三的侧剖视图。
[0029]图中,100、焚烧炉;200、下料斗;300、推料活塞;400、给料管;500、水夹套;510、进水口;520、出水口;600、分隔腔;610、进风口;620、出风口;630、导热翅片;640、风冷腔;650、连通口;700、冷却装置;800、循环风机;910、水冷温度传感器;920、风冷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焚烧炉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进料管、焚烧炉100、下料斗200、冷却装置700和循环风机800,其中,进料管的一端与下料斗200连接、另一端与焚烧炉100连接,且进料管的一端伸入焚烧炉100中,在进料管中设置有一推料活塞300,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下料斗200进入进料管后,通过推料活塞300将物料推入焚烧炉100中。
[0032]实施例1: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如图1和2所示,包括给料管400和水夹套500,给料管400的进料端与下料斗200连接、出料端伸入焚烧炉100内。水夹套500包覆在给料管400的出料端,且水夹套50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伸入焚烧炉100内部分的给料管400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水夹套500的长度等于伸入焚烧炉100内部分的给料管400长度,用以减小水夹套500的材料成本。
[0033]其中,参见附图1和图3,在水夹套500上设置有进水口510和出水口520,进水口510和出水口520均设置在远离给料管400出料端的一端。水夹套500的进水口510与冷却装置700的出口连通,水夹套500的出水口520与冷却装置700的进口连通,实现水的循环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700为一冷却水塔,在水夹套500和冷却水塔间的循环水为纯水。
[0034]在水夹套500与给料管400间间隔形成有分隔腔600,分隔腔600内设置有供水夹套500与给料管400导热的导热翅片630。其中,导热翅片630固定安装在水夹套500上,且导热翅片630设置为一个,并绕给料管400的轴心线螺旋设置。
[0035]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热翅片630呈圆环形设置、且设置有多个, 多个导热翅片630沿给料管400的轴心线方向等间距分布。
[0036]实施例3: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分隔腔600上设置有进风口610和出风口620,进风口610和出风口620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包括给料管(400),其特征是:所述给料管(400)的出料端外包覆有水夹套(500),所述水夹套(50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伸入焚烧炉(100)内部分的给料管(400)长度,所述水夹套(500)与给料管(400)间间隔形成有分隔腔(600),所述分隔腔(600)内设置有供水夹套(500)与给料管(400)导热的导热翅片(6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其特征是:所述导热翅片(630)设置为一个,且绕给料管(400)的轴心线螺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其特征是:所述导热翅片(630)呈圆环形设置、且设置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导热翅片(630)沿给料管(400)的轴心线方向等间距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的进料管,其特征是:所述导热翅片(630)设置有多个、且均沿给料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华洪春强房小威吴传垚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