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56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包括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圈,所述热流道下表面两侧连接有喷咀,所述喷咀外侧壁上方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喷咀内部设有加热机构,所述电源线外侧壁设有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槽、孔洞和伸缩套的设置,使电热丝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失较少,降低用户的生产成本,通过指示灯、电流感应器和固定夹的设置,使电流感应器可通过连接线对喷咀和加热圈两侧的电源线内部流通的电流进行检测,在检测到电流数据发生异常时,传递信号给给模具的控制器,使控制器传递信号给警示灯和指示灯,发出警报告知工作人员加热元件在发生故障。在发生故障。在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热流道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热流道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热流道模具是将传统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过加热,于每一成形时即不需要取出流道和浇道的一种崭新构造。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0004]1、加热器在对热流道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喷咀外侧缠绕的电热丝外侧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使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使电热丝加热的效率降低,且加热圈的大小固定,难以适用于不同的热流道模具,使生产加工成本提高。
[0005]2、加热器在对热流道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加热元件在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难以及时的发现,使热流道模具生产出的产品出现较大的差异,不符合标准,造成生产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加热圈的大小固定,难以适用于不同的热流道模具和加热元件在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难以及时的发现导致电热丝加热的效率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和生产出的产品出现较大的差异,不符合标准,造成生产材料的浪费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包括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圈,所述热流道下表面两侧连接有喷咀,所述喷咀外侧壁上方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喷咀内部设有加热机构,所述电源线外侧壁设有检测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电热丝、凹槽、孔洞、伸缩套和第二电热丝,所述喷咀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喷咀外侧壁下方开设有孔洞,所述喷咀内部设有第一电热丝,所述加热圈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内侧壁连接有第二电热丝。
[0008]进一步地,第一电热丝的直径大小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大小。
[0009]进一步地,凹槽内部上表面连接有螺纹套。
[0010]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箱,所述电源线外侧壁连接有固定箱。
[0011]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连接线,所述固定箱上表面连接有连接线。
[0012]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电流感应器,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有电流感应器。
[0013]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指示灯,所述电流感应器上表面连接有指示灯。
[0014]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固定夹,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固定箱内部连接有固定夹。
[0015]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技术通过凹槽、孔洞和伸缩套的设置,使加热器在对热流道进行加热的
过程中,暴露在外界的电热丝被包围在喷咀的凹槽内部,使电热丝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失较少,孔洞便于凹槽内部的散热,防止发生过热膨胀的情况,加热圈在伸缩套内部第二电热丝的作用下可进行伸缩调节,使加热圈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降低用户的生产成本。
[0017]2、本技术通过指示灯、电流感应器和固定夹的设置,加热器在对热流道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电流感应器可通过连接线对喷咀和加热圈两侧的电源线内部流通的电流进行检测,在检测到电流数据发生异常时,传递信号给给模具的控制器,使控制器传递信号给警示灯和指示灯,发出警报告知工作人员加热元件在发生故障,指示灯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找到出现故障的加热元件位置。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加热圈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箱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加热圈;2、热流道;3、电源线;4、喷咀;5、加热机构;51、第一电热丝;52、螺纹套;53、凹槽;54、孔洞;55、伸缩套;56、第二电热丝;6、检测机构;61、指示灯;62、电流感应器;63、连接线;64、固定箱;65、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包括热流道2,热流道2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圈1,热流道2下表面两侧连接有喷咀4,喷咀4外侧壁上方连接有电源线3,喷咀4内部设有加热机构5,电源线3外侧壁设有检测机构6,加热机构5包括第一电热丝51、凹槽53、孔洞54、伸缩套55和第二电热丝56,喷咀4内部开设有凹槽53,
喷咀4外侧壁下方开设有孔洞54,喷咀4内部设有第一电热丝51,加热圈1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伸缩套55,伸缩套55内侧壁连接有第二电热丝56。
[0028]有益效果:通过凹槽53、孔洞54和伸缩套55的设置,使加热器在对热流道2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暴露在外界的电热丝被包围在喷咀4的凹槽53内部,使电热丝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失较少,孔洞54便于凹槽53内部的散热,防止发生过热膨胀的情况,加热圈1在伸缩套55内部第二电热丝56的作用下可进行伸缩调节,使加热圈1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降低用户的生产成本。
[0029]进一步地,第一电热丝51的直径大小小于凹槽53的宽度大小。
[0030]有益效果:便于将第一电热丝51安装到凹槽53内部,且不会发生相互接触。
[0031]进一步地,凹槽53内部上表面连接有螺纹套52。
[0032]有益效果:便于通过喷咀4上端螺纹与螺纹套52的相互嵌合实现喷咀4与热流道2的连接。
[0033]进一步地,检测机构6包括固定箱64,电源线3外侧壁连接有固定箱64。
[0034]有益效果:便于为固定夹65提供支撑,且防止电源线3暴露部分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0035]进一步地,检测机构6还包括连接线63,固定箱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包括热流道(2),所述热流道(2)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圈(1),所述热流道(2)下表面两侧连接有喷咀(4),所述喷咀(4)外侧壁上方连接有电源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咀(4)内部设有加热机构(5),所述电源线(3)外侧壁设有检测机构(6),所述加热机构(5)包括第一电热丝(51)、凹槽(53)、孔洞(54)、伸缩套(55)和第二电热丝(56),所述喷咀(4)内部开设有凹槽(53),所述喷咀(4)外侧壁下方开设有孔洞(54),所述喷咀(4)内部设有第一电热丝(51),所述加热圈(1)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伸缩套(55),所述伸缩套(55)内侧壁连接有第二电热丝(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热丝(51)的直径大小小于所述凹槽(53)的宽度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明
申请(专利权)人:来诺精密热流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