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块及其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376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模块,包括基板、感应芯片、镜头组件以及压电片,感应芯片电性连接于基板并具有感应区域,且镜头组件覆盖基板而使感应芯片位于基板以及镜头组件之间,而压电片设置于基板以及镜头组件之间,并于被供电后产生形变而使镜头组件对焦于感应芯片的感应区域。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摄像模块的校正方法。方法。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块及其校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块及其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演进以及工业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电子装置设计及开发的走向逐渐朝轻便、易于携带的方向开发,以利使用者随时随地应用于行动商务、娱乐或休闲等用途。举例来说,各式各样的摄像模块正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智能手机、穿戴式电子装置等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具有体积小且方便携带的优点,人们得以于有使用需求时随时取出进行图像提取并储存,或进一步通过行动网络上传至网际网络之中,不仅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更让一般大众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
[0003]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公知摄像模块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其亦为本专利技术申请人于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第TW106130015申请号所提出的摄像模块1,图2为图1所示摄像模块的侧视概念示意图。摄像模块1包括基板11、感应芯片12以及镜头组件13,且镜头组件13包括固定架131以及设置于固定架131上的镜头模块132,而镜头模块132由多个光学透镜所组成,且任一光学透镜可为塑料透镜或玻璃透镜;其中,感应芯片12设置于基板11的上表面111上,并电性连接于基板11,且固定架131覆盖于感应芯片12而使感应芯片12位于镜头组件13以及基板11之间。根据上述摄像模块1的结构,当外部光束依序通过镜头模块132以及固定架131后会投射至感应芯片12,因此感应芯片12可产生相对应的图像。
[0004]再者,于摄像模块1的组装过程中,镜头组件13的固定架131与基板 11之间会设置热固胶14,待热固胶14经过烘烤工艺后可使镜头组件13与基板11相结合,进而使感应芯片12被完整地密封于镜头组件13以及基板 11之间,借以防止外界的微粒进入摄像模块1而影响光束的行进,还可阻绝外界非预期光束入射至摄像模块1所形成的杂光。
[0005]然而,申请人发现,摄像模块1常会有跑焦的情形发生,从而导致感应芯片12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究其原因在于,镜头模块132与感应芯片12 之间应有的间隔距离被改变,使得镜头模块132无法精确地对焦在感应芯片 12上,而镜头模块132与感应芯片12之间的间隔距离被改变的因素包括:第一、热固胶14经过烘烤后会有不可控的胶缩现象;第二、镜头模块132 中不同的光学透镜因分别由不同的材质所组成而对同一温度环境具有不同的涨缩比。而由于现有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或车用电子装置的摄像模块大都是采用定焦式的结构,故一旦摄像模块1发生跑焦的情形,镜头模块132 的焦距是不能被改变,也就无法改善摄像模块1的成像品质。根据以上的说明,公知的摄像模块具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利用压电片的形变而使其镜头模块与感应芯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于摄像过程中始终符合镜头模块的焦距的摄像模块,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跑焦情形。而由于压电片具有控制精度佳且体积小的优势,本专利技术摄像模块适合设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车用电子装置中,且更有助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车用电子装置朝向
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二目的在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摄像模块的摄像模块的校正方法。
[0008]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模块,包括一基板、一感应芯片、一镜头组件以及一压电片。一感应芯片电性连接于该基板,并具有一感应区域;一镜头组件覆盖该感应芯片而使该感应芯片位于该基板以及该镜头组件之间;其中,当外部光束通过该镜头组件并投射至该感应区域时,该感应芯片产生一图像;一压电片设置于该基板以及该镜头组件之间,并于被供电后产生形变而使该镜头组件对焦于该感应区域。
[0009]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亦提供一种摄像模块的校正方法,应用于一摄像模块,该摄像模块包括一基板、电性连接于该基板的一感应芯片、覆盖该感应芯片而使该感应芯片位于该基板与该镜头组件之间的一镜头组件以及设置于该基板以及该镜头组件之间的一压电片,其中,该摄像模块的校正方法包括:
[0010]于该镜头组件的一镜头模块与该感应芯片之间的一间隔距离不符合该镜头模块的一焦距时,获得用以驱动该压电片产生形变而使该镜头模块与该感应芯片之间的间隔距离符合该镜头模块的焦距的一电力值;储存该电力值;以及于该摄像模块进行摄像时,提供该电力值予该压电片。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于摄像模块中设置可视实际应用情况而微形变的压电片,令镜头模块与感应芯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于摄像模块的摄像过程中始终符合镜头模块的焦距,从而摄像模块可摄得清晰的图像,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跑焦情形。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公知摄像模块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摄像模块的侧视概念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摄像模块的一较佳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所示摄像模块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6]图5为图3所示摄像模块的部分结构的侧视概念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摄像模块的校正方法的一较佳流程方块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如下:
[0019]1摄像模块
[0020]2摄像模块
[0021]11基板
[0022]12感应芯片
[0023]13镜头组件
[0024]14热固胶
[0025]21基板
[0026]22感应芯片
[0027]23镜头组件
[0028]24胶体
[0029]25压电片
[0030]26驱动芯片
[0031]27存储器
[0032]111基板的上表面
[0033]131固定架
[0034]132镜头模块
[0035]222感应区域
[0036]231固定架
[0037]232镜头模块
[0038]S1步骤
[0039]S2步骤
[0040]S3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4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通过下文配合相关附图进一步加以解说。尽可能的,于附图与说明书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构件。于附图中,基于简化与方便标示,形状与厚度可能经过夸大表示。可以理解的是,未特别显示于附图中或描述于说明书中的元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形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而进行多种的改变与修改。
[0042]请参阅图3~图5,图3为本专利技术摄像模块的一较佳外观结构示意图,图 4为图3所示摄像模块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摄像模块的部分结构的侧视概念示意图。摄像模块2包括基板21、感应芯片22、镜头组件23、压电片25、驱动芯片26以及存储器27,感应芯片22具有感应区域222,且感应芯片22与驱动芯片26、存储器27皆设置于基板21的上表面并电性连接于基板21,而镜头组件23包括固定架231以及设置于固定架231上的镜头模块232,其中,镜头模块232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图未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块,包括:一基板;一感应芯片,电性连接于该基板,并具有一感应区域;一镜头组件,覆盖该感应芯片而使该感应芯片位于该基板以及该镜头组件之间;其中,当外部光束通过该镜头组件并投射至该感应区域时,该感应芯片产生一图像;以及一压电片,设置于该基板以及该镜头组件之间,并于被供电后产生形变而使该镜头组件对焦于该感应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该压电片为一压电陶瓷片或一压电纤维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该镜头组件为一定焦镜头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还包括一驱动芯片,且该驱动芯片电性连接于该基板以及该压电片之间;其中,当该驱动芯片提供电力予该压电片时,该压电片产生形变。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该压电片包括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且该上表面以及该下表面分别连接于该镜头组件以及该基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该压电片的该上表面经由一胶体而连接于该镜头组件。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该压电片的该下表面经由一表面粘着技术而连接于该基板,抑或是该下表面经由一胶体而连接于该基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该压电片呈一中空状并围绕该感应芯片。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其中该镜头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金鼎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